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葛優:表演上,我對自己要求一直挺高

發布時間:2024-01-04 15:39:00來源: 新京報

  葛優(you) :表演上,我對自己要求一直挺高【再攜手馮(feng) 小剛、主演電影《非誠勿擾3》回歸賀歲檔,透露十年沒和舒淇聯係;不當腕兒(er) 、更不講究排麵】

  葛優(you) 承認,在秦奮身上有他的影子,就連喜怒哀樂(le) 的表情都差不多。

  “演戲真的很難啊!”——你很難想象這話出自“葛大爺”之口。

  2024年元旦檔,由馮(feng) 小剛執導,葛優(you) 、舒淇回歸主演的經典喜劇IP《非誠勿擾3》正式上映。一場場路演下來,看到熱情的觀眾(zhong) ,葛優(you) 會(hui) 不好意思地說,“您是位好觀眾(zhong) ,是您入戲太深了”。

  無論是劇情片還是喜劇片,在整個(ge) 中國電影史上,演員葛優(you) 都是個(ge) 特別的存在。而在演員工作之外,他很少參加綜藝節目或商業(ye) 活動,甚至在宣傳(chuan) 期內(nei) 都極少接受采訪。在《非誠勿擾3》密集的直播、路演中,他也總是“話不多”的那一位。

  去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新京報記者曾與(yu) 葛優(you) 有過一次短暫的交流,“我知道您沒有需求,但作為(wei) 一名電影記者,很渴望有機會(hui) 能采訪到您……”葛優(you) 聽後笑了笑,說自己隻是在做分內(nei) 的事情,沒必要翻來覆去地講。他自認不擅長做采訪,也不知道該如何把想法說出來。不過,“人生還是應該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向著想做的事情去努力”。

  幸運的是,這次對話在2023年末實現了。在電影《非誠勿擾3》緊張的宣傳(chuan) 期裏,葛優(you) 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獨家專(zhuan) 訪,“時間確實緊張,咱就著重挑幾個(ge) 想問的問題吧”。沒有攝像機架在一旁,他鬆弛、舒適了許多。麵對誇獎和讚美,葛優(you) 會(hui) 下意識地擺擺手,接上一句口頭禪“嗨”,似乎一切辛勞對他而言都“不值一提”;他恐懼外界貼上的“賀歲片專(zhuan) 業(ye) 戶”“楷模”標簽,“可千萬(wan) 不能這麽(me) 說,接不住”,他說“表演是無止境的,即便有了點兒(er) 成就,該怎麽(me) 過還得怎麽(me) 過。因為(wei) 演戲真的很難啊!是需要想,需要不斷琢磨的。”

  葛優(you) 、秦奮

  那些風趣、幽默的角色影響並改變了他

  《非誠勿擾3》的故事發生在2031年。此時,梁笑笑已經在海外漂泊了十年,年近七十的秦奮在海邊的房子裏獨居,每天都盼著笑笑回家。直到有一天,他的好友老範給他帶來了一個(ge) 一模一樣的AI版笑笑,秦奮和“真假”笑笑開始了新的愛情故事……

  “我就是想拍一部念舊的、給麵兒(er) 的,想著對方好的、重感情的,讓人看完了心裏頭暖和,且會(hui) 珍惜交情的電影”,導演馮(feng) 小剛這樣總結重啟《非誠勿擾》係列的初衷。他一直覺得,人是需要一個(ge) 出口來排解壓力和憂鬱情緒的,而在辭舊迎新的節點上,喜劇是觀眾(zhong) 的剛需。也正是他的這個(ge) 願望,讓葛優(you) 重回賀歲檔,觀眾(zhong) 得以重溫“馮(feng) 氏喜劇+葛式幽默”的黃金搭配。

