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稽查執法 證監會持續釋放嚴監管信號
注冊(ce) 製正常運行需要3個(ge) 條件——一是嚴(yan) 刑峻法,二是中介機構盡職履責,三是發行人如實信息披露。“所以,必須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約束,對欺詐上市進行嚴(yan) 厲處罰,給予毀滅性的打擊。”
——————————
“加大執法力度、豐(feng) 富懲戒手段”“持續加強IPO全鏈條把關(guan) ”……證監會(hui) 日前舉(ju) 行龍年首場新聞發布會(hui) ,聚焦稽查執法,嚴(yan) 監管信號持續釋放。證監會(hui) 首席檢查官、稽查局局長李明表示,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運行的邏輯起點,資本市場所有產(chan) 品幾乎都與(yu) 上市公司相關(guan) 。“如果上市公司‘說假話’‘做假賬’,必然會(hui) 嚴(yan) 重影響、幹擾投資者的價(jia) 值判斷和投資決(jue) 策,市場也就無法有效運行,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也就無從(cong) 談起。”
2月7日證監會(hui) “換帥”以來,證監會(hui) 發布多項行政處罰,涉及中介機構、從(cong) 業(ye) 人員、擬IPO企業(ye) 等資本市場多個(ge) 參與(yu) 主體(ti) 。春節期間,證監會(hui) 發布2024年首份行政處罰決(jue) 定書(shu) ,主要涉及瑞華會(hui) 計師事務所及相關(guan) 責任人員,該所因康得新財務造假事件被罰沒1783萬(wan) 元。2月22日,證監會(hui) 發布6份行政處罰書(shu) ,涉及內(nei) 幕交易、操縱市場。
“一個(ge) 市場要人氣興(xing) 旺、蓬勃發展,最關(guan) 鍵的是大家相信這個(ge) 市場是公平公正的。”李明介紹,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為(wei) 目標,證監會(hui) 將多措並舉(ju) ,進一步加大對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以及大股東(dong) 違規占用等違法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
證券市場違法成本隻會(hui) 越來越高
“證監會(hui) ‘換帥’,股市經曆了‘七連陽’,滬市重新站上了3000點,這與(yu) 新主席吳清的一係列行動有關(guan) ,但之後股市如何前行,真正解決(jue) 中國股市積累的長病與(yu) 短疾,使投資者重拾信心,的確需要下猛藥,尤其在監管上,需要堅持常態化高壓監管。”在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教授武長海看來,目前,股市治理雖然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修改了很多法律法規,但很多上市公司還是敢於(yu) 鋌而走險,一方麵是違法行為(wei) 發現得少,另一方麵是處罰力度低、違法成本低,“因此,在監管上需要多進行現場檢查,並對以往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以及大股東(dong) 違規占用等重大違法行為(wei) 進行地毯式檢查。”
“企業(ye) 上市後,財務真實性仍是日常監管的重中之重。”證監會(hui) 首席風險官、發行司司長嚴(yan) 伯進在上述發布會(hui) 上介紹,證監會(hui) 綜合運用定期報告監管、現場檢查等多種方式,循環篩查高風險可疑類公司,發現財務造假、欺詐發行的依法立案查處,情節嚴(yan) 重的移送公安機關(guan) 追究刑事責任。“可以說,無論是在審的擬上市企業(ye) ,還是已經上市的企業(ye) ,無論是什麽(me) 時候上市的企業(ye) ,都要受到證監會(hui) 持續嚴(yan) 格監管。”
對於(yu) 近日“IPO要倒查10年”的說法,嚴(yan) 伯進表示,防範打擊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是一個(ge) 持續的過程,目前沒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他進一步補充說,在發行上市監管工作中,證監會(hui) 正在持續加強全鏈條把關(guan) ,嚴(yan) 審重罰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我們(men) 也將大幅提高擬上市企業(ye) 現場檢查比例,以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回應投資者的關(guan) 切。”
