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山西青基會:不斷探索讓孩子“上好學”的新內涵

發布時間:2023-12-28 11:0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如今的山西省呂梁市臨(lin) 縣玉坪鄉(xiang) 李家坡底德偉(wei) 希望小學,一改往日的蕭瑟和陳舊。嶄新的教學樓、宿舍樓拔地而起,智能化教學設備、籃球場、遊泳池一應俱全,“希望四室”——舞蹈室、美術室、音樂(le) 室以及閱讀室充滿孩子們(men) 的歡聲笑語。曾經簡陋的洗手池煥然一新,孩子們(men) 還擁有了洗烘一體(ti) 洗衣機,“再也不怕冬天洗衣服,小手凍得通紅了”。

  這是18歲的李靜在山西省太原慈善職業(ye) 技術學校就讀的第二個(ge) 學年。上個(ge) 學年李靜獲得了專(zhuan) 業(ye) 課年級第一的好成績,作為(wei) 山西希望工程“匠興(xing) 行動”的受益者,她希望能在畢業(ye) 後謀得一份技術崗職業(ye) ,“回饋愛心人士的資助”。

  在山西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的資助和職業(ye) 規劃師的建議下,那個(ge) 在牛場旁上網課的韓麗(li) 霞也如願考進了北京師範大學。

  “打造新時代希望工程公益項目體(ti) 係,回應青少年多領域、多層次需求,滿足青少年從(cong) ‘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新期待。”山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hui) 理事長張華介紹,自1993年成立以來,山西青基金會(hui) 逐漸實現從(cong) “籌款-捐助”的一維工作模式轉變為(wei) 以需求為(wei) 導向的“籌款-捐助-發展”多維公益體(ti) 係,“不斷地在這張公益藍圖中填塗色彩,給予孩子最溫暖的共鳴”。

  助學興(xing) 教 讓困境青少年有自主選擇的機會(hui)

  “勤能補拙”是韓麗(li) 霞的座右銘。從(cong) 半山半坡的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馬圈灣村“走”到北京上大學,她的求學經曆也是這句座右銘的現實注腳。

  韓麗(li) 霞自幼父母離異,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患病的父親(qin) 以及幼小的妹妹相依為(wei) 命。家庭的貧苦並未澆滅韓麗(li) 霞學習(xi) 的熱情。2021年,她以高分成績考入了北京師範大學國際經濟與(yu) 貿易專(zhuan) 業(ye) 。

  起初,韓麗(li) 霞考慮到方便照顧爺爺奶奶和節省學費、生活費,決(jue) 定放棄北京的大學,留在山西省內(nei) 求學。沒多久,山西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誌願者帶來的愛心資助金打消了她這一顧慮,還為(wei) 她對接了職業(ye) 生涯規劃師,合理選擇報考的學校。

  “未來,我希望能幫助更多女孩子走出農(nong) 村、大山。”韓麗(li) 霞和山西青基會(hui) 的誌願者仍保持著聯係,心情鬱悶或課業(ye) 壓力大時,會(hui) 主動向他們(men) 傾(qing) 訴,“誌願者還會(hui) 時常關(guan) 心我的爺爺奶奶,這讓在外求學的我更安心”。

  為(wei) 支持更多青少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山西青基會(hui) 創新打造了希望工程“匠興(xing) 行動”,與(yu) 全國首個(ge) 慈善技校——太原慈善職業(ye) 技術學校聯合成立山西希望工程職業(ye) 教育助學中心,為(wei) 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免費職業(ye) 技能教育。

  李靜是忻州市靜樂(le) 縣鵝城鎮宋家村人,早在2019年,她便接受過山西希望工程助學項目支持。2022年初三畢業(ye) 後,由於(yu) 家庭再次突發變故,原本計劃讀高中的她一度想要輟學務工。山西青基會(hui) 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推薦她到太原慈善職業(ye) 技術學校電子商務專(zhuan) 業(ye) 學習(xi) 。

  “有了一技之長,未來求職更有競爭(zheng) 力。”山西青基會(hui) 項目發展部副部長師慧蓉告訴記者,陷入困境的青少年往往會(hui) 被迫作出一些不得已的決(jue) 定,“我們(men) 要做的就是為(wei) 他們(men) 兜底,給予他們(men) 自主選擇人生的機會(hui) ”。