  有趣的是,葛優(you) 卻是眾(zhong) 人裏較晚知道電影開機消息的人。馮(feng) 小剛寫(xie) 完劇本後,先是和舒淇敲定了時間,確定後才和葛優(you) “打招呼”。“葛優(you) 這些年不接那麽(me) 多戲,隻要你提前一年告訴他,不出意外一定會(hui) 來。畢竟這個(ge) 戲他倆(lia) 缺一不可,如果他倆(lia) 其中一人不在,這個(ge) 戲就不成立了。”馮(feng) 小剛說。而被問到再次回歸賀歲檔有無壓力,葛優(you) 直言不諱,這個(ge) 年紀演愛情戲有些“不好意思”,但“沒有忐忑,畢竟‘賀歲’這個(ge) 詞就是從(cong) 小剛這裏來的,我們(men) 再回到這個(ge) 檔期已經很熟絡了”。

  喜歡這一係列作品的觀眾(zhong) 不難發現,《非誠勿擾3》延續了前一部的主要場景,隻不過那套“老房子”被刷上了顏色。極具視覺衝(chong) 擊力的多巴胺搭配,讓葛優(you) 也有些驚訝,“電影裏我剛見笑笑時穿的那身藍色衣服,有點兒(er) 刺眼;綠色那身兒(er) 又顯得比較肥大,所以也挺困惑的。但後來發現,這剛好是我和秦奮的差距。因為(wei) 我在生活中不會(hui) 像他那樣(色彩)豐(feng) 富,我的生活比較簡單,可能偶爾穿個(ge) 紅色的,或者像現在這樣在白色衛衣上搭個(ge) 粉紅的領子,但肯定不會(hui) 撞著色來穿。所以生活的豐(feng) 富性上,還是要跟秦奮學習(xi) 。”

  從(cong) 2008年賀歲檔該係列首部上映至今,《非誠勿擾》已陪伴觀眾(zhong) 走過了十五個(ge) 年頭,影片中的男主角秦奮神經大條但重情重義(yi) ,嘴不著調但善良實在,且永遠保持著舒服、自信的狀態,幽默感更是信手拈來,這讓很多觀眾(zhong) 把他與(yu) 葛優(you) 畫上了等號。

  “你說誰隨了誰?”葛優(you) 想了很久,“其實我的性格不適合做演員,以前我屬於(yu) 看到人就害怕的那種,緊張、冒汗。現在說‘葛優(you) 社恐’肯定沒人信,畢竟我朋友挺多的。但仔細想想,我現在的性格是演戲後改變的,和人打交道多了,就皮實了。顧顏(電影《大撒把》中男主角)、秦奮,都影響了葛優(you) 。最初的我說話也不是那麽(me) 風趣、幽默,是這些角色鑄就了我現在的性格。”

  緊張、費勁

  拍攝50天、失眠45天,拿到角色先恐懼

  在已知的職業(ye) 生涯中,葛優(you) 無疑是一個(ge) 被機會(hui) 眷顧的演員,但他從(cong) 不認為(wei) 能輕鬆駕馭任何一個(ge) 角色。即便是其已經出演過兩(liang) 次的秦奮,問他再演是不是可以輕鬆拿捏,他毫不猶豫地吐出兩(liang) 個(ge) 字:“費勁”。“小剛(導演)之前說,拍這部電影像在度假,但我和舒淇卻認為(wei) 表麵像是在度假,實際相當費勁。尤其是現在這個(ge) 階段,我的年齡問題,有時台詞都很難記住。像當年《編輯部的故事》裏那麽(me) 大量的台詞,放到現在讓我來記,就覺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琢磨”,是葛優(you) 在采訪中提到最多的詞。因為(wei) 琢磨角色而導致失眠,更是家常便飯。電影拍攝的50天周期裏,有45天他都要靠吃安眠藥入睡。即便到了采訪的當下,那種緊張感依舊困擾著他。“挺折磨人的,現在一看角色首先是有點兒(er) 恐懼,心裏想著‘這怎麽(me) 演得下來?’但你既然接受了,就要去琢磨、去想。演員總希望自己有所變化,我也一樣,畢竟演戲總是一樣,還有什麽(me) 意思?但要做到不一樣其實非常難。因為(wei) 你的招數,隨著年齡增長都用得差不多了。必須承認,秦奮身上有葛優(you) 的成分,這是脫離不了的,就連喜怒哀樂(le) 的表情都差不多。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找表演的感覺。比如對著舒淇飾演的真假笑笑,哪個(ge) 是什麽(me) 性格,戲要怎麽(me) 接,每一個(ge) 鏡頭都需要琢磨,不琢磨明白,第二天到了片場怎麽(me) 辦?”

