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一座高鐵站圓江陰市民一個夢

發布時間:2024-02-07 15:1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璐璐 記者 陳鳳莉

  “度過了國慶高峰期,我們(men) 已經有經驗了,能很好地迎接這次春運。”江陰高鐵站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章程信心滿滿地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1月31日早上5點40分,江陰站助理值班員唐俊毅站在門口迎接旅客,原本可以休假的他在春運前一天返回崗位,今年8月他即將退休,在鐵路行業(ye) 堅守了43年,心中有萬(wan) 般不舍。

  章程介紹,春運期間,他們(men) 除了每天分析預售情況,對重點列車作特殊準備、秩序維護,還提前了開站時間,增開售票窗口,開通快捷換乘通道。同時,增加運能,部分車次車廂由8節單聯調整為(wei) 16節重聯。每天15名青年誌願者在車站服務,保證遊客平安有序出行。

  首次到江陰高鐵站,記者瞬間被它外觀吸引。站房4.2萬(wan) 平方米,主體(ti) 分三層,將文化意境融入整體(ti) 環境。進站廳左右兩(liang) 旁幕牆層高6米,懸掛的是以金屬網簾和噴繪方式創作而成的背景畫《適園》和《大江晨曲》,候車廳的頂板采用漸變衝(chong) 孔鋁板剪紙工藝,營造出半隱半透波光粼粼的空間感;背景牆將“長江風貌圖”創作成背光的漸變衝(chong) 孔鋁板,以自然山水、地標建築及江陰地域特色文化符號為(wei) 點綴,勾勒渲染出江陰剛毅婉約的氣質。

  江陰作為(wei) 我國百強縣聞名已久,江陰市民對高鐵多年來翹首以盼。該站於(yu) 2023年9月28日開通運營,是滬寧沿江高鐵新建的四座車站之一,也是目前全國範圍內(nei) 投入已使用麵積最大的縣級市車站。

  江陰高鐵站的開通徹底改變了市民的出行方式,圓了江陰市民一個(ge) 夢,實現“滬寧一小時生活圈”,也讓更多青年人在這裏安心地創新創業(ye) 。

  章程還記得,臨(lin) 近開通的那段時間,每天有很多市民趴在窗外往裏看,市民時刻關(guan) 注著江陰高鐵的動態,關(guan) 於(yu) 江陰高鐵的微信文章閱讀量屢破新高。

  去年國慶長假期間,早上7點半從(cong) 江陰到上海虹橋的列車,單趟上車人數高達1100人,為(wei) 保障乘客有序乘車,檢票時間由原來的10分鍾放寬至25分鍾。周邊居民帶著孩子們(men) 站在高架橋圍觀列車飛馳而過。江陰高鐵站的建築外觀猶如起伏的波浪,內(nei) 部設計將江陰長江大橋、徐霞客、江陰絲(si) 竹等元素融入其中,成為(wei) 當地市民打卡的景點。為(wei) 保障旅客有序參觀,江陰高鐵站每天安排近百名誌願者維護秩序。

  高鐵站裏的服務台,麵對谘詢的旅客,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一遍遍給旅客講解,老人看不明白電子大屏幕的時刻表,他們(men) 就手抄時刻表給他們(men) 。

  保障車站正常運營的是一支年輕隊伍,44名職工中青年占比超過6成,其中還有不少00後。

  “剛上班很怕出錯,在組長的幫助下,現在可以單獨上窗口服務了。”00後的楊致凝去年從(cong) 南京理工大學畢業(ye) 後回到家鄉(xiang) 江陰,成為(wei) 江陰高鐵站的一名客運員,從(cong) 服務台到售票口,性格有些靦腆的她在與(yu) 旅客日複一日的交談中,變得落落大方。

  “工作中被人需要很有成就感,看著00後的妹妹們(men) 在崗位上獨立操作我很欣慰,我們(men) 共同學習(xi) 進步,陪同車站一起成長。”客運員沈姍姍從(cong) 2014年加入鐵路隊伍,在無錫東(dong) 站做了9年售票員,聽說江陰高鐵站開通,她主動申請回到家鄉(xiang) ,從(cong) 原來的“妹妹”成為(wei) 獨當一麵的“姐姐”,每天下班後帶領年輕職工培訓學習(xi) ,保障服務站有條不紊地運行。

  “整體(ti) 的職工隊伍更有朝氣、更有活力,年輕人學習(xi) 能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快,溝通起來更順暢。”章程介紹,車站目前使用的是最新一代自助閘機,通過效率更高,人臉識別更精準。站內(nei) 外安裝了1000多個(ge) 攝像頭,運用4K全景視頻拚接技術自動巡邏、全方位監控,可以對車站內(nei) 安全隱患提前預警、快速處置。

  “將BAS(高鐵站設備智能化管理係統)與(yu) 能源管理係統融合,通過感應係統自動調節候車廳溫度、燈光亮度,給旅客帶來更好的舒適度,同時也更加節能,方便檢修。”智慧站房申鐵綜合維護員仇超遠向記者講解了智慧站房的功效。

  這樣一座車站,建了三年。

  “那三年確實苦,終於(yu) 熬下來了。”回憶江陰高鐵站的建設過程,車站值班員、原江陰站副站長何輝說,高鐵的建設是一項複雜且耗時的工程。

  何輝每天早上5點起床開施工協調會(hui) ,白天盯施工作業(ye) ,晚上盯調車作業(ye) ,直到淩晨3點,在辦公室沙發上睡兩(liang) 個(ge) 小時後繼續工作。“哪個(ge) 地方有多少米深我都知道,江陰站有了全新麵貌,建設得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沒白忙。”何輝感慨道。

  唐俊毅也是江陰高鐵站從(cong) 破土動工到竣工的見證者。車站應急值守人員在聯調聯試期間需要二十四小時坐在行車室的控製台前,去年,滬寧沿江高鐵試運行期間,唐俊毅和梁軍(jun) 民上三天休三天,兩(liang) 人對班倒,每天淩晨3點拿著手電筒,風雨無阻步行6公裏檢查線路,5點多回到站台接發試驗列車到晚上11點,累了就在休息室裏幾把凳子拚湊的躺椅上休息。

  章程告訴記者,過去,江陰市民出行多以私家車為(wei) 主。江陰高鐵站開通後,高峰期日均上車人次突破1萬(wan) 。前幾日,錫澄S1輕軌從(cong) 無錫市惠山區接通到江陰高鐵站,貫穿整個(ge) 江陰市區。江陰高鐵站開通前,汽車客運站、公交站也都配套建好,江陰高鐵站現已成為(wei) 集鐵路、公交、軌道交通為(wei) 一體(ti) 的樞紐中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