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人文社推出《永通萬國》 從貨幣出發看曆代興衰

發布時間:2024-01-25 15:1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應妮)通過貨幣了解曆史,通過曆史看清貨幣。“中國好書(shu) ”年榜作者、錢幣收藏家任雙偉(wei) 的新作《永通萬(wan) 國:貨幣與(yu) 曆代興(xing) 衰》日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

  《永通萬(wan) 國:貨幣與(yu) 曆代興(xing) 衰》以貨幣發微,生動形象地敘述了貨幣發展、貨幣製度和貨幣政策對王朝興(xing) 衰的影響與(yu) 作用,揭示出曆代興(xing) 替的奧秘。

  縱觀曆史,貨幣是一種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它與(yu) 經濟發展密切相關(guan) ,同時也影響著一個(ge) 國家的發展,貨幣的變遷總是與(yu) 王朝盛衰呈正相關(guan) ,社會(hui) 穩定、經濟運行良好,則貨幣政策穩定;而穩定恰當的貨幣政策,則會(hui) 促進社會(hui) 穩定和經濟發展。

  “開元通寶”錢,是唐代最主要的流通貨幣,其鑄行與(yu) 整個(ge) 大唐相始終。唐朝的貨幣製度和財政政策為(wei) 盛唐經濟繁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些製度和政策有助於(yu) 促進商品流通、擴大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加強財政管理。唐朝經濟的繁榮也表明了良好的貨幣和財政製度對一個(ge) 國家的重要性。唐朝的經濟發展不僅(jin) 給後來的曆史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也為(wei) 我們(men) 今天的經濟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東(dong) 漢末年頻繁進行貨幣改製,新莽時期設計了複雜的貨幣體(ti) 係,把已經被時代淘汰掉的貝殼、龜殼重新納入貨幣體(ti) 係,這種嚴(yan) 重違背貨幣演變規律的行為(wei) ,必然會(hui) 導致經濟的紊亂(luan) ,最終引發社會(hui) 危機,新莽之亂(luan) 也成為(wei) 後世永久的鏡鑒。

  作者以廣闊的視野、獨特的角度和文學性的筆觸,讓貨幣成為(wei) 曆史敘事的主人公,讓貨幣發展、貨幣製度和貨幣政策等成為(wei) 生動的敘事情節,把專(zhuan) 著和科普結合起來,不失專(zhuan) 業(ye) 水準,也不失閱讀樂(le) 趣。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王儷(li) 閻說,作者的每一章節都是按照中國古代貨幣的發展階段而設計,通過曆史事件生動活潑地把貨幣的發展牽引起來。

  與(yu) 此同時,《永通萬(wan) 國:貨幣與(yu) 曆代興(xing) 衰》梳理了中國曆史上各個(ge) 時期的貨幣形態,如貝幣、銅錢、紙幣、白銀等的特征與(yu) 使用曆程。書(shu) 中附有近3000張曆代貨幣彩圖,並以表格形式歸納貨幣的特征,對於(yu) 錢幣愛好者來說,亦是一部上好的收藏入門指南。

  如以錢文為(wei) 主的古錢幣,還反映出中國文字和書(shu) 法藝術的發展狀況。先秦布幣上的金文、秦漢五銖的篆書(shu) 、隋唐通寶的隸書(shu) 、楷書(shu) 以及後世宋元明清的各種精彩的貨幣錢文,正是中國幾千年文字和書(shu) 法藝術發展的一麵鏡子。著名的漢末金錯刀上“一刀平五千”的優(you) 雅篆文,是四改幣製的王莽時期的美學追求;北周時代“永通萬(wan) 國”錢文是各民族大交流大融合時期的美好寓意與(yu) 時代聲音,唐代開元通寶錢上的灑脫隸書(shu) 是盛唐氣象的大國自信,大觀通寶上的瘦金體(ti) 錢文更是代表了宋代貨幣文化的最高水平。

  作者希望能夠與(yu) 讀者共同體(ti) 驗中國豐(feng) 富的傳(chuan) 統貨幣文化,了解貨幣的形態、發展和作用,以厚重的曆史資源所提供的貨幣使用得失,來體(ti) 察今天貨幣使用的選擇和走向。

  發布會(hui) 上,出版方還展示了MR、XR科技在《永通萬(wan) 國:貨幣與(yu) 曆代興(xing) 衰》一書(shu) 中的運用,通過佩戴可視設備,掃描書(shu) 中二維碼,讀者可以同曆代錢幣進行互動。(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