  葛優(you) 時不時皺起眉頭,感歎著“不好弄”。很難相信,他也會(hui) 說出“緊張”“費勁”這樣的話。“大概隻有經曆過這種‘自我折磨’的過程,才能讓戲的呈現稍微好一點。”他會(hui) 時常告誡自己“別著急,一點點琢磨,慢慢享受這個(ge) 過程”。盡量多給自己想想辦法,既然記台詞已經不是以前的節奏了,那就盡量從(cong) 眼神或其他細節入手,一定要謙虛謹慎。“演戲是不容易的,是需要多想想、多琢磨的。不琢磨,確實不知道該怎麽(me) 演。當然,也有那種不用想就能直接演的演員,隻不過我不行,沒那樣的本事。”

  老友、念舊

  “非1”成回憶,和舒淇十年沒聯係

  合作過多次的範偉(wei) ,總覺得葛優(you) 有種特殊的能力。無論你在他麵前如何緊張忐忑,他總能給你一種安全感,習(xi) 慣為(wei) 對方著想,卻也保持著“葛優(you) 式”的分寸感。《非誠勿擾3》中,二人再次回到了當初的人物關(guan) 係上,“特別對勁,又很同頻,不管是什麽(me) 樣的角色,我們(men) 都可以隨時搭上。”在範偉(wei) 看來,葛優(you) 是個(ge) 徹頭徹尾的體(ti) 驗派,必須調動出全部的精力與(yu) 情感,變成那個(ge) 角色。“其實演員都挺敏感的,也很難真正去表達對對手演員的欣賞。我們(men) 從(cong) 來沒有交流過對方的好,但每次和他拍戲確實能琢磨出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還能重溫過往拍戲的點滴。”

  葛優(you) 也是個(ge) 念舊的人。《非誠勿擾3》中的很多“情懷殺”場麵都能戳到他,“我很少回看自己的作品,但這次回看了《非誠勿擾》,你要問我什麽(me) 感覺,就是都成回憶了。那天我和舒淇說,第一部裏咱倆(lia) 在咖啡廳見麵相親(qin) 的那場戲,我是真的緊張、羞澀。因為(wei) 我和她之前沒合作過。拍《非誠勿擾》時,有天小剛說要去機場接舒淇,我說我能不能去,他說‘好,你去當然更好’,因為(wei) 我想盡快拉近距離……後來沒多少天就開機了,我就把一個(ge) 男性看到陌生美女的緊張感給發揮到那場戲裏了。”

  但誰都沒有想到,《非誠勿擾2》後,除了中間《一步之遙》的短暫交集,整整十年葛優(you) 和舒淇都沒有聯係過。因為(wei) 葛優(you) 一直不用微信,他覺得這東(dong) 西麻煩,有看不完的消息和朋友圈,但這幾年也還是“應了”這個(ge) 潮流,合作《非誠勿擾3》時才和舒淇加上好友。“大家肯定不相信我和舒淇沒有任何聯係,還不如戲裏的秦奮和笑笑,他們(men) 偶爾還寄明信片呢。我也挺納悶兒(er) ,怎麽(me) 這麽(me) 多年就沒留聯係方式?但其實在這十年裏我也會(hui) 看她的作品,有時還看她拍的時尚雜誌,才知道‘哦,她現在這樣了’。現在我有了微信,雖然處於(yu) 非常初級、簡單的使用階段,但還是會(hui) 保持聯係。前不久冬至,她給我發了一個(ge) 餃子,我就回了一個(ge) ‘吃好餃子’。”