  近年來,為(we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希望工程重要寄語精神,根據《新時代希望工程項目指引(2020-2025年)》要求,山西青基會(hui) 聚焦共青團主責主業(ye) ,通過線上線下籌集善款、愛心物資超4.3億(yi) 元,資助14萬(wan) 餘(yu) 名困難家庭學生,救助近1500名重大疾病青少年,援建558所希望小學,打造348個(ge) 希望圖書(shu) 室、心理谘詢室、希望廚房等,有力促進鄉(xiang) 村地區基礎教育事業(ye) 發展,改變了一批又一批困境青少年的命運。

  健康守護 為(wei) 孩子鋪就香花彌漫的路途

  “在紅白相間的橡膠跑道上挎著安塞腰鼓蹦蹦跳跳,在泳池裏歡快地戲水,別提多開心。”就讀於(yu) 臨(lin) 縣玉坪鄉(xiang) 李家坡底德偉(wei) 希望小學六年級的蘇佳宇,最喜愛安塞腰鼓體(ti) 驗活動和遊泳課,更讓他開心的是,“如今汗水浸濕的衣服再也不用拿回家洗了”。

  這學期以前,他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經常積攢一兩(liang) 周的髒衣服,放假時再帶回家讓父母清洗,學校宿舍也因此常常發出難聞的氣味。2022年9月,山西青基會(hui) 開始為(wei) 學校修建洗衣房,配備兩(liang) 台烘幹一體(ti) 的滾筒洗衣機、掛燙機,極大地改善了他們(men) 學習(xi) 生活的衛生環境。

  蘇忠林從(cong) 2013年便擔任該校校長一職。他回憶,10年前,學校還是隻有17個(ge) 學生的普通村小,2014年,山西青基會(hui) 聯係到山西宏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偉(wei) ,定向援建了學校。今年,學生增長到了160多名,附屬幼兒(er) 園招收了30多個(ge) 孩子。

  在他看來,“希望洗衣房”看似隻是解決(jue) 了學生非常細微的需求,但卻培養(yang) 了他們(men) 講衛生的習(xi) 慣,這也體(ti) 現了山西希望工程不再隻聚焦硬件改善和捐助層麵,更關(guan) 注到了孩子們(men) 的微小心聲。

  “希望洗衣房”項目負責人荀誌華告訴記者,陳德偉(wei) 累計捐款2800餘(yu) 萬(wan) 元,是山西希望工程中以個(ge) 人名義(yi) 捐款最多的捐贈人。為(wei) 了創新捐贈形式,他常常和山西青基會(hui) 工作人員調研走訪希望小學、易地搬遷學校、鄉(xiang) 村小學等,了解孩子們(men) 的最新需求,再共同孵化出相應的公益項目。

  記者在山西青基會(hui) 辦公室內(nei) 看到,辦公桌上堆放著300多名兒(er) 童申請“德偉(wei) 大病兒(er) 童救助”的信息表。該項目也是由陳德偉(wei) 捐助實施的,為(wei) 每個(ge) 患有白血病等疾病的困難家庭孩子提供不少於(yu) 1萬(wan) 元的醫療補貼,切實緩解受助家庭經濟壓力。

  隨著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改善計劃的實施,許多農(nong) 村學校食堂設施不完備、衛生環境差等問題導致的“有米無鍋”現象日益凸顯。在忻州市南太平小學的實地調研中,山西青基會(hui) 就發現學校廚房狹小,光線昏暗,僅(jin) 有一個(ge) 電磁爐和炒菜鍋。由於(yu) 沒有足夠的桌椅,有些孩子隻能站著吃飯。

  為(wei) 此,山西青基會(hui) 於(yu) 2021年啟動了“希望廚房”項目,為(wei) 全省希望小學、鄉(xiang) 村學校配備現代化廚房設備,解決(jue) 師生就餐難和營養(yang) 不良問題。

  “新廚房的飯好好吃呀。”5歲的小佳奶聲奶氣地說。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做的飯菜品類少且缺乏營養(yang) ,導致她比同齡的孩子個(ge) 頭矮一截。如今,學校的廚房煥然一新,她能頓頓吃上安全、可口的飯菜了。

  除衣食住行等方麵的健康守護,山西青基會(hui) 還發起了關(guan) 注鄉(xiang) 村、社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臻心計劃”,為(wei) 孩子鋪就香花彌漫的路途。

