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認同邏輯
近日,《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一書(shu)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國發行。2023年6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麽(me) 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men) 今天這麽(me) 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隻有立足波瀾壯闊的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國道路的曆史必然、文化內(nei) 涵與(yu) 獨特優(you) 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一論述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所內(nei) 蘊的文化含量和文明價(jia) 值。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內(nei) 在規律和發展走向,需要基於(yu) 更宏大的文明認同視野去思考中華民族的發展和複興(xing) 問題。從(cong) 中華文明認同邏輯出發廓清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有著更為(wei) 根本、基礎和深遠的意義(yi) 。
從(cong) 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取向來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蘊含著實現文明複興(xing) 這一內(nei) 在要求,而文明複興(xing) 的實現根本建立在文明認同這一邏輯基點之上。“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wei) 一體(ti) 、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jue) 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luan) 、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jue) 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jue) 定了一個(ge) 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係。”中國曆經了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深重苦難,最終築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究其根本在於(yu) 其對中華文明強韌深厚的文明認同。獨特的文明根柢、深厚的曆史底蘊和文明延續性形塑了中國獨特的現代化建設道路、理論、製度和文化,並造就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使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中國人的“文明型國家”的創造性敘事。
從(cong) 中國式現代化的價(jia) 值訴求來看,文明認同是凝聚社會(hui) 共識,引領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強力助推。現代化國家治理的良性運行,離不開價(jia) 值、製度、組織與(yu) 機製的協同配合。其中,秉持什麽(me) 樣的價(jia) 值理念直接製約著國家治理發展的根本方向。而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有效推進,離不開價(jia) 值理念的引領和文明認同以凝聚社會(hui) 共識的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是致力於(yu) 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必將緊緊依靠人民的力量推動國家治理走上善治的軌道。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的方法論,著眼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一戰略目標,從(cong) 曆史和文化、理論和實踐、國內(nei) 和國際等多重維度深入思考中國的國家治理問題,努力探索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治理理念和方案。因此,如何在強化中華文明認同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傳(chuan) 統治理優(you) 勢、不斷創造新的治理優(you) 勢,正確處理好守正與(yu) 創新之間的辯證關(guan) 係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中國式現代化的突出特質就在於(yu) 從(cong) 更宏大的文明認同視野中去思考中華民族的存續和振興(xing) 問題,同時輔之以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wei) 其兩(liang) 翼,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凝聚全社會(hui) 價(jia) 值共識,致力於(yu) 推動一個(ge) 強有力的、具有最大程度文化自信和文明認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真正形成。
從(cong) 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邏輯來看,文明認同是構建適應社會(hui) -曆史-文化特征的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的先在條件。中國現行的國家治理體(ti) 係,通常與(yu) 其曆史演變進程有著深刻的關(guan) 聯,呈現出特定的路徑依賴和行動邏輯。現代化在中國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同樣麵臨(lin) 著從(cong) 傳(chuan) 統社會(hui) 向現代社會(hui) 轉型的考驗和挑戰,可以說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從(cong) 開啟的那一刻起,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鮮明的“中國特色”的烙印,呈現出中國特殊的曆史情境和現代化發展一般進程相互交織疊加、滲透影響的複雜形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實踐進程中,不僅(jin) 實現了國家治理理念和治理思路的偉(wei) 大變革,同時形成並確立了以全麵深化改革為(wei) 根本動力,以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wei) 戰略支撐,以黨(dang) 的領導、政府治理、公眾(zhong) 參與(yu) 為(wei) 治理主體(ti) 力量,以激發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活力為(wei) 目標導向這一符合本國特殊國情和曆史文化傳(chuan) 統的行動邏輯和治理格局。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邏輯背後折射的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xing) 、人民幸福這一國家治理的理念精神和價(jia) 值訴求,而將這一價(jia) 值訴求和行動邏輯統一起來並貫穿始終最持久最深遠的力量則基於(yu) 中華民族共同孕育的文化母體(ti) 和深入骨髓的文明認同。客觀來說,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東(dong) 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大國,其麵臨(lin) 的治理環境和治理問題更為(wei) 嚴(yan) 峻而複雜,但中國現行的國家治理現代化格局和結構並未發生過顛覆性的改變和毀滅性的危機,這一方麵有賴於(yu) 黨(dang) 帶領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道路的戰略定力和知常明變的治理智慧,另一方麵也得益於(yu) 文明認同以其強大的文化向心力在為(wei) 構建適應社會(hui) -曆史-文化特征的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ti) 係提供了深層次的價(jia) 值指引和精神歸宿的同時,也為(wei) 指導中國式現代化的長遠發展構建了軌跡清晰且據此可循的文化坐標及曆史參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