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藝節:國際藝術匯聚世遺泉州
大型情景音樂(le) 舞蹈史詩《萬(wan) 裏海絲(si) 路千年刺桐情》表演氣勢恢宏、38個(ge) 南音社團同台演奏噯仔指《出庭前》場景壯觀、街頭文化藝術行進式展演亮點紛呈……12月8日至13日,由文化和旅遊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泉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五屆海上絲(si) 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以下簡稱“海藝節”)在泉州舉(ju) 辦。
海藝節是貫徹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海上絲(si) 綢之路”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綜合性國際藝術節,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屆,永久落戶泉州。本屆海藝節以“多元文明、美美與(yu) 共”為(wei) 主題,深化文旅融合,設有“共情之美”“天籟之美”“匠心之美”“和合之美”“炫光之美”五大主題板塊12項活動,吸引了43個(ge) 國家和地區,52個(ge) 藝術團體(ti) ,1600多名藝術家、專(zhuan) 家學者、國際友人踴躍參與(yu) ,呈現了中外文明交流、多元文化匯聚、多國民眾(zhong) 聯歡的生動圖景。
創新展示 絲(si) 路非遺璀璨綻放
“我是拘那羅陀,印度僧人,曆經驚濤駭浪抵達刺桐港”“我是意大利的馬可·波羅,公元1291年來到這裏,沒想到這個(ge) 港口萬(wan) 商雲(yun) 集,如此繁華”……12月8日晚,在泉州海峽體(ti) 育中心體(ti) 育館,開幕式文藝演出大型情景音樂(le) 舞蹈史詩《萬(wan) 裏海絲(si) 路千年刺桐情》火熱上演,主持人與(yu) 拘那羅陀、馬可·波羅等曆史人物隔空對話,共同講述千年來海絲(si) 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交流往來的故事。
“時長6分鍾的戲曲《古韻新腔薈刺桐》節目裏,集合了梨園戲、高甲戲、木偶戲、打城戲等泉州特色元素,讓人們(men) 感受到泉州‘戲窩子’的名副其實。”開幕式文藝演出執行導演宋巍說。
千家羅綺管弦鳴,四海弦歌共鄉(xiang) 音。南音是中國曆史悠久的漢族音樂(le) ,有“中國音樂(le) 史上的活化石”之美譽。在第十四屆泉州國際南音大會(hui) 唱現場,來自海內(nei) 外38個(ge) 南音社團的代表同台演奏噯仔指《出庭前》,婉轉悠揚的曲調,引得台下弦友輕聲吟唱,陶醉其中。
“從(cong) 上個(ge) 世紀90年代起,每屆南音大會(hui) 唱我都來參加。”今年已經68歲的新加坡湘靈音樂(le) 社榮譽社長丁宏海說,“現在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年輕人喜愛南音,我就帶他們(men) 到泉州來學習(xi) ,提升演唱演奏技藝,為(wei) 南音傳(chuan) 承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舉(ju) 辦的“絲(si) 路拾珍——第三屆海上絲(si) 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中,118個(ge) 中外非遺項目精彩亮相,15個(ge) 國家的非遺傳(chuan) 承人各顯身手,為(wei) 市民和遊客呈獻了一場跨國的藝術盛宴。
“我從(cong) 事提線木偶表演已經20年了,這是第一次到泉州進行展演,非常高興(xing) 。希望能夠和泉州提線木偶傳(chuan) 承人多交流互動,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生動有趣的表演。”斯裏蘭(lan) 卡提線木偶傳(chuan) 承人Ganwary說。
交流互鑒 藝術賦能文旅融合
泉州市副市長姚飛介紹,2014年迄今,海藝節已成功舉(ju) 辦了4屆,有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參與(yu) ,成為(wei) 海絲(si) 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交流合作、增進民心相通、傳(chuan) 承弘揚“絲(si) 路精神”的重要舞台。
海上絲(si) 綢之路國際藝術發展研討會(hui) 上,來自中國、阿根廷、意大利等國家文學、藝術、旅遊等領域的80多位專(zhuan) 家學者、藝術家,就海上絲(si) 綢之路文化藝術的曆史傳(chuan) 承與(yu) 當代表達、文旅融合中的藝術賦能與(yu) 價(jia) 值體(ti) 現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為(wei) 進一步弘揚絲(si) 路精神,提高泉州的國際知名度和吸引力建言獻策。
