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2023年農業農村發展穩中向好、穩中有進

發布時間:2024-01-24 15:28:00來源: 光明日報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的報道】

  “2023年,我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勢頭,‘三農(nong) ’基本盤進一步夯實,為(wei) 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1月23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副部長鄧小剛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

  確保糧食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

  2023年,在自然災害多發重發的情況下,我國糧食產(chan) 量達13908.2億(yi) 斤,比上年增加177.6億(yi) 斤,再創曆史新高。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勳從(cong) 生產(chan) 、結構、庫存等方麵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進行了分析:一是生產(chan) 連年豐(feng) 收,我國糧食產(chan) 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超490公斤,高於(yu) 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二是品種結構優(you) 化,口糧連年產(chan) 大於(yu) 需;三是糧食庫存充裕,目前我國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yu)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

  2023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提出,確保2024年糧食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透露,圍繞這個(ge) 目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著重穩口糧、穩玉米、穩大豆,抓住“一個(ge) 基礎,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

  “‘一個(ge) 基礎’即播種麵積。一方麵,壓實責任,繼續向各省級人民政府下達2024年糧食生產(chan) 目標任務,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嚴(yan) 格開展省級黨(dang) 委和政府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另一方麵,加大支持,落實好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和稻穀補貼,加大糧食單產(chan) 提升工程支持力度,調動地方政府抓糧和農(nong) 民種糧的積極性。”潘文博介紹。

  “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即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和防災減災救災減損失。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重點聚焦糧油生產(chan) 重點縣,整建製推進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全麵提升單產(chan) 水平;實施規模主體(ti) 增產(chan) 行動,培育一批種糧能手,示範帶動中小農(nong) 戶創高產(chan) ,促進大麵積均衡增產(chan) 。防災減災救災減損失方麵,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分區域分作物製定防災預案和技術方案,加快構建“平急兩(liang) 用”區域農(nong) 業(ye) 應急救災中心,提早做好物資儲(chu) 備和技術準備,落實防禦措施,組派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深入受災一線,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增強脫貧地區內(nei) 生動力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底線任務。2023年,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各地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製,超六成監測對象消除返貧風險,其餘(yu) 均已落實幫扶措施。突出抓好產(chan) 業(ye) 就業(ye) 幫扶,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比重達60%,脫貧縣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全年脫貧勞動力務工總規模達3396.9萬(wan) 人,超過年度任務目標377.7萬(wan) 人。脫貧地區農(nong) 民收入增速繼續高於(yu) 全國農(nong) 村平均水平,脫貧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持續改善。

  鄧小剛介紹,今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在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基礎上,集中更多資源,著力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zhong) 內(nei) 生發展動力。

  一是抓監測幫扶守底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戶至少落實一項開發式幫扶措施,對沒有勞動能力的監測戶做好兜底保障,對存在因災返貧風險的農(nong) 戶,符合條件的先行落實幫扶措施。

  二是抓產(chan) 業(ye) 就業(ye) 增動力。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比例保持總體(ti) 穩定,分類指導幫扶產(chan) 業(ye) 發展。健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深入開展防止返貧就業(ye) 攻堅行動,加強東(dong) 西部勞務協作,用好就業(ye) 幫扶車間、公益性崗位、以工代賑等渠道,確保脫貧人口務工就業(ye) 規模穩定在3000萬(wan) 人以上。

  三是抓政策落實促發展。組織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考核評估,開展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發展成效監測評價(jia) 。統籌用好東(dong) 西部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駐村幫扶和社會(hui) 力量幫扶等幫扶資源,提升幫扶成效。研究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並軌,推動建立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機製。

  提升鄉(xiang) 村建設水平

  鄉(xiang) 村建設是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要任務。2023年,我國深入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重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快補上農(nong) 村公共基礎設施短板。農(nong) 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全國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鄉(xiang) 村治理效能穩步提升,新認定100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鄉(xiang) 鎮、1001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清單製、積分製等治理方式覆蓋麵不斷擴大。

  鄧小剛坦言,近年來,經過多方努力,鄉(xiang) 村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但與(yu) 農(nong) 民期盼還有不小差距。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瞄準“農(nong) 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以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為(wei) 引領,聚焦群眾(zhong) 反映強烈、能抓得住、抓幾年就能見到成效的幾件事,提升鄉(xiang) 村建設水平。一是協調推進鄉(xiang) 村建設行動,推動完善農(nong) 村公共服務體(ti) 係;二是牽頭抓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有序開展村莊清潔行動;三是持續強化鄉(xiang) 村建設支撐保障,推動製修訂規劃設計、工程建設、運行維護等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農(nong) 民群眾(zhong) 是鄉(xiang) 村建設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參與(yu) 者。要堅持鄉(xiang) 村建設為(wei) 農(nong) 民而建,健全參與(yu) 機製,豐(feng) 富參與(yu) 方式,強化參與(yu) 保障,調動農(nong) 民參與(yu) 的積極性。”鄧小剛表示。

  (本報記者 陳晨)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