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書寫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新篇章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直十分關(guan) 心黃河的保護與(yu) 治理,親(qin) 自擘畫、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落實總書(shu) 記要求,沿黃9省區因地製宜,積極推動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新年伊始,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忙著生態監測,衛星遙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wei) 源頭保護提供科技支撐。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忙著遷徙期鳥類監測調查。從(cong) 源頭到入海口,5400多公裏黃河沿線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成為(wei) 共識。
保護黃河是事關(guan)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的足跡遍布黃河上中下遊9省區,兩(liang) 次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2023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西運城考察時強調,黃河流域各省區都要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wei) 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不利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jue) 不能做。
新年伊始,上遊5省區推進實施一批重點工程,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在寧夏中衛,人們(men) 在騰格裏沙漠東(dong) 南緣紮下一個(ge) 個(ge) 草方格,構築固沙鎖邊林草帶。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寧夏共謀劃11個(ge) 新項目,規劃治理麵積440萬(wan) 畝(mu) 。在內(nei) 蒙古,三大區域性係統治理項目正在推進,前不久並網發電的庫布其光伏治沙基地二期,人們(men) 正加緊固沙護沙,準備春季種植,預計每年可減少向黃河輸沙200萬(wan) 噸。
加強中遊水土保持,陝西和山西合作推進晉陝大峽穀、汾渭平原等保護,推動左右岸“一泓清水入黃河”。今年,山西聚焦黃河幹流流經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部署實施5大行動19項重點任務,同時繼續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在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中遊百公裏示範項目正準備驗收,通過修複河道水陸生態空間,形成串聯太原、呂梁、晉中3市7縣區的景觀廊道。
在下遊,各地推進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濕地麵積逐年擴大,疣鼻天鵝、大鴇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數量穩定增長。新年伊始,鄭州、洛陽等5地簽訂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協議。至此,河南實現黃河流域主要一級支流生態保護橫向補償(chang) 機製全覆蓋,形成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新局麵。
記者從(cong) 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目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紅線全部劃定,若爾蓋、烏(wu) 梁素海、東(dong) 平湖、黃河口等重要湖泊濕地生態持續向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麵積3.1萬(wan) 平方公裏。
今年,“黃河清廢”行動覆蓋黃河重要支流、湖庫、重點工業(ye) 園區等近20萬(wan) 平方公裏,對固體(ti) 廢物傾(qing) 倒排查整治。新的一年,從(cong) 改善流域生態麵貌到推動全社會(hui) 節約用水,從(cong) 增強一盤棋意識到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沿黃9省區正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再接再厲,久久為(wei) 功,書(shu) 寫(xie) 新時代美麗(li) 中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