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灣遺址群考古研究取得新進展
原標題:泥河灣遺址群考古研究取得新進展
泥河灣遺址群考古研究取得新進展
陽原縣新廟莊遺址發現目前華北地區最早石葉技術製品
“這是泥河灣盆地高清地圖,你瞧一瞧新廟莊遺址的位置,就能理解發現它是多麽(me) 幸運。”1月11日,河北省2023年考古成果交流會(hui) 在石家莊召開。長年紮根泥河灣開展考古工作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法崗向記者展示了一張地圖,圖中標注了一個(ge) 小紅圈——新廟莊遺址。
這是一處非常偏僻的地方,位於(yu) 張家口市陽原縣浮圖講鄉(xiang) 新廟莊村。與(yu) 泥河灣盆地內(nei) 諸多遺址不同,它隱藏於(yu) 盆地南側(ce) 大南山深處的一個(ge) 小型盆地中。泥河灣雖已有百年科研史,但時至今日也難窺其真容。
這個(ge) 孤寂的山間盆地,會(hui) 有什麽(me) 驚人發現?會(hui) 如何推進人類演進模式的探索?
王法崗告訴記者,這個(ge) 遺址曾經“丟(diu) 失”過。
198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組織泥河灣盆地舊石器專(zhuan) 題調查,發現該遺址。1986年,對該遺址正式發掘33平方米,發現石製品3000餘(yu) 件以及一批動物化石。石製品以兩(liang) 側(ce) 接近平行的長石片最具特點,石器的第二步加工修理非常精致,刮削器、尖狀器等工具數量多、類型豐(feng) 富,與(yu) 泥河灣盆地內(nei) 長期存在的石器技術有明顯區別。
也許是太過偏遠,人跡罕至,這處遺址,其後近30年間突然消失找不到了。
2014年,河北省泥河灣東(dong) 方人類探源工程首席科學家謝飛和幾位考古學家再入深山,無意間發現一處坍塌的土壙。出於(yu) 考古工作者的敏感,他們(men) 和1986年發掘時留下的一張黑白照片進行了對照,發現山的輪廓、穀地的走向、村道的延伸、山坡的走勢等完全一樣。
新廟莊遺址找回來了!
考古發掘再啟——2016年至2018年多次調查,在該遺址周圍區域又發現大大小小遺址20餘(yu) 處,分布麵積約4平方公裏,時代穿越整個(ge) 晚更新世。2022年、2023年,兩(liang) 次發掘2號地點,發掘出土石製品、動物化石等15000餘(yu) 件,發現石葉石核、石葉,以及以石葉為(wei) 毛坯加工的琢背小刀等特征明顯的石葉技術製品。
“兩(liang) 年的發掘、研究,收獲豐(feng) 富,證據更確定,認識更深刻。”交流會(hui) 上,王法崗介紹了最新進展。2號地點光釋光、碳十四測年距今4.5萬(wan) —4.2萬(wan) 年,發現目前華北地區最早石葉技術製品。2023年發掘4號地點,發現豐(feng) 富的細石葉技術製品,有細石葉石核、細石葉、圓頭刮削器、琢背刀等,確認為(wei) 一處典型的細石葉技術遺存地點。
其學術價(jia) 值何在?其珍貴性何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如此點評:“這是泥河灣盆地一個(ge) 特殊的地貌類型和一個(ge) 敏感時段的遺址。經過幾年的發掘研究,新廟莊遺址成果驚人。主要涉及兩(liang) 大國際學術問題——石葉技術的起源、細石葉技術的來源,以及反映出的當時人類的適應、遷徙和文化交流。這兩(liang) 個(ge) 問題是整個(ge) 東(dong) 北亞(ya) 人類演化發展研究的熱點。”
交流會(hui) 上,高星說,就石葉技術起源而言,之前在寧夏水洞溝遺址出現4萬(wan) 年左右的石葉技術,但一出現就很成熟,明顯屬於(yu) 外來。新廟莊遺址則明顯呈現出本土石器技術逐漸演變的過程。那麽(me) ,東(dong) 亞(ya) 地區石葉技術的起源,究竟是外來的還是本土的?對於(yu) 細石葉技術,同樣也有從(cong) 西伯利亞(ya) 、貝加爾湖一帶傳(chuan) 入與(yu) 華北地區本地演化兩(liang) 種認識。就目前來看,新廟莊遺址石葉、細石葉技術呈現本地逐漸演化的一些跡象。這些發現都是重大的、有國際意義(yi) 的。
“新廟莊遺址地理位置具有獨特性,所處的時間段是現代人演化並在全球範圍擴張的關(guan) 鍵節點,其發掘對探索東(dong) 亞(ya) 地區現代人的起源模式具有極大價(jia) 值。”謝飛說,近年來,河北啟動“泥河灣東(dong) 方人類探源工程”,提出大泥河灣考古的概念,通過持續考古發掘,不斷補充完善人類演化關(guan) 鍵階段的考古資料,對許多重要遺址有了新認識。今後要始終貫徹多學科綜合研究理念,以泥河灣為(wei) 主體(ti) ,以太行山和燕山為(wei) 兩(liang) 翼,把人類起源和演化研究等重大學術課題持續推向深入。(記者龔正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