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堅持“第二個結合”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發布時間:2024-01-03 15:5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李海青(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院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這一重要論述指出了文化建設的方向,闡明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是習(xi) 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nei) 容。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的進程中推進和實現,“第二個(ge) 結合”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覺擔負起特殊的文化使命,即在馬克思主義(yi) 指導下,立足實踐需要和曆史任務,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吸收和借鑒外來優(you) 秀文化,創造符合時代潮流、引領時代發展的文化生命體(ti) 。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建立一個(ge) 新中國的革命目標指引下,逐漸肩負起建立中華民族的新文化使命。毛澤東(dong) 確立了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性質,即新民主主義(yi) 文化。新民主主義(yi) 文化既體(ti) 現了馬克思主義(yi) 在文化建設領域的指導地位,又體(ti) 現了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積極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確立了馬克思主義(yi) 在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製定了“百花齊放、百家爭(zheng) 鳴”的文化建設總方針,強調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要有中國特點。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地位,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立足新的曆史方位,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明確提出黨(dang) 在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即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兩(liang) 個(ge) 結合”的重大論斷,體(ti) 現了對民族複興(xing) 中文化維度的突出強調。

  “第二個(ge) 結合”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豐(feng) 富的思想資源。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沃土,從(cong) 中汲取豐(feng) 富的養(yang) 分,並在此基礎上結合社會(hui) 和時代的需要進行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魂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應當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的立場觀點方法把握人類文明演進的規律,始終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進程中,“第二個(ge) 結合”中的兩(liang) 個(ge) 方麵相輔相成,造就了一個(ge) 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ti) 。

  “第二個(ge) 結合”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方向,內(nei) 在地形塑著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特質。“第二個(ge) 結合”將馬克思主義(yi) 的人學思想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民本思想有機結合,致力於(yu) 人的自由全麵發展,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堅持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唯物史觀認為(wei) ,人類社會(hui) 是由諸多要素組成的有機統一體(ti) 。這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蘊含的自然協調、整體(ti) 係統、中正和諧、永續發展的理念高度耦合。兩(liang) 者的結合內(nei) 在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一種整體(ti) 性、係統性的文明,是一個(ge) 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在內(nei) 的文明複合體(ti) 。“第二個(ge) 結合”也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追求的大同世界和馬克思主義(yi) 追求的共產(chan) 主義(yi) 社會(hui) 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兩(liang) 者的結合催生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人類情懷。在人類文明向何處去的曆史關(guan) 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積極回應人類關(guan) 切,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世界曆史”“自由人聯合體(ti) ”思想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協和萬(wan) 邦”“世界大同”思想的時代延伸和當代詮釋,旨在追求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匡正了“曆史終結論”謬誤、消弭了“文明衝(chong) 突論”隔閡,表達了追求人類文明進步的熱切渴望,對推進人類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yi) 。

  對曆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曆史;對中華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第二個(ge) 結合”為(wei)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思想資源,指明了道路方向。其所帶來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必將推動中華文明展現新氣象,創造光耀時代、引領世界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3日 02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