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高質量發展·鄉村行|從桃花園到“桃花源”

發布時間:2023-12-27 17:54: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12月26日電(記者郭方達、徐思鈺)沿著石板路前行,路旁的藍白建築優(you) 雅莊嚴(yan) ,拾級而上,一座巨大的禮堂便映入眼簾,這裏是天津市北辰區青光鎮韓家墅村的婚禮主題公園。

  見到韓家墅村黨(dang) 委書(shu) 記胡震剛時,他正在公園裏向前來考察的客人介紹情況。自今年10月投入運營以來,主題公園已吸引了大量關(guan) 注。

  “結婚隻要出倆(lia) 人就行。”胡震剛笑著說。通過將婚紗攝影、婚紗禮服、婚禮策劃、婚宴服務等各項服務集成在一個(ge) 園區內(nei) ,這個(ge) 270畝(mu) 的主題公園能夠實現“一站式”婚禮。

  “一天最多可以承接40對新人和800桌婚宴。”胡震剛表示,受歡迎的程度超出想象,如今的訂單已排到了2024年10月以後。“和民政部門合作以後,現在還能實現園區內(nei) 直接登記。”

  12月21日,工作人員在“墅外桃源”婚姻登記處整理婚慶用品。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婚禮主題公園是韓家墅村“墅外桃源”文旅綜合體(ti) 最新打造的拳頭項目。“墅外桃源”原先是韓家墅村的集體(ti) 果園,被稱為(wei) “天津桃花園”。隨著市場的變化,種植收入逐漸降低,持續虧(kui) 損令果園的運營難以為(wei) 繼。

  2020年,為(wei) 盤活村集體(ti) 資源、增加集體(ti) 收入,胡震剛等村幹部帶領村民對果園周邊進行了升級改造。

  “不進行大拆大建、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胡震剛表示,曆時5個(ge) 月,桃花園周邊建成了集休閑民宿、露營燒烤、農(nong) 事體(ti) 驗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墅外桃源”文旅綜合體(ti) 。

  由於(yu) 地處外環線旁,交通便利,當年“墅外桃源”就吸引大量京津冀地區遊客。截至目前,“墅外桃源”累計收入1800多萬(wan) 元,接待遊客1000多萬(wan) 人次。

  “墅外桃源”項目,是韓家墅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助推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縮影。這股大興(xing) 產(chan) 業(ye) 、拉動收入的幹事風潮,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深入人心。

  20世紀90年代,通過發展汽車配件產(chan) 業(ye) ,韓家墅村成為(wei) 天津市北辰區第一個(ge) 產(chan) 值億(yi) 元村落。但隨著天津市汽車產(chan) 業(ye) 布局調整,韓家墅村多個(ge) 村辦企業(ye) 相繼停產(chan) ,集體(ti) 經濟開始走下坡路,到2003年,村集體(ti) 赤字達到1000萬(wan) 元。

  “先進”變“後進”,這讓包括胡震剛在內(nei) 的村裏人“憋著一股勁”。2004年,韓家墅村開始大刀闊斧進行企業(ye) 改製等舉(ju) 措,第一年就實現集體(ti) 經濟收入超400萬(wan) 元。

  2007年後,韓家墅村布局建設鋼材、木材、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舊貨四個(ge) 市場,繼續發揮區位優(you) 勢,進行產(chan) 業(ye) 融合。

  “單一產(chan) 業(ye) 走不長遠。”胡震剛的話也印證了韓家墅村走的融合發展之路。

  在不遠的韓家墅海吉星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來往的車輛總會(hui) 排起長隊。作為(wei) 華北地區最大的香蕉批發交易市場之一,每天這裏都有超過2000噸香蕉發往各地。

  “村裏有超過3000畝(mu) 農(nong) 地,周邊村莊合計不下幾萬(wan) 畝(mu) 。”胡震剛表示,農(nong) 村的土地資源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隻要利用得當,“土坷垃”裏也能刨出“金疙瘩”。

  多年來,通過建設工業(ye) 園區、循環物資市場、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等措施,韓家墅村集體(ti) 經濟蓬勃發展,村集體(ti) 收入已連續4年超過兩(liang) 億(yi) 元。

  隨著村集體(ti) 的荷包越來越鼓,村民們(men) 的實惠也越來越多。從(cong) 養(yang) 老補貼、義(yi) 務教育補貼到大學一次性補助,村集體(ti) 每年向村民發放的福利,也令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留村幹事創業(ye) 。

  輕點屏幕就能選購當地最新鮮的農(nong) 產(chan) 品,並且支持配送上門,留村創業(ye) 的大學生池蕊和團隊開辦的電商超市,致力於(yu) 打通生鮮產(chan) 品在村內(nei) 配送的“最後一公裏”。“第一年營業(ye) 額就突破了200萬(wan) 元。”池蕊說。

  村集體(ti) 開辦創業(ye) 宣講,和高校合作形成實踐基地,並最終轉化成項目落地。像池蕊一樣,許多年輕人正逐漸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中堅力量。

  目前,韓家墅村逐步形成了“七園、四場、一基地”的發展格局。“村民有期盼,我們(men) 也有幹勁兒(er) 。”對未來,胡震剛頗有信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