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區太平橋街道亮出2023重點民生實事“成績單”
2023年,豐(feng) 台區太平橋街道堅持黨(dang) 建引領,深入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瞄準構建“豐(feng) 台高質量發展橋頭堡”目標,圍繞建設“活力太平橋、文化太平橋、幸福太平橋”發展思路,錨定民生實事各項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推動街道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交出亮眼“成績單”。
建強組織堡壘“紅引擎”,黨(dang) 建引領堅強有力
太平橋街道完成機關(guan) 離退休黨(dang) 支部、9個(ge) 非公黨(dang) 組織換屆,確定14名發展對象、37名預備黨(dang) 員轉正。健全黨(dang) 員應急組織動員機製,在防汛救災、安全穩定一線發揮先鋒作用。成立黨(dang) 群服務中心黨(dang) 委、首科大廈樓宇黨(dang) 委,建強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打造首書(shu) 閣文化網紅打卡地,實現兩(liang) 新組織黨(dang) 建工作提質增效發展。北京首科創融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獲第十三屆書(shu) 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十大“書(shu) 香企業(ye) ”,“首科創融、三力黨(dang) 建”黨(dang) 建品牌獲市級兩(liang) 新組織“黨(dang) 建強、發展強”黨(dang) 建品牌,首科大廈樓宇黨(dang) 委書(shu) 記沈豔婷獲“第六屆北京市優(you) 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建設者”和2023年度“首都最美巾幗奮鬥者”。黨(dang) 建信息、政務信息全區排名第1。
激活產(chan) 業(ye) 發展“動力源”,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推動黨(dang) 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實施“活力太平橋”1+4+8發展行動,做強麗(li) 澤服務保障、太平橋商務走廊、高端商務品質潮流生活、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團4個(ge) 產(chan) 業(ye) 板塊。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7億(yi) 元,完成率達100.5%。引進中海地產(chan) 等高質量企業(ye) 21家,超額完成“1511”產(chan) 業(ye) 工程任務和“三個(ge) 100”任務。
落實“街道管村”,推動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健康發展,太平橋村綠隔產(chan) 業(ye) 項目獲批、萬(wan) 泉寺村中陽廣場項目開工、馬連道村首創農(nong) 村自營“互聯網+多點便民”服務鏈、菜戶營村積極取得麗(li) 澤商務區0038地塊建設用地、金唐中心入駐率高達85%、精圖集團麗(li) 澤16號項目穩步推進。
爭(zheng) 當綠色發展“先行者”,城市建設提質增效
一年來,實現揭網見綠行動上賬5.05公頃全部銷賬;超額完成“疏整促”年度任務,實現無證無照整治行動保持動態清零。完成拆違麵積4132平方米,完成治亂(luan) 麵積46264平方米;打造全區第一家新時代生態文明實踐站,倡導綠色低碳出行。紮實推進創城創衛,開展“文明觀察團”實地檢查、“一周一重點”“一月一主題”等活動,持續做好“雙清”、“邊界行”等各類專(zhuan) 項治理行動。有序推進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環境提升,處理首環辦台賬101件、區環境辦環境類台賬1606件,清理垃圾3000餘(yu) 噸,栽植樹木8000餘(yu) 棵。
生活垃圾分類全區排名第4,共有12個(ge) 小區通過市級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五有、四好”驗收檢查。
打好安全穩定“攻堅戰”,街道全域和諧穩定
街道貫徹落實“楓橋經驗”,全年排查受理、調解各類糾紛隱患60起,達成調解書(shu) 數量32件,開展矯正幫扶20人次。
開展安全生產(chan) 和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發現安全隱患697處,整改率100%;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實現100%全覆蓋;累計淘汰違規電動三四輪車3500輛,實現轄區內(nei) 違規電動三四輪車清零;持續推進“企安安”工作,整改隱患5038個(ge) ,整改率100%;安裝燃氣泄露報警裝置580個(ge) 、煙感報警器512個(ge) ,整改率100%;超額完成各類安全整治任務,全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chan) 責任事故,被評為(wei) 2023年度市級交通安全工作成績突出單位。
穿好基層治理“繡花針”,服務管理更加精準
太平橋街道深化社區村基層政權建設,完善麗(li) 新嘉園、麗(li) 新怡園2個(ge) “空白點”小區建設,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率先在全區開展物業(ye) 專(zhuan) 項整治行動,發布《太平橋街道轄區住宅項目物業(ye) 服務質量評價(jia) 辦法》、《太平橋街道物業(ye) 管理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成立街道物業(ye) 聯盟,推出物業(ye) 服務紅黑榜,開展專(zhuan) 家引領對話社區工作,聘請第三方物業(ye) 顧問,全麵提升物業(ye) 管理水平。
持續推動接訴即辦提質增效,落實區委提出的“4+4+5”工作法和“7+4”工作規範,不斷完善獎懲措施、用人製度、“雙派雙考”機製,製作發放“社區書(shu) 記聯係卡”和“企業(ye) 服務卡”,同時在全部社區提升改造居民議事廳,民生實事民意立項,推動主動治理,深化未訴先辦。
辦好民生福祉“頭等事”,幸福指數不斷升級
街道聚焦“七有”“五性”,打出民生“組合拳”,全力推動轄區人員就業(ye) 、再就業(ye) 與(yu) 農(nong) 村勞動力就業(ye) 參保工作,全年完成困難人員就業(ye) 388人,完成率136.77%,長期失業(ye) 青年就業(ye) 180人,完成率140.00%;完成農(nong) 村勞動力參保51人。
形成“6+1”精準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與(yu) 4家運營機構完成6家養(yang) 老服務驛站的簽約工作,建成太平橋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豐(feng) 台區七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空白點第一家掛牌開診。
開展“金角銀邊”、外區接壤及重點區域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建成西局東(dong) 街口袋公園,完成原辦事處周邊公共空間改造提升項目,啟動欣園東(dong) 路東(dong) 街角花園項目、萬(wan) 泉寺北路16號院北側(ce) 休閑公園項目。
加強“文化太平橋”建設,與(yu) 中華書(shu) 局、中國戲曲學院聯合策劃“情牽同太平 戲曲暖重陽”“活力強基同發展 文化惠民享太平”文化大集等活動,建有各種文藝團隊百餘(yu) 支,豐(feng) 富百姓文娛生活。
加強人大政協群團建設,團結凝聚“最大公約數”
建強“人大代表之家”,做好第十七屆人大代表補選工作。打造首科大廈政協委員工作站,做好政協委員服務。加強群團組織建設,新建工會(hui) 會(hui) 員單位5家,發展會(hui) 員1340名,完成16家社區聯合工會(hui) 換屆工作;成立6個(ge) 新興(xing) 團支部,開展人大代表和青年團員麵對麵活動,“燃動夢想·青先豐(feng) ”五四悅讀會(hui) 、“牽手麗(li) 澤 情係太平橋”“情牽太平 古韻七夕”青年聯誼等活動;在兩(liang) 新組織建立婦工委1個(ge) 、婦委會(hui) 4個(ge) 及婦女小組2個(ge) ,有3戶家庭被評為(wei) 豐(feng) 台區“最美家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