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電影市場繁榮發展

發布時間:2024-01-26 16:32:00來源: 人民日報

  2023年,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為(wei) 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留下堅實的足印,為(wei) 增強信心、凝聚共識發揮重要的作用。本報邀請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學者,通過文本分析、數據歸納,從(cong) 電影內(nei) 容創作、營銷策略等不同維度,分享做法和經驗,為(wei) 2024年電影市場持續繁榮發展帶來啟示。

  ——編 者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範誌忠——

  數據蘊藏趨勢和啟示

  從(cong) 檔期上看,不論是2023年初票房“影史第二高”的春節檔,還是年中刷新紀錄的“影史最強”暑期檔,抑或是年末打破票房紀錄的“最強”元旦檔,電影市場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根據國家電影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wei) 549.15億(yi) 元。這一數據雖然與(yu) 最高紀錄尚有差距,但較2020年的204.17億(yi) 元、2021年的472.58億(yi) 元、2022年的300.67億(yi) 元實現大幅上漲。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快速回暖,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顯出成效。對於(yu) 中國電影而言,這是快速複蘇並走向繁榮的一年,也是迸發活力、彰顯潛力、傳(chuan) 遞希望的一年。

  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yu) 國產(chan) 影片票房達460.05億(yi) 元,國產(chan) 電影的市場占比高達83.77%。2023年,盡管上映了眾(zhong) 多進口影片,其中包括《速度與(yu) 激情10》《銀河護衛隊3》《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海王2:失落的王國》等大IP係列電影,但沒有一部進口影片的票房超過10億(yi) 元。全年票房過億(yi) 元影片共73部,其中國產(chan) 影片50部,國產(chan) 影片包攬年度票房前10名。如果說,一味注重視聽奇觀的國外大製作日益讓中國觀眾(zhong) 產(chan) 生審美疲勞,那麽(me) 國產(chan) 電影以其日趨多元的類型創新、工業(ye) 化製作和接地氣的中國故事,贏得廣大觀眾(zhong) 的青睞。

  從(cong) 檔期上看,不論是2023年初票房“影史第二高”的春節檔,還是年中刷新紀錄的“影史最強”暑期檔,抑或是年末打破票房紀錄的“最強”元旦檔,電影市場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數據顯示,春節檔、五一檔、暑期檔、國慶檔、元旦檔等熱門檔期,票房貢獻超過全年總票房的一半,大多數觀眾(zhong) 仍然願意選擇在熱門檔期觀看電影。2023年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電影票房達到206.19億(yi) 元,創下中國影史暑期檔票房的曆史新高。《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八角籠中》4部國產(chan) 片,風格類型不同,票房均突破20億(yi) 元。而2019年的暑期檔,隻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過20億(yi) 元。這說明,國產(chan) 電影的檔期票房已不再依賴某部電影的單兵作戰,而是依靠整體(ti) 實力崛起。

  電影受眾(zhong) 呈現新的特點與(yu) 趨勢。國家電影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wei) 12.99億(yi) 。另據多家平台機構的統計顯示,女性觀眾(zhong) 所占比例繼續攀升。比如,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23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認為(wei) ,下沉市場、親(qin) 子觀影、25歲以上女性觀眾(zhong) 為(wei) 2023年電影市場帶來增長動力。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論壇部和燈塔專(zhuan) 業(ye) 版、燈塔數據庫聯合發布的《2023電影市場與(yu) 觀眾(zhong) 調研報告》提出,人均觀影頻次仍有上升空間,仍需培養(yang) 觀眾(zhong) 在平常周末檔看電影的習(xi) 慣。

  電影營銷越來越注重互聯網的賦能。微博、抖音等新媒體(ti) 平台,已成為(wei) 電影宣發和口碑營銷的重鎮。根據有關(guan) 平台發布的報告,暑期檔期間,抖音電影話題播放量同比增長163%,點讚量同比提升95%,其中《孤注一擲》主話題在抖音的閱讀量達213.5億(yi)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消失的她》《八角籠中》閱讀量均突破百億(yi) ;國慶檔期間,微博關(guan) 於(yu) 電影話題閱讀量近百億(yi) 。諸多電影紛紛與(yu) 互聯網平台合作,注重疊加社會(hui) 話題元素,把話題的“破圈”轉化為(wei) 觀影人群的購票行為(wei) 。

  凡是過往,皆為(wei) 序章。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的一係列數據蘊藏著趨勢、收獲,也為(wei) 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繁榮發展帶來重要啟示。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會(hui) 長饒曙光——

  滿足不同群體(ti) 觀影需求

  題材與(yu) 類型的多元化是明顯特征。突破以往創作題材和類型的局限,中國電影原創百花齊放,努力滿足不同群體(ti) 的觀影需求。

  內(nei) 容創作是電影業(ye) 繁榮發展的基礎和動力。2023年,中國電影複蘇,發展步伐見生氣、見神采,讓我們(men) 看到廣大電影人為(wei)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努力。

  題材與(yu) 類型的多元化是明顯特征。突破以往創作題材和類型的局限,中國電影原創百花齊放,努力滿足不同群體(ti) 的觀影需求。2023年度影片票房排名前二十的影片中,既有曆史題材的《滿江紅》,也有科幻片《流浪地球2》,還有開掘新題材的《孤注一擲》和動畫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熊出沒·伴我“熊芯”》等。喜劇、愛情、動作、諜戰、奇幻、體(ti) 育、戰爭(zheng) 等題材類型,也都湧現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電影創作既不囿於(yu) 原有的表達方式,又實現了多種類型的結合、融合。諸如《流浪地球2》在原有表達的基礎上增加了人工智能等元素,使影片更加豐(feng) 富和立體(ti) ;《滿江紅》在曆史的大背景下融入懸疑和喜劇,具有創新意義(yi) 。

