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未停止幹涉拉美國家——巴拿馬“護旗運動”親曆者的控訴
新華社巴拿馬城1月9日電 新華社記者陳昊佺
1964年1月9日,18歲的巴拿馬中學生埃裏克·培尼亞(ya) 和同學們(men) 做了一個(ge) 決(jue) 定:他們(men) 要在一片巴拿馬國土上升起巴拿馬國旗。
這件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在當時卻是天方夜譚,因為(wei) 他們(men) 要去的巴爾博亞(ya) 高中位於(yu) 美國控製下的運河區。盡管巴美兩(liang) 國當時已商定,運河區內(nei) 公共場所升旗時需同時升起兩(liang) 國國旗,但這所專(zhuan) 屬美國白人僑(qiao) 民的學校仍拒絕懸掛巴拿馬國旗。
9日當天,培尼亞(ya) 和同學們(men) 護送著自己國家的國旗,在運河區軍(jun) 警的注視下進入巴爾博亞(ya) 高中。行動受到了美國學生、家長等方麵的阻撓,那麵巴拿馬國旗最終在巴拿馬國土上被撕碎了。
消息傳(chuan) 出後,數萬(wan) 名巴拿馬人帶著國旗走上街頭,要求收回運河區主權,遭到美國軍(jun) 警暴力鎮壓,最終導致20餘(yu) 人死亡、數百人受傷(shang) ,史稱“護旗運動”。
1903年,巴美簽訂《巴拿馬運河條約》,美國取得開鑿和經營巴拿馬運河的壟斷權以及對運河區的占領和使用權。巴拿馬被一分為(wei) 二,美國控製的運河區成為(wei) “國中國”,裏麵建起了一個(ge) 個(ge) 美式城鎮,隻為(wei) “運河人”服務的高端餐廳、運動俱樂(le) 部日日喧囂。
巴拿馬人被嚴(yan) 格限製進入運河區。“我們(men) 巴拿馬人在自己的國土上卻遭受種族歧視。”培尼亞(ya) 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他至今仍記得,那時他隻要稍一走近運河區邊界,就會(hui) 遭到美國軍(jun) 警的嗬斥。
運河區被美國控製以後,巴拿馬人民從(cong) 未停止抗爭(zheng) 。從(cong) 事建築行業(ye) 的羅賓遜·馬林回憶說,從(cong) 上小學起,他就跟隨大人遊行示威,要求關(guan) 閉美軍(jun) 在巴拿馬設立的基地。
1964年,時年22歲的馬林也走上街頭參加了“護旗運動”。他和大學同學在嚐試進入運河區時遭到美國軍(jun) 警開火鎮壓,學生們(men) 死傷(shang) 慘重,馬林也被子彈擊中,所幸因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
美國的暴行受到國際社會(hui) 強烈譴責。為(wei) 廢除兩(liang) 國間不平等條約、收回運河區主權,巴拿馬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zheng) 。1999年,美國將霸占近百年的巴拿馬運河歸還巴拿馬政府。
如今,人們(men) 在巴拿馬城不少地方都能感受到對這段抗爭(zheng) 曆史的紀念。“護旗運動”參與(yu) 者和家屬組成了“運河衛士協會(hui) ”,致力於(yu) 向年青一代講述這段曆史。
“60年前,一群年輕人無畏地迎著美國的槍林彈雨前進,為(wei) 我們(men) 爭(zheng) 取到現在的生活。現在的巴拿馬年輕人應該以他們(men) 為(wei) 榜樣。”“運河衛士協會(hui) ”負責人華金·巴斯克斯對記者說。
“護旗運動”已過去60年,但在培尼亞(ya) 和馬林看來,美國對拉美國家的霸道幹涉一直沒有停止。
馬林說,美國至今仍未拋棄“門羅主義(yi) ”思維。“拉美國家需要團結起來,共同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yi) 。”
“美國還是把拉美國家當成自家的‘後花園’,從(cong) 未停止對拉美國家進行主權侵犯和內(nei) 政幹涉。”培尼亞(ya) 認為(wei) ,當下的美國仍和60年前一樣,幻想著靠武力維持世界霸權,“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現在早已不是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霸權政策行不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