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開館
光明日報保定1月4日電(記者陳元秋、耿建擴)3日,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並對公眾(zhong) 開放。
該館由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攜手共建,總建築麵積約7.31萬(wan) 平方米,以“自然·生命·人”為(wei) 展覽主題,以“演化”為(wei) 展覽主線,呈現了38億(yi) 年來漫長的生命演化史,包含“地球脈動”“遠古海洋”“恐龍帝國”“哺乳新生”“滅絕之殤”等多個(ge) 主題展廳。場館以古生物化石、現生動物、岩石、礦物等為(wei) 載體(ti) ,集科學性與(yu) 趣味性於(yu) 一體(ti) ,係統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生命起源與(yu) 演化曆程、生態保護理念,是一家具備超鏈接、超共享、全開放功能的現代化自然科學類專(zhuan) 題博物館。
目前,館內(nei) 陳列的展品總計約6000件,其中不乏珍品,包括世界唯一的中華猛龍骨架標本,已知時代最早的有頜魚類——奇跡秀山魚,世界極少數三維保存的天山哈密翼龍蛋,大陸漂移的證據——水龍獸(shou) ,以及世界上臉最長、個(ge) 體(ti) 最大的馬——埃氏馬頭骨等化石標本。
該館由普利茲(zi) 克獎得主王澍主創設計,以“層城疊構、綠野無盡”為(wei) 主體(ti) 設計理念,設計布局厚重典雅、簡潔明快,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獨特的藝術氣質,曆史的厚重感以及粗獷滄桑的自然美使“古動物”主題與(yu) 現代建築理念完美融合,能讓公眾(zhong) 更好地體(ti) 會(hui) 生命演化的宏偉(wei) 曆程。
據悉,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是保定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合作的重大項目。依托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的空間、展陳、數字化和基礎設施等方麵優(you) 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將分批次把在京的近40萬(wan) 件珍貴化石疏解到此。保定市創新體(ti) 製機製和配套政策為(wei) 科研人員提供一流服務,打造集科研、科普、研學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我在保定修化石”品牌。雙方將共同把該館打造為(wei) 科普研究基地、科學研究中心、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使其成為(wei) “國際文化會(hui) 客廳”和兒(er) 童研學首選地。
該館館長金海月介紹,開館之後,中國古動物館(保定自然博物館)將肩負起文化傳(chuan) 承與(yu) 科學普及的使命,分期舉(ju) 辦不同主題的特展、科普研學活動,5D影院和飛行影院也將陸續開啟。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5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