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北京朝陽區紮實推進基層醫療機構建設 盤活醫療資源 兒科就診高峰“托得住”

發布時間:2024-01-18 11:1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紮實推進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尤其是提升基層的兒(er) 科診療水平,是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北京朝陽區衛健係統的重點工作之一。

  因為(wei) 在兒(er) 科診療能力提升方麵下了先手棋,2023年年底兒(er) 童呼吸道就診量激增時,朝陽區的基層醫療機構發揮了重要補充作用。部分症狀較輕的大童,可以不用去三甲醫院或是兒(er) 童專(zhuan) 科醫院;還有的孩子可以在社區衛生中心完成檢驗、初診,減少在大醫院等候的時間。

  同時,朝陽區衛健委還盤活醫療資源,統籌調配,在主題教育中不斷聽取患者的建議,優(you) 化診療流程、緩解兒(er) 科就診壓力,扛住支原體(ti) 肺炎疊加流感的呼吸道傳(chuan) 染高峰。

  從(cong) 某種程度上來說,做強基層,更像是一場有準備之戰。近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走訪朝陽區的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三級醫院垂楊柳醫院,了解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區如何提升兒(er) 科的診療能力。

  朝陽區小紅門社區位於(yu) 朝陽區東(dong) 南部,是典型的城鄉(xiang) 接合部地區。“周邊沒有大的醫療機構,傳(chuan) 統上,周邊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比較信賴。”小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來路生介紹說。

  小紅門社區衛生中心在朝陽區較早設立了兒(er) 科,並在周末和工作日的下午5點至晚8點提供兒(er) 科診療服務。這裏能接診兒(er) 童的大夫主要是兩(liang) 類,一類是通過轉崗培訓全科大夫,在執業(ye) 範圍內(nei) 可以增項兒(er) 科;另一類是返聘退休的兒(er) 科專(zhuan) 家。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這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再一次優(you) 化服務水平,對居民的健康需求進行了調查。有家長反映:能不能開設小兒(er) 推拿服務,解決(jue) 孩子厭食、呼吸道反複感染等問題。於(yu) 是,這家機構專(zhuan) 門派了一名中醫大夫、一名推拿師外出學習(xi) 小兒(er) 推拿手法,並在2023年國慶節後對外接診。

  有人形容,與(yu) 大醫院相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裏的醫患關(guan) 係更像鄰居,類似的推拿或診療服務,患兒(er) 家長可以直接在中醫科開設的醫患溝通群預約時間,省去了排隊的煩惱。

  在來路生看來,日常的係統運作為(wei) 應對2023年年底的支原體(ti) 肺炎疊加流感高峰打下了基礎,基層醫療機構“托住了”,最多的時候能夠接診近百名患兒(er) ,完成化驗、拍胸片、輸液等服務。

  如果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了托底的分級診療職責,那麽(me) 像北京市垂楊柳醫院這樣的綜合醫院則稱得上是“承上啟下”。

  垂楊柳醫院兒(er) 科主任高捷沒有統計過接診的患兒(er) 覆蓋哪些區、哪些街鄉(xiang) ,但她反複提及的是,“兒(er) 科不停”,醫護團隊365天、早8點到晚8點開診提供服務。下午5點到晚上8點的這段時間,是應周邊百姓的需求,垂楊柳醫院兒(er) 科的辦實事舉(ju) 措。

  2023年年底,為(wei) 應對支原體(ti) 肺炎疊加流感高峰,垂楊柳醫院成立了兒(er) 科專(zhuan) 班,充分調動有限的資源,“讓就診時間更快,讓老百姓更便捷”。

  高捷介紹,兒(er) 科分診台新開通了提前開單的業(ye) 務,由分診台醫護充分評估患兒(er) 情況後提前安排檢查,讓患兒(er) 及家屬能夠直接帶著檢查結果與(yu) 醫生溝通,每名患兒(er) 的等候時間至少縮短半小時。

  在主題教育開展中,通過不斷地換位思考,垂楊柳醫院多次優(you) 化兒(er) 科就診流程,提升患者的就診體(ti) 驗。

  輸液床位不夠了,就馬上開辟第二輸液區,容納患兒(er) 數從(cong) 10人增至22人。過去,針對孩子病情變化快的特點,每天輸液都需要重新掛號進行評估,優(you) 化流程後,增設了專(zhuan) 門的兒(er) 科輸液號源,方便第二天輸液的患者快速就診,醫生及時對症下藥。

  “流程順了,就能更好地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垂楊柳醫院醫務部主任王娜說,當時,兒(er) 科一方麵得承接北京兒(er) 童醫院、首都兒(er) 科研究所等專(zhuan) 科醫院的轉院患兒(er) ,發揮緊密型醫聯體(ti) 優(you) 勢,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麵,將症狀較輕或普通常見病等患者轉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單診療,充分調動分級診療資源。

  綜合醫院診療能力提升了,緊密型醫聯體(ti) 內(nei)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培訓也不落下。高捷提到,她所對接的豆各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兒(er) 科診療服務後,幾乎每周都要花時間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講課,有時還利用周六到豆各莊出門診,實地帶教和培訓。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資料顯示,為(wei) 努力提升全市兒(er) 科服務能力,方便患兒(er) 就近獲得優(you) 質的兒(er) 科醫療服務,在二三級綜合醫院兒(er) 科建設方麵,要求所有二三級綜合醫院必須設兒(er) 科專(zhuan) 業(ye) ,提供兒(er) 科門診服務,並將此項工作納入對各區的績效考核。

  北京市朝陽區衛健委主任張瑞介紹,朝陽區積極總結防控經驗,2023年年初便大力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er) 科能力建設,實現有條件開設兒(er) 科診療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經評估後“應開盡開”,緩解秋冬季呼吸道傳(chuan) 染病診療壓力。部分社區還通過社會(hui) 招聘、退休醫生返聘等形式不斷充實醫生隊伍。通過拓展檢測項目,提供延時服務、周末開診等方式,滿足患兒(er) 就診需求。同時,充分發揮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牽頭醫院優(you) 勢,呼吸科專(zhuan) 家定期開展培訓指導,提升基層首診能力。朝陽區還安排醫護力量支援三級醫院,並在區婦保院開設首都兒(er) 研所呼吸內(nei) 科第二病區。

  張瑞說,分級診療體(ti) 係不斷完善後,確保小病在“家門口”解決(jue) ,急危重症轉得出、接得住。

  從(cong) 實際中查擺問題再加以對症解決(jue) ,主題教育的成效在基層醫療領域不斷顯現。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的數據,北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增速明顯高於(yu) 全市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的變化。在應對近期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救治工作中,基層接診發熱及呼吸道相關(guan) 症狀患者人次占比近70%,居民就醫選擇基層的意願不斷增強。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尹希寧 記者 劉世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