  據張華介紹,偏遠地區學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弱、硬件設施落後,合格的心理健康輔導老師更是少之又少,許多心理谘詢室流於(yu) 形式。發起的“臻心計劃”旨在為(wei) 鄉(xiang) 村學校援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服務中心,配備專(zhuan) 業(ye) 的沙盤、心理測量係統、宣泄器材等,培育更專(zhuan) 業(ye) 的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未來,心理健康指導服務中心將麵向校外人群使用,最大限度提升使用率,惠及更多孩子。”張華告訴記者,4年來,已建成10所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服務中心,共組織283名老師參與(yu) 心理健康輔導員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

  鑄魂育人 強化青少年思想引領

  太原市迎澤街小學是一所進城務工子女聚集的學校,12月的第一天,五年級的70多名同學迎來了一堂特殊的體(ti) 驗課——“我的家鄉(xiang) 都是寶”文物保護活動。

  學生7人一組,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領悟平遙古城的曆史文化,手拓明清時期平遙城流通的匯票。學生們(men) 用沾滿油墨的滾筒將防偽(wei) 密押拓板塗抹均勻,再將白紙印上,不一會(hui) ,一張晉商匯票便“複印”完成。

  “上麵印著一些內(nei) 容,老師帶著我們(men) 逐字破解它們(men) 背後代表的月份、日期、數值和銀兩(liang) 單位,感受到古人的防偽(wei) 智慧。”王景怡和同桌興(xing) 奮地向記者展示他們(men) 製作的晉商匯票。不少學生表示,通過學習(xi) ,他們(men) 了解到家鄉(xiang) 山西省是中國保留古建築最多的省份,“這讓我很自豪,以後要更加了解家鄉(xiang) 的寶貝,做一名小小的文物保護誌願者”。

  2021年秋季,山西省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多處不可移動的文物出現險情,文物保護得到了全國的高度關(guan) 注。山西青基會(hui) 第一時間籌集近700萬(wan) 元,資助受損文物、古建築修繕工作。今年11月,又聯合山西省文物局、團山西省委,麵向鄉(xiang) 村學校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弟相對集中的學校,開展“我的家鄉(xiang) 都是寶”活動,通過宣講讓佛光寺、晉祠、雲(yun) 岡(gang) 石窟等山西代表性古建築“活”起來,激發青少年對曆史文化遺產(chan) 的熱愛與(yu) 認同。

  “鑄魂育人不能隻停留在進校園階段,更要紮根在校園。”張華表示,為(wei) 進一步強化少年兒(er) 童的政治啟蒙和價(jia) 值觀塑造,山西青基會(hui) 將希望工程“希望圖書(shu) 室”升級改造為(wei) 兒(er) 童版的“馬克思書(shu) 屋”,即“小馬書(shu) 屋”,嚴(yan) 選紅色、文化、科普等書(shu) 籍,引導少年兒(er) 童閱讀紅色經典,汲取紅色力量。

  在五台縣保利春蘭(lan) 小學的“小馬書(shu) 屋”,記者看到,代表革命、科學與(yu) 活力的紅青橙藍黃裝修配色令人眼前一亮,卡通版的馬克思畫像兩(liang) 旁依次擺放著黨(dang) 旗、國旗、軍(jun) 旗、團旗、隊旗,三五學生拾階而坐、靜心閱讀。除基礎書(shu) 籍外,紅色繪本和連環畫成了孩子們(men) 的首選。在有聲閱讀區,學生可隨時借助多媒體(ti) 分享讀書(shu) 心得,宣講王二小、劉胡蘭(lan) 等紅色人物事跡。

  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是該書(shu) 屋的援建方之一。中國保利集團派駐五台縣副縣長孫士豔告訴記者,以前圖書(shu) 室書(shu) 籍,多為(wei) 愛心人士捐贈,缺乏針對性,而“小馬書(shu) 屋”的圖書(shu) 經由山西青基會(hui) 嚴(yan) 格把關(guan) ,更加夯實了青少年思想引領基礎。

  “書(shu) 屋已成了孩子們(men) 爭(zheng) 相前往的一處地理坐標,每周這裏還定期舉(ju) 辦少先隊活動。”團五台縣委副書(shu) 記張秋馨表示,將進一步豐(feng) 富“小馬書(shu) 屋”功能,策劃更多孩子們(men) 喜歡的紅色文化主題活動,讓孩子們(men) 沉浸式聆聽革命故事、感悟革命精神、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爭(zheng) 做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紅孩子”。

  (應采訪對象要求,李靜、小佳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姍姍 記者 陳鳳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