對於(yu) 投資者關(guan) 注的證券違法行為(wei) 處罰力度問題,李明也在當天回應說,2020年證券法修訂後,證券違法行為(wei) 的罰款金額上限已有大幅提高。對欺詐發行行為(wei) ,罰款限額從(cong) 募集資金百分之五,提高到最高可至募集資金的一倍;對財務造假等信息披露違法行為(wei) ,從(cong) 最高罰款60萬(wan) 元,提高至1000萬(wan) 元;對內(nei) 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交易,從(cong) 給予違法所得1-5倍罰款,提高至1-10倍罰款。
從(cong) 追責程序來看,民事賠償(chang) 兼具賠償(chang) 投資者和遏製不法行為(wei) 的多重功能,特別是集體(ti) 訴訟,更能觸及違法者痛處。行政執法常常可以為(wei) 民事索賠和刑事追責提供證據先導。“從(cong) 過往案例來看,我們(men) 一公布執法信息,投資者保護機構、律師和投資者就開始行動起來,組織民事賠償(chang) 訴訟,違法者往往因隨之而來的民事責任而承擔巨額賠償(chang) 。”李明以康美藥業(ye) 案為(wei) 例說,證監會(hui) 按照2005年證券法頂格罰款60萬(wan) 元,但後續有5萬(wan) 多中小投資者通過集體(ti) 訴訟獲賠24.59億(yi) 元。
他尤其提到目前還處於(yu) 新舊證券法的交替適用期,被查處的部分案件,違法行為(wei) 發生在新證券法實施前。“隨著這類案件逐步加快處理完畢,今後會(hui) 有更多案件適用新證券法,處罰力度會(hui) 越來越大,違法成本隻會(hui) 越來越高。”李明說。
“以罰促改,以罰促管”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yu) 上市公司實控人、董監高等“關(guan) 鍵少數”違規占用擔保等“監守自盜”行為(wei) ,證監會(hui) 明確將打好“組合拳”,通過打擊懲處,清查追償(chang) 、限期整改、移送公安,讓其“人財兩(liang) 空”。對於(yu) 從(cong) 事保薦承銷、審計會(hui) 計、法律、評級等證券服務的中介機構,證監會(hui) 也持續“亮劍”。
2024年以來,包括證券公司、會(hui) 計師事務所等在內(nei) ,一些機構收到證監會(hui) 及滬深交易所開出的各類“罰單”。李明表示,對於(yu) 證券服務中介機構,證監會(hui) 將堅持“一案雙查”,督促、警示“看門人”切實歸位盡責。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也在此前證監會(hui) 召開的係列座談會(hui) 上表示,注冊(ce) 製正常運行需要三個(ge) 條件——一是嚴(yan) 刑峻法,二是中介機構盡職履責,三是發行人如實信息披露。“所以,必須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約束,對欺詐上市進行嚴(yan) 厲處罰,給予毀滅性的打擊。”吳曉求說,他高度讚同“申報即擔責”,“一定要這樣進行嚴(yan) 監管”。
“申報即擔責”也是近期證監會(hui) 多則公告的高頻詞。證監會(hui) 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試點注冊(ce) 製5年來審結的1000多家企業(ye) 中,撤回和否決(jue) 比例接近四成。“堅決(jue) 把‘帶病闖關(guan) ’和不符合條件的企業(ye) 擋在市場大門之外。”嚴(yan) 伯進表示,要用監管的威懾力讓企業(ye) 不敢“帶病闖關(guan) ”,從(cong) 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作為(wei) 證監會(hui) 監管的核心和關(guan) 鍵一環,稽查執法是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最有力的保障。“當前,資本市場新產(chan) 品新技術加速演變升級,違法違規行為(wei) 不斷花樣翻新,我們(men) 的調查手段、技術急需迭代更新,執法資源存在不足。”李明分析說,麵對麵取證的工作特點,也決(jue) 定了在執法實踐中各種軟硬對抗較為(wei) 普遍,特別是在現有法律授權有限、手段不足的情況下,甚至還出現了暴力抗法的情況。
對此,李明介紹,證監會(hui) 將在線索發現方麵強化科技監管應用,提升舉(ju) 報獎勵金額。在案件查辦方麵,將更加聚焦欺詐發行、財務造假、違規占用擔保、違規減持、擅自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密切盯防並嚴(yan) 厲打擊操縱市場、內(nei) 幕交易等影響市場正常秩序的違法行為(wei) ,為(wei) 投資者入市提供良好的市場秩序,使投資者投資時有信心、有恒心。
“我們(men) 還要充分發揮稽查執法的‘懲罰’‘教育’‘治理’三重功能。”李明說,不是僅(jin) 僅(jin) 一罰了之,更要及時發現監管漏洞、促進製度完善,“以罰促改,以罰促管,注重在懲罰之後努力實現對市場生態的涵養(yang) 和修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