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演藝新空間蓬勃湧現綻活力

發布時間:2023-12-26 15:23:00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李洋

  2023年的北京演藝市場,最熱的詞之一當屬“演藝新空間”。演藝新空間自主發力,完成了首輪點位布局。這其中有線上廠牌的線下落地店麵、有知名小劇場改造煥新的沉浸式劇場、有利用工業(ye) 遺存開辟的複合型文化空間,也有城市更新過程中見縫插針開啟的新空間集群。其分布,從(cong) 核心區的隆福寺到人口稠密的望京;從(cong) 胡同老院子到商業(ye) 空間的局部翻新,各美其美。

  關(guan) 鍵詞:空間

  打破傳(chuan) 統鏡框式舞台

  這一年,最親(qin) 和沒有距離感的舞台演出、最鬆弛最可玩兒(er) 的賞劇體(ti) 驗,一定是在演藝新空間內(nei) 發生。

  “新空間”的“新”體(ti) 現在劇場空間的變革上。傳(chuan) 統的階梯式座椅被摒棄,原本觀眾(zhong) 麵對舞台鏡框式的觀演,變為(wei) 觀眾(zhong) 席和舞台彼此模糊了界限。觀眾(zhong) 可能坐在劇場中央,舞台可能是觀眾(zhong) 座席之間的通道,座席也圍繞多張餐桌或遊戲桌。

  鼓樓西劇場為(wei) 了演出環境式音樂(le) 話劇《邊城》,將原本260張座椅全部拆除,換上環形擺放的約190個(ge) 座位。除了劇場內(nei) 有變化,劇場外的小院子、咖啡館書(shu) 吧等空間,也都成為(wei) 表演前序部分的場地,讓前來觀演的觀眾(zhong) 一步“穿越”至情節氛圍中。另一家演藝新空間繁星戲劇村,為(wei) 了更多沉浸式劇目的打造,已將原有劇場群內(nei) 的兩(liang) 個(ge) 劇場進行了的全新升級改造。新空間的全麵煥新,能滿足劇場內(nei) 多角度、全方位可表演及互動的需求。

  “對觀眾(zhong) 來說,改變也許隻有一點點,但是體(ti) 驗卻完全不同。比如以往看戲不許帶飲料入場,現在看戲時還可以現場掃碼點單,工作人員為(wei) 觀眾(zhong) 送到座位上來。”繁星戲劇村負責人鄧煒說。空間和觀演狀態的改變,讓欣賞故事的視角變得更加沉浸,故事的發生和發展與(yu) 自己的關(guan) 係也更為(wei) 密切,單向的藝術欣賞也轉變為(wei) 一種可參與(yu) 、可互動的休閑娛樂(le) 體(ti) 驗,成就文旅深度融合的探索。

  關(guan) 鍵詞:破圈

  新空間拓展觀眾(zhong) 粉絲(si) 群

  這一年,因演藝新空間而走進劇場的觀眾(zhong) 大大增加。許多劇目老少鹹宜,社交屬性強,吸引了全年齡段觀眾(zhong) 觀看,觀眾(zhong) 畫像一再“破圈”,讓人們(men) 看到了開放度更高的劇場生態和演藝市場潛能。

  大麥新空間自去年11月開業(ye) ,首個(ge) 劇目《現在開市》8個(ge) 月完成駐場演出近200場,觀眾(zhong) 達2萬(wan) 餘(yu) 人。接檔項目《真愛酒館》於(yu) 今年10月首演,至今觀眾(zhong) 已超4000人。二刷、三刷、四刷的觀眾(zhong) 大有人在。“在觀眾(zhong) 構成方麵,非傳(chuan) 統戲劇用戶占了更大比重。”大麥“當然有戲”廠牌主理人李婧說,“希望新空間內(nei) 容的觀演,能夠成為(wei) 他們(men) 邁向忠實戲劇用戶的第一步。”在77劇場首演的《大偵(zhen) 探趙趕鵝》在北京駐演4個(ge) 月125場後,又前往天津、南京巡演65場,累計吸引觀眾(zhong) 2.87萬(wan) 人次。

  沉浸式劇目《邊城》吸引了北京、蘇州等地中學生專(zhuan) 門組團來看。鼓樓西劇場負責人龍龍說:“觀眾(zhong) 群年齡層明顯擴大。”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新空間劇場,麵向兒(er) 童的沉浸式劇目《貓神在故宮》屢屢讓陪著孩子來看戲的中老年人濕了眼眶。“暑期期間,我們(men) 還接待了很多從(cong) 外地專(zhuan) 程來看戲的客人。他們(men) 中有很多人此前從(cong) 未走進過劇場。”天橋藝術中心演出經營中心總監薑瓊分析,演藝新空間裏的特色劇目深化了文旅融合實踐,實現了觀眾(zhong) 破圈。

  關(guan) 鍵詞:嚐鮮

  多業(ye) 態合作拉動文化消費

  這一年,演藝新空間不斷推出上佳作品,並以好作品帶來高人氣,密切了文化與(yu) 商業(ye) 的關(guan) 係,拉動了複合型文化消費。

  如果從(cong) 數據上看,各家演藝空間依然以演出票房或演出場地出租為(wei) 主要收入來源。“演出+”收入至多占據兩(liang) 成,有些還不足一成。這一方麵是因為(wei) 新空間運營者們(men) 保持頭腦清醒,始終堅持以創作推出優(you) 秀劇目為(wei) 主業(ye) ;另一方麵是因為(wei) 一些隱性合作意在長遠,眼下尚未充分彰顯出消費能量。

  開心麻花·花花世界基於(yu) 駐場劇目各自特色,開展了青年派對、社群活動,積累了多業(ye) 態合作夥(huo) 伴。比如7月花花世界與(yu) 馬蜂窩合作的“周末請上車”,依托駐場戲劇《海上倒計時》、開心麻花錄音棚等產(chan) 品模塊,讓馬蜂窩的用戶在花花世界的空間裏,現場組隊、浸入劇情玩起社交遊戲。這為(wei) 許多品牌組織粉絲(si) 線下活動提供更多可能。在愛樂(le) 匯時空劇場和城市演奏廳,音樂(le) 演出整合音樂(le) 周邊、音樂(le) 咖啡、藝術分享等時尚新消費,打響了品牌。

  2024年將至,許多新空間已蓄勢待發迎接新挑戰。《貓神在故宮》將於(yu) 1月底赴上海駐場演出;繁星戲劇村將再打造一部全新沉浸式演出,除了融入餐飲、酒吧等新消費,同時開發劇本殺產(chan) 品;大麥新空間將與(yu) 鬧即興(xing) 喜劇工作坊合作Sketch演出,1月落地北京……來自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的信息也顯示,北京的演藝新空間試點區,將在全市全麵推廣並開展市級演藝新空間認定工作,推動演藝新空間在活化利用空間、豐(feng) 富演出樣態、發展體(ti) 驗式沉浸式演藝項目等方麵發揮引領作用,力爭(zheng) 用三年時間在本市培育100家演藝新空間。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