  導演、觀眾(zhong)

  片場裏沒有腕兒(er) ,生活裏不講究“排麵”

  作為(wei) 中國第一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1994年,電影《活著》)的演員,很多人稱葛優(you) 為(wei) “國民演員”,角色接地氣、表演自然不做作。但談到表演,葛優(you) 認為(wei) 自己很多時候琢磨得還不夠透,就更談不上演得有多好了。“很多戲其實都和編劇有關(guan) 係,比如小剛拍一部賀歲片,他知道你能演到什麽(me) 程度。他熟悉你,寫(xie) 的情節、台詞就很自然,知道我在這句話時應該如何說,很多時候多一個(ge) 字、少一個(ge) 字都要商量著來,必須了解角色,要不沒法演。”

  合作多年,葛優(you) 和馮(feng) 小剛早就摸透了對方的心思。但在葛優(you) 眼裏,《非誠勿擾3》裏的馮(feng) 小剛變了,電影柔和了,他也柔和了,不怎麽(me) 著急了,實在要急的時候都盡量忍著不發作。但說到兩(liang) 人在片場的關(guan) 係時,葛優(you) 強調,導演麵前沒有什麽(me) 所謂的腕兒(er) ,“人家找你,你才能演這個(ge) 角色,不找你,你就沒這個(ge) 機會(hui) ,我一定是尊重導演、聽導演的。遇到意見不統一的時候,要聊,因為(wei) 交流的目的是把事情做好,幹好工作。”

  葛優(you) 曾透露,《活著》後他推掉過不少劇本,擔心題材和角色類型難出新花樣。但馮(feng) 小剛的賀歲片不一樣,那是能給觀眾(zhong) 帶來歡樂(le) 的電影,他喜歡參演這類電影。而在馮(feng) 小剛看來,“誠”或許才是《非誠勿擾》這個(ge) 係列能感動觀眾(zhong) 、被奉為(wei) 經典的主要原因。“最初秦奮是要等笑笑20年的,生活中誰能等一個(ge) 人20年?這事沒聽說過。但我相信一諾千金,相信隻要誠懇就能獲得認可。就像有的觀眾(zhong) 說,被我們(men) 的電影深深打動了,我說您是一位好觀眾(zhong) ,您入戲太深了。”葛優(you) 說。

  演戲這麽(me) 多年,葛優(you) 一直很在乎觀眾(zhong) 的想法,他也從(cong) 不覺得自己和別人有什麽(me) 不一樣的。馮(feng) 小剛曾說,“排麵”這事兒(er) ,在葛優(you) 那兒(er) 根本不存在。他從(cong) 小在北影大院裏長大,見過了太多名人,從(cong) 來沒有前呼後擁這種事兒(er) ,人家照常買(mai) 菜洗衣服,“從(cong) 小身邊就都是這樣的人,自然也從(cong) 沒這個(ge) (‘排麵’)概念”。也因此,到現在你依然能在菜市場裏看到葛優(you) ,遇上有觀眾(zhong) 要求簽名、合影的,他從(cong) 不拒絕,完事兒(er) 還得樂(le) 嗬嗬地把人家送走。他總說,這事兒(er) 對自己來講可能經曆過成千上萬(wan) 次了,但對別人來說那都是第一次,“第一次的事兒(er) 可不能大意了。您要是理解了,也就能做到了。”

  對話

  葛優(you) :年齡大了就要接受戲路會(hui) 變窄

  新京報:電影《非誠勿擾3》更像是一次人生課題的總結,彩蛋裏你說“到這裏就要畫上句號了”,是不是以後再也看不到秦奮和笑笑了?

