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蘇州圖書館古籍數字化:藏用並舉 活化新生

發布時間:2023-12-28 13:50: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通過數字化降低古籍閱讀門檻,可以讓更多讀者親(qin) 近古籍,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目前,古籍數字化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缺乏整體(ti) 規劃、古籍整理成果資源有限、缺乏全國統一的強製性數字化標準等。麵對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jue) ?

  為(wei) 保護和利用古籍,國家圖書(shu) 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先後上線了“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數據庫”“中華古籍資源庫”。2022年,中華書(shu) 局推出“3D超寫(xie) 實數字人蘇東(dong) 坡”,江蘇常州市圖書(shu) 館上線了“家譜古籍數據庫”,山西太原市圖書(shu) 館上線了“太原市圖書(shu) 館古籍數據庫”。2023年,上海圖書(shu) 館、雲(yun) 南省圖書(shu) 館以及江蘇省的常熟、昆山、鎮江等地圖書(shu) 館,都積極對本館的古籍實現數字化。

  古籍數字化的難點在哪裏?在江蘇蘇州圖書(shu) 館古籍保護中心主任、研究館員孫中旺看來,首先是選擇哪些古籍做數字化處理。據悉,蘇州圖書(shu) 館主要聚焦珍貴善本和蘇州地方文獻。

  目前國內(nei) 古籍數字化的通用做法是:通過非接觸似專(zhuan) 業(ye) 古籍掃描設備采集古籍數據,形成圖像文件,著錄相應的元數據,建立古籍數字化數據庫。但圖像格式存在著占用空間大、不能全文檢索等問題。而且,數字化的古籍格式無法呈現古籍排版的原始風格,異體(ti) 字、通假字等也導致時常在瀏覽器中無法檢索和查看。

  蘇州圖書(shu) 館聯合江蘇嘉圖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嘉圖”)開發了古籍全文數字化平台,力求原汁原味展現古籍的版式、風格、內(nei) 容等。嘉圖董事長徐偉(wei) 國說:“這幾年光學字符識別標準刻本準確率達到99%,嘉圖采用光學字符識別技術替代人工錄入,解決(jue) 錄入過程中識字、異體(ti) 字處理、錯誤高、效率低等問題。遇到錯別字,係統會(hui) 標注出來,還能提供‘這個(ge) 字可能是某字’的推薦。”

  光學字符識別減少了校對工序,但隻對楷體(ti) 、宋體(ti) 等刻本比較管用。對稿抄本及草、篆、隸等體(ti) 寫(xie) 刻本,眼下的技術還無法完全準確識別。例如,《(乾隆)吳縣誌》中有個(ge) 序是手寫(xie) 的,很難識別,隻能通過查閱其他古籍及地方誌,找出相應文字進行研究比對後才完成確認。“嘉圖的做法是,提供與(yu) 古籍原文對照的圖片,如果某些字顯示不出來,讀者可以對著原圖研究。對草、篆、隸等體(ti) 及刊刻或書(shu) 寫(xie) 模糊的古籍,由嘉圖專(zhuan) 家團隊完成錄入。同時,采用自動化校對技術來解決(jue) 人工校對過程中效率低、異體(ti) 字難辨認等問題。通過自動化校對實現簡繁轉換、圖文定位、異體(ti) 字的備選,標紅錯字。”徐偉(wei) 國說。目前,嘉圖古籍數字化平台已助力蘇州圖書(shu) 館完成120多萬(wan) 頁古籍和民國文獻的數字化。

  古籍數字化工作近年來全麵“開花”,但由於(yu) 尚未出台全國統一的標準,各個(ge) 地方在古籍數字化時采用了不同的規範標準,導致數據的完整性、正確性以及技術上的兼容性各不相同,難以實現整合和利用。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建議國家完善古籍數字化標準,並不斷進行調整。各地應建立自己的標準,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更具體(ti) 、更深入。同時,研究和引入國際標準。”孫中旺也提出:“標準要有前瞻性、兼容性,比如,蘇州圖書(shu) 館在字庫、軟件、數字化發布平台等方麵已深耕20多年,數字化平台已成規模,不能為(wei) 了上一個(ge) 新係統,又從(cong) 頭開始做。”

  古籍內(nei) 容免費獲取後如何保護數字版權,是製約古籍數據開放的因素之一,需要業(ye) 界建立標準完成數據確權。同時,國內(nei) 雖然有不少圖書(shu) 館或其他單位在做古籍數字化產(chan) 品,但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數字化產(chan) 品差錯率太高,不能讓這樣的劣質產(chan) 品覆蓋優(you) 質產(chan) 品。比如,《永樂(le) 大典》等重要文獻,可以由政府牽頭立項,出一個(ge) 各方認可的權威數字化產(chan) 品,在確保質量的同時避免重複建設。”孫中旺說。

  古籍在形式上可以更加貼近生活,做一些有趣的嚐試。徐偉(wei) 國說:“古籍數字化可以做出地方特色。比如,可以從(cong) 蘇州圖書(shu) 館的文獻中提取出諸如蘇州婚喪(sang) 嫁娶習(xi) 俗的演變過程,蘇州古城在元明清時代是啥樣,蘇州人民路在古代發生了什麽(me) 事……每年做一兩(liang) 個(ge) 專(zhuan) 題,以數字化形式在圖書(shu) 館展示,讓圖書(shu) 館成為(wei) 一扇了解城市文化的窗口,吸引讀者前來體(ti) 驗。”

  “古籍活化,可以以聲光電的形式重新演繹。蘇州圖書(shu) 館擬從(cong) 江南文化著手,通過現代技術,考證還原《清嘉錄》中記錄的古人風雅生活。采用先進技術、跨時空工具和場景,使古籍‘活’起來。”孫中旺說。(本報記者 劉妮麗(li)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