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美麗中國目標一步步變為現實——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答記者問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的意見》1月11日發布。意見出台的背景是什麽(me) ?提出了哪些重點任務?記者就此采訪了生態環境部有關(guan) 負責人。
問:意見出台的背景是什麽(me) ?
答:當前,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yu) 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guan) 鍵期,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資源壓力較大、環境容量有限、生態係統脆弱的國情沒有改變,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轉型內(nei) 生動力不足,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汙染物和碳排放總量仍居高位,部分區域生態係統退化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美麗(li) 中國建設任務依然艱巨。邁向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需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意見提出到2027年和到2035年美麗(li) 中國建設的主要目標、重大任務和重大改革舉(ju) 措,這對於(yu) 統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為(wei) 導向的美麗(li) 中國建設新格局,築牢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生態根基具有重大意義(yi) 。
問:意見提出的美麗(li) 中國建設目標是什麽(me) ?
答:在主要目標方麵,錨定三個(ge) 時間節點目標要求:到2027年,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you) 化,生態係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城鄉(xiang) 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國家生態安全有效保障,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實踐樣板,美麗(li) 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麵形成,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顯著提升,國家生態安全更加穩固,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美麗(li) 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展望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全麵提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麵形成,重點領域實現深度脫碳,生態環境健康優(you) 美,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麵實現,美麗(li) 中國全麵建成。
同時,意見圍繞優(you) 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持續深入打好淨土保衛戰等領域內(nei) 容,本著可行可達的原則,分別提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目標要求。
問:意見提出了哪些重點任務?
答:意見提出了以下方麵的重點任務。
一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優(you) 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完善全域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ti) 係。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開展減汙降碳協同創新試點,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二是持續深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以細顆粒物控製為(wei) 主線,大力推進多汙染物協同減排。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持續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建設美麗(li) 河湖、美麗(li) 海灣。持續深入打好淨土保衛戰,深入打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汙染治理攻堅戰。強化固體(ti) 廢物和新汙染物治理。
三是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全麵推進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加強生態保護修複監管製度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yang) 生息。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四是守牢美麗(li) 中國建設安全底線。健全國家生態安全法治體(ti) 係、戰略體(ti) 係、政策體(ti) 係、應對管理體(ti) 係。確保核與(yu) 輻射安全,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大力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
五是打造美麗(li) 中國建設示範樣板。建設美麗(li) 中國先行區。推進以綠色低碳、環境優(you) 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為(wei) 導向的美麗(li) 城市建設。統籌推動鄉(xiang) 村生態振興(xing) 和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
六是開展美麗(li) 中國建設全民行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持續開展“美麗(li) 中國,我是行動者”係列活動。
七是健全美麗(li) 中國建設保障體(ti) 係。強化激勵政策,加強財稅、金融、價(jia) 格等支持。加強科技支撐,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重大行動。加快實施減汙降碳協同、生態保護修複等重大工程。
問:意見提出了哪些激勵性政策舉(ju) 措?
答:意見從(cong) 不同角度提出一攬子激勵性政策舉(ju) 措,調動各方麵共建共享美麗(li) 中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改革創新方麵。推行重點行業(ye) 企業(ye) 汙水治理與(yu) 排放水平績效分級。加快構建環保信用監管體(ti) 係。完善以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的經濟激勵政策,支持化肥農(nong) 藥減量增效和整縣推進畜禽糞汙收集處理利用。
市場機製方麵。把碳排放權、用能權、用水權、排汙權等納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總盤子。綜合考慮企業(ye) 能耗、環保績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業(ye) 階梯電價(jia) 製度。健全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
公眾(zhong) 參與(yu) 方麵。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眾(zhong) 參與(yu) 機製。鼓勵園區、企業(ye) 、社區、學校等基層單位開展綠色、清潔、零碳引領行動。
科技支撐方麵。創新生態環境科技體(ti) 製機製,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ti) 係。建設生態環境領域大科學裝置和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學觀測研究站等創新平台。
問:如何抓好意見的組織實施?
答: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和加強黨(dang) 對美麗(li) 中國建設的全麵領導,完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製。製定地方黨(dang) 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製規定,建立覆蓋全麵、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ti) 係。
二是壓實工作責任。製定分領域行動方案,建立工作協調機製,加快形成美麗(li) 中國建設實施體(ti) 係和推進落實機製,推動任務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加強統籌協調、調度評估和監督管理。
三是強化宣傳(chuan) 推廣。推進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幹部教育、黨(dang) 員教育、國民教育體(ti) 係。通過多種形式加強生態文明宣傳(chuan) ,發布美麗(li) 中國建設白皮書(shu) 。
四是開展成效考核。適時將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過渡到美麗(li) 中國建設成效考核。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新華社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