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保秋糧顆粒歸倉?除了科技儲糧 更“智慧”的還有這些
記者從(cong) 昨天(9日)結束的全國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工作會(hui) 議上了解到,2023年,全國秋糧收購平穩有序,全年收購糧食超4億(yi) 噸。
全年糧食收購主要包括夏糧和秋糧,夏糧旺季收購一般從(cong) 6月份開始,9月底結束;秋糧一般從(cong) 9月中下旬開始,一直持續到第二年4月底結束。截至目前,主產(chan) 區累計收購2023年新季秋糧近1.2億(yi) 噸,收購進度快於(yu) 上年。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糧食儲(chu) 備司副司長 唐成:當前正值秋糧收購高峰,目前總體(ti) 收購進度在六成左右,南方中晚秈稻收購已進入收尾階段,華北玉米和東(dong) 北玉米、大豆、粳稻等這些品種的收購正在集中上量。2023年秋糧上市以來,主要秋糧品種供應充足,市場運行總體(ti) 平穩,預計2023年度秋糧收購總量將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
加快糧食收購進倉(cang) 的同時,加工和流通也全麵展開。三江平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年產(chan) 糧約占黑龍江省的五分之一,調出糧食中八成以上通過鐵路發運。為(wei) 保障糧食運輸流通,國鐵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采取“一企一策”“一站一策”的方式,在多個(ge) 糧源重點地區實行貨車開行“客車化”,每天定時推送空車、掛運重車,糧食進港入關(guan) 壓縮近10小時。這幾天,新增開的全鐵線路,變“鐵海聯運”為(wei) 鐵路運輸“一箱到底”,有效避免了多次倒裝造成的糧食損失。
富錦市大榆樹鎮盛田村農(nong) 民 曲佳春:現在收糧節奏加快了,我們(men) 糧食也能盡快賣出去了,我們(men) 農(nong) 民也確實得到實惠了。
優(you) 化五項為(wei) 農(nong) 服務舉(ju) 措 確保顆粒歸倉(cang)
秋糧上市以來,各地精心組織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持續優(you) 化五項為(wei) 農(nong) 服務舉(ju) 措,確保糧食顆粒歸倉(cang) 。
按照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部署,五項為(wei) 農(nong) 服務舉(ju) 措圍繞收購、運輸、烘幹、儲(chu) 存、加工來展開。陝西黃龍、四川鹽亭通過訂單收購、建立利益共同體(ti) 等方式,推動用糧企業(ye) 與(yu) 種糧農(nong) 民有效銜接,方便農(nong) 民好賣糧、賣好價(jia) ;江蘇太倉(cang) 、浙江嘉善對參與(yu) 地方糧食儲(chu) 備的農(nong) 戶、合作社給予補貼獎勵,糧儲(chu) 、供銷、電力、運輸等多部門共建和改造烘幹中心52個(ge) ,加大糧食產(chan) 後服務。
嘉善縣糧食收購服務專(zhuan) 班 孔令開:采用電烘幹方式可以將糧食含水量從(cong) 25%左右降低到12.5%以下,有助於(yu) 減少糧食晾曬損失,便於(yu) 科學儲(chu) 存。按今年8000噸的烘幹訂單量來算,較往年能節省將近60萬(wan) 的成本。
秋糧收購涉及品種多、範圍廣、數量大,提升糧食收購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尤為(wei) 重要。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在不斷強化政策性貸款支持的同時,積極指導各地建立健全糧食收購市場化融資支持機製,充分發揮糧食信用保證基金作用。在江蘇、安徽、江西、遼寧等地,當地金融、糧食儲(chu) 備、發改等部門,協同發力,為(wei) 省、市、縣級儲(chu) 備糧收購貸款開辟綠色通道,支持企業(ye) 收糧、擴建糧倉(cang) ,降低融資成本和儲(chu) 糧成本。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新聞發言人 方進: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7個(ge) 省區市建立170多隻基金,各地累計通過信用保證基金支持3500多戶(次)企業(ye) 獲得貸款2300多億(yi) 元,確保企業(ye) “有錢收糧”,切實維護種糧農(nong) 民利益。