  2023年是電影創作貼近現實的一年,無論作品取材、創作手法還是美學表達,都呈現現實主義(yi) 創作追求。《三大隊》《我本是高山》等影片根據真實人物、事件改編,用現實主義(yi) 精神觀照生活,有著較強的社會(hui) 聯動性和情緒表達力,在直麵現實中給觀眾(zhong) 帶來希望、溫暖和前行的力量。

  “隻有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23年的電影創作對準現實的同時,還將目光聚焦曆史,積極探索曆史資源、傳(chuan) 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等影片將曆史與(yu) 當下進行結合,用現代電影語言呈現曆史,使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注重創作係列電影,也是多層次、多方麵、多渠道保持市場預期的方式。2023年,《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前任4:英年早婚》等作為(wei) 係列電影的續篇與(yu) 廣大觀眾(zhong) 見麵,《誌願軍(jun) :雄兵出擊》《飛馳人生》等影片的主創也表示將推出係列電影。這在某種意義(yi) 上表明,係列電影已形成較為(wei) 穩定的狀態,不論是創作模式還是題材內(nei) 容,都已經被觀眾(zhong) 所理解和接受。良好的口碑能給係列電影起到積極的、信號性的作用,更容易與(yu) 觀眾(zhong) 達成基於(yu) 情感的信任。

  中國電影市場實現可持續的繁榮發展,需要廣大電影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以優(you) 秀的電影作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精神文化需求,用現實主義(yi) 精神和浪漫主義(yi) 情懷擁抱現實生活,充分發揮中國電影與(yu) 本土電影觀眾(zhong) 在情感上的深度關(guan) 聯與(yu) 良性互動,努力達成最大層麵、最大限度的共情、共鳴、共振,進一步夯實中國電影市場可持續發展的觀眾(zhong) 基礎、社會(hui) 心理基礎。

  貓眼娛樂(le) 高級副總裁張博——

  能見度、關(guan) 聯度與(yu) 契合度

  “讓好電影被更多觀眾(zhong) 看見”,秉承這樣的理念,立足影片,不斷拓展電影行業(ye) 的增量市場,吸引更多觀眾(zhong) 走進電影院。

  2023年,我們(men) 有幸見證電影市場的繁榮發展,這種繁榮是在滿足百姓的精神需求、促進文化消費的過程中實現的。作為(wei) 從(cong) 事電影宣發工作的一員,同行們(men) 求新求變的意識讓我倍受鼓舞,正是不斷地創新與(yu) 拓展,才讓更多的好電影與(yu) 更多的觀眾(zhong) 建立連接。

  提升電影在大眾(zhong) 日常生活中的“能見度”。宣發人員更加注重結合影片類型和自身特點,利用全平台線上線下渠道,配合超前點映、路演、直播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電影與(yu) 觀眾(zhong) 形成互動。2023年暑期檔的《八角籠中》“以發助宣”,通過超前點映、雙城首映和19城路演相結合的形式,將線下積累的口碑轉向線上的“破圈”傳(chuan) 播,助力影片跑出票房長線。《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舉(ju) 辦5城首映禮和24城巡回禮,與(yu) 電影頻道合作開啟全程實時路演直播,線下主創的真摯表達和線上傳(chuan) 播相結合,產(chan) 生了大量熱點話題。

  強化影片主題與(yu) 大眾(zhong) 的“關(guan) 聯度”。《孤注一擲》緊扣反電詐、《消失的她》關(guan) 聯熱點、《年會(hui) 不能停!》聚焦職場、《學爸》關(guan) 注教育,等等。宣發人員更加注重與(yu) 社會(hui) 話題的深度聯係,關(guan) 注觀眾(zhong) 的需求和感受,動態調整宣發策略。比如,我們(men) 發現特效廳有助於(yu) 大片的口碑釋放,於(yu) 是借助特效廳成為(wei) 影片宣發前期的一個(ge) 重要策略。在長線路演中,前一天網絡上對於(yu) 影片的評價(jia) 會(hui) 在第二天的路演中得到主創們(men) 的反饋,這種讓主創和觀眾(zhong) “共創”宣發的方式,讓觀眾(zhong) 有了參與(yu) 感。2023年,多部影片的宣發實現“一日一策”乃至“一時一策”,這也是很多高票房電影出現逆跌的原因。

  強化看電影與(yu) 節假日文化消費的“契合度”。內(nei) 容、觀眾(zhong) 、電影院三方相結合,共同營造基於(yu) 空間場景的“氛圍感營銷”,讓節假日文化消費有了新的標識。周末檔電影供給不斷優(you) 化,優(you) 秀電影頻頻“破圈”,促進周末觀影習(xi) 慣的形成。在2024年元旦檔,“檔期營銷”出現,檔期內(nei) 上映的多部電影整合力量,影片主創互相推薦、推出電影院“領看員”、吃火鍋看電影等,有的聯動影院一起打造“下雪場”,有的開啟“啤酒場”點映,有的推出“泡泡場”等,共同營造檔期氛圍,推出線下空間營銷。“元旦去電影院看電影”,成為(wei) 更多人的假期休閑選擇。

  2023年的公益放映無論是次數還是影響力都得到顯著提升。在各種利好政策的刺激下,通過單票立減、發放優(you) 惠券等形式給觀眾(zhong) 帶來觀影優(you) 惠,帶動了觀眾(zhong) 在日常重回影院觀影的熱情,也助力了市場大盤的抬升。

  “讓好電影被更多觀眾(zhong) 看見”,秉承這樣的理念,立足影片,不斷拓展電影行業(ye) 的增量市場,吸引更多觀眾(zhong) 走進電影院。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