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軌道上的京津冀”見證協同發展新速度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區域內(nei) 多節點、網絡狀的交通運輸結構進一步完善。
截至2023年11月底,京津冀鐵路營業(ye) 裏程已逾1.1萬(wan) 公裏,高鐵對地級市實現了全覆蓋。基於(yu) 通勤圈,京津冀區域功能圈、節點城市產(chan) 業(ye) 圈也在加速形成。
——京津冀鐵路營業(ye) 裏程已逾1.1萬(wan) 公裏
十年來,京津冀區域內(nei) 軌道線不斷加密。
2015年,京津城際延伸至天津濱海站,打通了天津濱海新區與(yu) 北京之間的快速便捷通道。
2019年,京張高鐵建成通車,中國高鐵運營裏程突破3.5萬(wan) 公裏。從(cong) 北京到張家口滑雪的旅程從(cong) 3個(ge) 多小時縮短為(wei) 最快40多分鍾。
2020年,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雄安新區融入京津冀城際鐵路網,雄安與(yu) 北京、天津通勤更加便捷高效。
2022年,京唐城際、京濱城際寶坻至北辰段開通運營,成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交通支撐。
“京唐城際不僅(jin) 兼顧了燕郊、大廠、香河等首都‘衛星城’的出行,還在寶坻站形成鐵路的‘十字結構’,有助於(yu) 改善城市群的發展條件。”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京唐鐵路項目總工程師何津說。
記者從(cong)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截至2023年11月底,京津冀鐵路營業(ye) 裏程達11295公裏,其中高鐵2576公裏,實現高鐵對地級市的全覆蓋。半小時、一小時城際交通圈快速推進,更好地支撐京津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四通八達的鐵路串起“雙城生活”“雙城工作”
家住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的薛晨在北京一家銀行工作。隨著津興(xing) 城際鐵路開通,她從(cong) 家開車30分鍾到永清東(dong) 站,乘高鐵15分鍾到大興(xing) 機場站,換乘地鐵20多分鍾就能到公司。“早上7點30分起床,趕8點33分的城際鐵路去上班,跟坐地鐵一樣方便。”薛晨說。
2021年5月,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yu) 中國北方人才市場在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合資建立了天津北方漢王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員工主要來自京津兩(liang) 地,乘坐高鐵從(cong) 北京南站到濱海新區僅(jin) 需一小時左右,對人才交流以及企業(ye) 發展起到了助力作用。”該公司董事長李誌峰說。
坐落於(yu) 京津之間的武清站,是觀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扇“明窗”。
如今,武清站每天要發送旅客八九千人次,是之前的三倍左右。武清站周邊,過去的莊稼地變成了“新商圈”,佛羅倫(lun) 薩小鎮等商業(ye) 項目每年接待大量來自北京、天津的消費者。高鐵讓消費潛力和創造活力在京津之間加速流動。
——基於(yu) 通勤圈,功能圈、節點城市產(chan) 業(ye) 圈正加速形成
春節前夕,位於(yu)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高新區的歐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技術工人在細致地操作。
“當初選擇落戶燕郊,一方麵是擴產(chan) 和產(chan) 能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麵是有助於(yu) 吸引更多北京高端產(chan) 業(ye) 人才,為(wei) 企業(ye) 的長遠發展添磚加瓦。”歐伏電氣研發中心結構研發部經理趙曉明說。
“高速鐵路改變了人們(men) 的工作、生活方式,放大了各類生產(chan) 要素的資源配置空間。”中國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東(dong) 說。
天津主動適配京津冀經濟結構和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不斷豐(feng) 富港口業(ye) 務、提升港口功能。
北京平穀京平綜合物流樞紐首開直達俄羅斯的中歐班列,河北廊坊向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開行首趟“中吉烏(wu) ”國際多式聯運貨物列車……2023年,京津冀開行中歐、中亞(ya) 班列1059列,輻射俄羅斯、蒙古國、德國等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穩定、高效的物流服務支撐起京津冀對外貿易的‘大動脈’。”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副主任張金超說。
京津冀交通圈不斷加密,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貿易鏈彼此協作,三地經濟總量突破10萬(wan) 億(yi) 元,區域整體(ti) 實力邁上新台階,為(wei) 國家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記者丁靜、王民、劉惟真,參與(yu) 采寫(xie) :魯靜、張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