糧食管理更“智慧” “盯好”每一粒糧食
收來糧食,還要安全存儲(chu) ,讓豐(feng) 收成果保質保鮮地送到千家萬(wan) 戶的餐桌上。各地通過建設糧食“智慧”監管平台,通過“一張網、一塊屏”對糧情變化趨勢進行智能監測和預警,提升科技儲(chu) 糧、綠色儲(chu) 糧水平。
走進湖北省儲(chu) 備糧武漢儲(chu) 備庫,占地近十萬(wan) 平方米的庫區中,24棟現代化糧倉(cang) 一字排開。打開糧倉(cang) 的倉(cang) 門,看似平整的糧堆下,實則“大有玄機”,上百個(ge) 溫度傳(chuan) 感器深埋其中,全天候監測糧堆內(nei) 部的溫度,數據直接傳(chuan) 送到後台。
湖北省儲(chu) 備糧武漢儲(chu) 備庫有限公司經理 伊瑜:傳(chuan) 感器就像一個(ge) 個(ge) 的哨兵,如果發現糧溫異常,它就會(hui) 通過係統自動將信息傳(chuan) 遞到各級管理人員的手上。
讓倉(cang) 儲(chu) 糧食保持新鮮品質,精準控製糧溫是關(guan) 鍵。朱翠雲(yun) 是武漢糧食儲(chu) 備庫的一名管理員,管理糧庫已有30年,過去,她每天都要進倉(cang) 人工測溫,一個(ge) 糧庫就得一天,但現在一小時就能完成三個(ge) 糧庫的“體(ti) 檢”。這得益於(yu) 糧堆裏均勻分布的200個(ge) 溫度傳(chuan) 感器,實時采集、分析、預警糧食溫度、濕度,朱翠雲(yun) 通過電腦就能隨時查看。
湖北省儲(chu) 備糧武漢儲(chu) 備庫有限公司糧油倉(cang) 儲(chu) 管理員 朱翠雲(yun) :立體(ti) 圖顯示每一層的溫度,可以監測到糧堆每一個(ge) 點位的糧溫,還可以看到倉(cang) 溫、倉(cang) 濕、氣溫和外麵的大氣濕度,更便捷、精準、高效。
湖北省儲(chu) 備糧武漢儲(chu) 備庫有限公司經理 伊瑜:我們(men) 所有儲(chu) 糧倉(cang) 房全部完成準低溫倉(cang) 改造,提升控溫儲(chu) 糧效果, 多參數糧情在線監測和智能通風技術應用,確保了儲(chu) 備糧儲(chu) 存安全。
倉(cang) 儲(chu) 糧食保鮮,防治蟲害也是關(guan) 鍵。在糧倉(cang) 外,這個(ge) 蟲害監測設備十分顯眼,糧堆的15個(ge) 點位裏預埋了探頭,可以實時監測糧倉(cang) 裏的蟲害情況,相比傳(chuan) 統手動篩糧的方式更高效。
湖北省儲(chu) 備糧武漢儲(chu) 備庫有限公司糧油倉(cang) 儲(chu) 管理員 朱翠雲(yun) :大概需要60秒時間,如果有蟲害的話就會(hui) 抽到這個(ge) 糧杯裏麵,如果沒有蟲害這個(ge) 糧杯就是空的。
目前,湖北省已完成213個(ge) 國有糧庫的信息化改造,對承儲(chu) 省市縣三級地方儲(chu) 備的134個(ge) 糧庫進行了監管信息化升級。
從(cong) 全國範圍來看,糧食的收儲(chu) 信息、庫存現狀、質量狀況等大數據建設大步提速,數字和信息化管理正在為(wei) 糧食安全提供新的服務。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執法督查局局長 鍾海濤:目前,中央儲(chu) 備糧、最低收購價(jia) 糧,所有省級儲(chu) 備糧,29個(ge) 省份的市縣級儲(chu) 備糧,實現信息化全覆蓋。與(yu) 此同時,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切實強化收購市場監督檢查,充分發揮“12325”監管熱線“前哨”作用,2023年共受理舉(ju) 報線索1162件,堅決(jue) 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wei) ,維護好收購市場秩序。
(總台央視記者 蔣樹林 高珧 楊瀅 黑龍江台 湖北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