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金融支持力度加強 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發布時間:2024-01-26 16:32:00來源: 人民網

  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效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牽頭成立中美、中歐金融工作組,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夯實全球金融安全網;落實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製,配合城市政府因城施策調整房貸利率政策下限,優(you) 化房貸、消費貸、經營貸等個(ge) 人貸款的利率關(guan) 係……

  2023年,我國現代金融調控體(ti) 係、金融監管體(ti) 係、金融機構體(ti) 係、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體(ti) 係、金融基礎設施體(ti) 係建設持續推進,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和防控風險能力顯著增強,中國央行的國際影響力和人民幣國際化水平也有了較大提升,為(wei) 金融強國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1月24日由國新辦舉(ju) 行的“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根本宗旨,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貨幣政策以我為(wei) 主

  為(wei) 穩增長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2023年6月和8月,兩(liang) 次下調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年末分別為(wei) 1.8%和2.5%;將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實施期限從(cong) 2023年6月末延至2024年末;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至2024年末,並將部分外資銀行和地方法人銀行納入工具支持範圍……

  剛剛過去的2023年,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市場保持平穩運行,信貸結構持續優(you) 化,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政策持續發力。

  “過去幾年,與(yu) 發達經濟體(ti) 貨幣政策大放大收相比,中國的貨幣政策操作比較穩健,貨幣政策調控和傳(chuan) 導機製也在不斷豐(feng) 富完善,為(wei) 可持續地支持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潘功勝表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仍然有足夠的空間,人民銀行將平衡好短期和長期、穩增長和防風險、內(nei) 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guan) 係,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為(wei) 經濟運行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具體(ti) 來看,2023年,我國貨幣政策總量上保持合理增長,持續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流動性投放工具,為(wei) 社會(hui) 融資總量及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在結構上注重提升效能,更加注重處理好總量與(yu) 結構、存量與(yu) 增量的關(guan) 係,著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在政策協調上形成合力,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債(zhai) 券大規模集中發行、支持投資項目建設方麵有充分條件;在價(jia) 格上,兼顧內(nei) 外均衡,特別是在利率方麵,貨幣政策操作堅持以我為(wei) 主。

  始終堅持以我為(wei) 主、同時兼顧內(nei) 外均衡的貨幣政策,也體(ti) 現在國際市場環境變化下,我國貨幣政策調控的空間與(yu) 方法。在談到美聯儲(chu) 貨幣政策轉向對中國貨幣政策影響時,潘功勝認為(wei) ,2023年,麵對發達經濟體(ti) 貨幣政策的外溢影響,人民銀行立足國內(nei) 經濟發展,兩(liang) 次下調了政策利率,兩(liang) 次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保持了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優(you) 化信貸結構,有力支持了實體(ti) 經濟。同時,人民銀行、外匯局以外匯市場供求為(wei) 基礎,通過宏觀審慎管理等措施穩定市場預期。總體(ti) 而言,人民幣匯率在複雜的形勢下保持了基本穩定。

  “總的看,2024年發達經濟體(ti) 貨幣政策的外溢性將朝著壓力減小的方向發展,中美貨幣政策周期差處於(yu) 收斂。”潘功勝說,如此外部環境變化,客觀上有利於(yu) 增強中國貨幣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展貨幣政策操作的空間。

  信貸總量平穩較快增長

  穩固支持實體(ti) 經濟力度

  截止到2023年末,人民幣貸款餘(yu) 額237.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6%,全年新增22.7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1.3萬(wan) 億(yi) 元;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3.5%,“專(zhuan) 精特新”、科技中小企業(ye) 貸款增速分別是18.6%和21.9%;高技術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增速達到34%,基礎設施業(ye) 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15%……

  2023年,人民銀行充分發揮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強化對實體(ti) 經濟的信貸支持,信貸總量平穩較快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you) 化。

  “總的來看,經濟回升向好需要穩定、持續的信貸支持,關(guan) 鍵是要把握好‘度’,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又要避免出現明顯偏離曆史水平的異常信貸行為(wei) 。”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考慮到銀行有“開門紅”的行為(wei) ,2023年下半年各項政策持續顯效,預計2024年一季度信貸增長仍會(hui) 較快。人民銀行將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節奏,穩固支持實體(ti) 經濟力度,預計全2024年信貸投放節奏將會(hui) 更加均衡。

  在持續優(you) 化信貸結構、穩固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中,民營經濟是重要戰場。為(wei) 此,人民銀行在2023年按照“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要求,從(cong) 理念和行動上,把金融政策落實到民營經濟當中。數據顯示,2023年末私人控股企業(ye) 貸款餘(yu) 額超過41.2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9500億(yi) 元;授信戶數達716萬(wan) 戶,同比多增8萬(wan) 戶。其中,2023年11月份新發放的私人控股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24%,與(yu) 2022年同期又下降了23個(ge) 基點。

  為(wei) 進一步支持經營主體(ti) 的發展,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表示,人民銀行將抓好政策激勵傳(chuan) 導,推動政策落地,把金融機構的訴求和民營經濟發展的需要結合起來;抓好服務能力建設,解決(jue) 金融支持民營經濟、民營企業(ye) 的盲點;通過傳(chuan) 統信貸、債(zhai) 券等直接融資市場提供多元化的資金供給。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防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要統籌化解房地產(chan) 、地方債(zhai) 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yan) 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也表示,以全麵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為(wei) 重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在潘功勝看來,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經濟的鏡像反映。經濟運行中的很多問題會(hui) 從(cong) 金融的端口溢出,並與(yu) 金融風險相互交織。

  “從(cong) 源頭上有效防控風險,關(guan) 鍵是要把握好經濟增長、經濟結構調整和風險防範之間的平衡,也即發展、改革和穩定之間的平衡。” 潘功勝說,要強化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風險防範、預警和處置機製,築牢金融安全網。

  對此,潘功勝認為(wei) ,要強化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加強金融監管,使宏觀審慎管理、微觀審慎監管、行為(wei) 監管等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還要推動金融安全網建設,提升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能力,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製,建立權責對等、激勵相容的風險處置責任機製,發揮好行業(ye) 保障基金、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作用,強化存款保險專(zhuan) 業(ye) 化風險處置職能;強化金融穩定的法治保障,加快推動出台金融穩定法等法律法規。

  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也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不斷提高開放宏觀格局下的金融風險防控水平。據介紹,近年來人民銀行有序推進金融服務業(ye) 和金融市場開放,不斷提高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增強匯率彈性,同時健全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