“古代絲(si) 綢之路見證了東(dong) 西方文明的融合,繪畫、雕塑、陶瓷等各種藝術形式通過這條貿易之路流傳(chuan) 開來,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藝術交流。”意大利國際藝術聯合會(hui) 主席勞拉·巴巴裏尼說,虛擬現實、數字藝術等新興(xing) 技術進一步促進了全球文化交流,未來的海上絲(si) 綢之路將不僅(jin) 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文化、思想和藝術交流之路。
“雖然這是我第一次到泉州,但逛了泉州古城後感覺很震撼,許多古跡和非遺手工藝在這裏被保存得非常好,讓遊客深刻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曆史記憶。”資深媒體(ti) 人、陽光媒體(ti) 集團董事長楊瀾建議,泉州作為(wei) 海上絲(si) 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可以在非遺手工藝方麵有更好的展現和表達,進一步“活化”傳(chuan) 承,讓它成為(wei) 我們(men) 生活的一部分。
“用藝術改善城市空間,美化城市生活,已經成為(wei) 當代城市建設的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新藝術協會(hui) 創會(hui) 會(hui) 長、紐約藝術家及音樂(le) 人石村表示,泉州古城可以借鑒紐約城市藝術的發展經驗,舉(ju) 辦藝術展、燈光節等節慶活動,用藝術激活千年古城。
“我們(men) 以古老藝術為(wei) 依托,以泉州這座世遺城市為(wei) 舞台,舉(ju) 辦了首屆海絲(si) 泉州戲劇周——2023年全國南戲展演係列活動,匯聚了全國8省1市、16個(ge) 古老劇種、18個(ge) 藝術院團的42個(ge) 經典劇目。”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團長曾靜萍介紹,展演活動,將邀請永嘉昆曲、婺劇、調腔等國內(nei) 劇種以及日本能樂(le) 、韓國正歌等國外劇種同台展演,吸引更多藝術家與(yu) 遊客聚焦泉州,不斷提升泉州文化旅遊的熱度。
研討會(hui) 上,泉州市藝術館館長丁聰輝宣讀了《泉州世界遺產(chan) “藝術+”倡議》。倡議提出,以藝術為(wei) 媒介,闡釋和活化利用世界遺產(chan) ;推動藝術賦能城市文旅發展,提升人們(men) 的生活品質。
民眾(zhong) 聯歡 播種友誼匯聚力量
南音《百鳥歸巢》恢宏優(you) 雅、器樂(le) 彈唱《泉州的生活》旋律悠揚、歌曲《絲(si) 路揚帆》嘹亮動聽……海藝節期間,街藝福見——第三屆福建省街頭文化藝術頒獎儀(yi) 式暨行進式展演活動在泉州市中山路舉(ju) 辦,來自全省各地的優(you) 秀街頭藝人進行行進式展演,節目內(nei) 容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非遺手工技藝等門類,全麵展現福建省街頭文化藝術發展成果,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駐足觀看。
“‘街藝福見’活動品牌自2021年打造以來,吸引了各行各業(ye) 文藝人才的加入,讓民眾(zhong) 零距離感受濃厚的街頭藝術氛圍,體(ti) 驗傳(chuan) 統與(yu) 時尚融合、文化與(yu) 潮流碰撞的藝術。”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張立峰表示,福建將以此次海藝節為(wei) 契機,繼續做好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傳(chuan) 播、發展4篇文章,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維度的精神文化需求。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海藝節期間,“海上絲(si) 綢之路國際街舞邀請展演”,吸引來自中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超1000名街舞選手同台競技;第七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展演,邀請來自12個(ge) 國家和地區的35個(ge) 木偶團隊帶來80多場演出;2023年第五屆海絲(si) 泉州古城徒步穿越活動,圍繞“世遺”和“海絲(si) ”兩(liang) 大主線,通過4條徒步線路串聯世遺點位,國內(nei) 外徒步愛好者深入刺桐古城探尋海絲(si) 之美……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讓海藝節成為(wei) 多國民眾(zhong) 的大聯歡。
未來,泉州將積極推動街頭文化藝術在中山路常態化展演,以及大型情景音樂(le) 舞蹈史詩《萬(wan) 裏海絲(si) 路千年刺桐情》常態化演出,推動泉州打造全國最具煙火氣旅遊城市、世界海絲(si) 多元文化旅遊目的地。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呂秀家表示,期待更多遊客走進泉州、品讀泉州,感受千年的絲(si) 路曆史,體(ti) 驗鮮活的人間煙火氣,用跨界的文化藝術交流傳(chuan) 遞泉州聲音、講好“海絲(si) ”故事。(紀妤姍 本報記者 李金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