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萬千氣象丨他竟然把八九千年前老祖宗用的樂器複原出來了

發布時間:2024-01-12 14:5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賈湖骨笛

  出土於(yu) 距今約7800年-9000年的

  河南舞陽賈湖遺址

  它不僅(jin) 是中國年代最早的樂(le) 器實物

  更被專(zhuan) 家認定為(wei)

  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le) 器

  賈湖骨笛出土之前

  未曾發現相關(guan) 文字記載

  直至1987年考古學家發現它

  人們(men) 才知道它的存在

  在賈湖骨笛出土之前

  大多數人認為(wei)

  先秦之前隻有宮商角徵羽

  的五聲調式

  而賈湖骨笛笛身有七孔

  不僅(jin) 能夠吹奏傳(chuan) 統的五聲樂(le) 曲

  還能夠吹奏七聲樂(le) 曲

  甚至是富含變化音的少數民族

  或外國樂(le) 曲

  賈湖骨笛的出現

  把中國七聲音階的曆史

  提前到約八千年前

  2021年

  笛簫匠人董寅聰花費數月

  以賈湖骨笛的考古數據為(wei) 依托

  複原並改製了賈湖骨笛

  董寅聰發現

  “哇,原來我們(men) 的文化這麽(me) 高大上。”

  有人問董寅聰

  “耗費精力複原賈湖骨笛,圖什麽(me) ?”

  董寅聰答道

  “我圖的就是

  把賈湖骨笛搬上舞台

  讓更多人去了解

  我們(men) 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

  這樣我的人生活得

  有意義(yi) 有意思”

  董寅聰出生在杭州的紫荊村

  這裏號稱“中國竹笛之鄉(xiang) ”

  出產(chan) 了全世界80%以上的竹笛

  在兩(liang) 代製笛人的努力下

  家家戶戶住上了好房子

  開上了好車

  董寅聰的大伯

  同是笛簫匠人的董仲彬感慨道

  “我們(men) 這代人算是幸福的

  往後更加幸福了

  都是現代化的生活”

  董寅聰說

  “我的父輩更多是為(wei) 了生活而製笛

  我們(men) 這輩

  不能僅(jin) 僅(jin) 為(wei) 了物質欲望去做事情了

  複原賈湖骨笛這件事

  我有自豪感 我有成就感”

  2023年底

  董寅聰複原並改製的賈湖骨笛

  登上中央音樂(le) 學院音樂(le) 廳的舞台

  與(yu) 現代交響樂(le) 交相輝映

  古老的笛聲穿越了八九千年

  煥發新生

  監製丨耿誌民 馬麗(li) 君

  主編丨單澤

  本集導演丨王蕭宇

  攝像丨王恒樂(le) 李奮承

  剪輯丨尹傑

  視覺導演丨李南星

  調色丨夏筱軍(jun)

  包裝丨翟錦羽

  音編丨馬思遙

  統籌丨楊波 毛卉 劉霄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