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創電影《煙火人間》定檔 另類豎屏電影首登大銀幕
中新網上海12月27日電 (李佳佳)電影《煙火人間》26日宣布定檔,將於(yu) 1月13日全國院線上映。這是一部由509位普通人“共同主演”的電影。影片呈現了一幅背井離鄉(xiang) 、奮力拚搏在社會(hui) 生產(chan) 一線的當代中國人群像:他們(men) 在田野上、在工廠裏、在運輸途中、在鋼筋水泥間,體(ti) 驗著生命的酷暑與(yu) 寒冬。地域和職業(ye) 雖千差萬(wan) 別,但返鄉(xiang) 團圓是他們(men) 共同的期待:唯有悲歡離合,值得年複一年。
影片同步首發“時代的切片”定檔海報。海報中一條“歸鄉(xiang) 之路”呈螺旋狀延展,一位中年遊子拎著行李、身背巨大的棕熊玩偶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卡車、貨車、漁船等交通工具在各個(ge) 切片間穿梭,串聯不同的時間與(yu) 空間;卡車司機、漁民與(yu) 建築工人等來自不同職業(ye) 、不同領域的普通人則散落在不同的空間,他們(men) 共同構成了這個(ge) 精彩紛呈、熱氣騰騰的時代。
《煙火人間》雖講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但底色明亮,基調溫暖。牧民和自家養(yang) 的羊“人羊搶食”;漁民嚐試把比小鷹還大的魚喂進魚鷹的嘴裏;“卡友圈”中以廚藝著稱的卡車司機在發動機裏煮雞蛋,建築工人在工地上表演炫技的“體(ti) 操單杠”,挖掘機司機操縱機器控製手機按鍵……類似的鮮活人物與(yu) 逗趣場景,在影片中俯拾即是,真實、充滿煙火氣的幽默,帶來驚喜連連。
跑船人一年365天在貨船上度過,自歎可以一邊做飯一邊欣賞河麵風光好幸福;建築工人在水泥地上練字,一筆一劃寫(xie) 下“天道酬勤”;卡車司機不遠千裏,將素不相識的遇難卡友的車開回老家,送他們(men) 回家;年邁的奶奶在團圓飯上用臉盆逐個(ge) “沒收”晚輩的手機……平凡生活中種種溫情時刻,令觀眾(zhong) 眼含感動的熱淚,恰合歲末年初的賀歲氛圍。
在導演看來,《煙火人間》的主角們(men) 是一群“平民英雄”,甚至可以說就是本片的聯合導演:“每個(ge) ?都必須要?對?命中的苦難,真正的英雄在苦難中仍不失勇?、不忘?命中的美好。”《煙火人間》以原生態的芸芸眾(zhong) 生構成了一部難能可貴的影像備忘錄。他們(men) 是常常被大銀幕忽略的“小人物”,是數量上的大多數,卻是注意力上的少數。這些無比樸實卻生命力蓬勃的麵孔,是大銀幕上稀缺的更具體(ti) 、鮮活、也更動人的形象,呈現了生活的更多可能,讓我們(men) 可以看到國人的生活百態,從(cong) 而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擁有更多重新出發的力量。
《煙火人間》突破了世界上大多數眾(zhong) 創電影的原有形式,它放棄了影像征集的過程,而選擇了在海量的UGC視頻庫?打撈現存的紀實影像,剪輯成一部“另類”的豎屏電影——這對主創團隊而言,是一次非常冒險的嚐試。
影片創作過程曆時一年,從(cong) 快手平台的5萬(wan) 多條素材中挑選出800多段廣大普通人鮮活、生動的生活影像,這些影像出自509位“素人”之手,質樸與(yu) 新奇、歡樂(le) 與(yu) 淚水兼而有之,共同構成了千千萬(wan) 萬(wan) 當代中國人的真切寫(xie) 照,呈現了大銀幕上從(cong) 未見過的人生百態、當代中國。
導演孫虹稱,“這些‘自己記錄自己’的用戶影像,與(yu) 傳(chuan) 統紀實影像的特性有所不同,擁有比真實更真實的力量。”
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高度肯定了影片中這種真實的力量,稱其為(wei) “普通人共同書(shu) 寫(xie) 了一部鮮活生動的平民史詩”,並力讚本片在視聽上的創新:“打破傳(chuan) 統視聽的規則與(yu) 束縛,為(wei) 紀實影像在移動互聯時代的生產(chan) 與(yu) 傳(chuan) 播,提供了極具價(jia) 值的創新觀念。”
平遙國際電影展創始人、著名導演賈樟柯也對影片的開創意義(yi) 表示肯定:“第一次看到《煙火人間》,就讓我注意到了它的‘當代性’,這個(ge) 影片本身是非常具有當代性的實驗意義(yi) 的,它代表著新的表達方法和生活方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