  葛優(you) :也沒準兒(er) 。可能現在說要告別,不會(hui) 再有《非誠勿擾4》了,但未來不可預測,一切皆有可能。不過,這件事情確實太難了,要把這一班人馬聚集在一起不容易,所以現在我們(men) 就先說告別的事情吧(笑)。

  新京報:電影中秦奮最終與(yu) 自己和解,但這一點上,你似乎沒秦奮做得好?

  葛優(you) :還真沒有,這個(ge) 你說得太對了。秦奮對新事物是有好奇心和接受度的,他會(hui) 把自己生活的環境弄得五顏六色,就為(wei) 了調節情緒。但就智能機器人來說,我是肯定不能接受的,還是真人好,要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才是有感情的。

  新京報:很多人說一看到葛優(you) 老師就想笑,那反過來,在《非誠勿擾》三部曲中,你麵對哪位演員時笑過場?

  葛優(you) :那倒沒有,在現場就是工作,其實不太會(hui) 被情緒影響。至於(yu) 你說的觀眾(zhong) 看這些戲笑得不行,那應該是跟情節有關(guan) ,很多都是劇本的功勞,所以大家看的時候會(hui) 覺得有趣。

  新京報:曾有觀眾(zhong) 說希望看到話劇版《非誠勿擾》,你是話劇演員出身,覺得這個(ge) 提議如何?

  葛優(you) :哦,這還真是一個(ge) 很不錯的想法,我對話劇確實挺有感情的,如果拍成話劇版應該挺好看。但我實在是太久太久沒演話劇了,所以出演的可能性不太大。

  新京報:大家都知道你接戲的頻率沒那麽(me) 高,不拍戲的時候會(hui) 有戲癮嗎?

  葛優(you) :戲癮?沒有!那天有人問我,現在讓你接戲,你是不是聽了都覺得厭倦?這種煩心我確實也有,因為(wei) 歲數到這兒(er) 了,精力一旦跟不上,這戲演著得多費勁?所以接到一個(ge) 重要角色,我自己都挺焦慮的,因為(wei) 我又得費勁了,又睡不著覺了,又得吃藥什麽(me) 的。現在我每天都要吃安眠藥,挺多的。

  新京報:所以一直被失眠所困擾?

  葛優(you) :因為(wei) 你不吃(安眠藥),睡不著,拍戲的精氣神兒(er) 就沒法提上來。尤其那種好幾個(ge) 演員都在同一場景裏的戲,我不能錯啊,錯了就要再來一遍。演戲上我對自己的要求一直挺高的,是不能錯的。

  新京報:所以拍戲前你也會(hui) 緊張,有壓力?

  葛優(you) :我不會(hui) 事先想太多,演戲應該是一件很好玩且有意思的事情,不是說你一定要怎樣,也不需要去證明自己會(hui) 演戲。但老想著變成另一個(ge) 人,讓自己試著去成為(wei) 他,其實很難,是費腦子的。尤其你們(men) 說的那些演什麽(me) 像什麽(me) 的,多難啊!哪兒(er) 那麽(me) 容易?所以我隻能盡量做到,不敢說一定能演到什麽(me) 程度,能勝任這個(ge) 角色就去做,勝任不了也就懶得去(做)了。

  新京報:作為(wei) 過來人,想和後輩說點兒(er) 什麽(me) ?未來如何規劃自己的表演事業(ye) ?

  葛優(you) :別過來人了,我還沒“過來”呢,很多事情自己都沒有弄清楚呢,也不知道能說出什麽(me) 來。但演員一定要謙虛,要經常與(yu) 導演溝通。如今年齡大了,要接受自己的戲路會(hui) 變窄。畢竟,60歲演不了30歲。以前,你演主角的時候很多人給你演配角,現在你就要往配角上考慮了,要盡量滿足大家的要求,多替別人想,盡量完成。至於(yu) 未來,就時刻準備著,看有什麽(me) 樣的劇本和角色,隨緣吧。

  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