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 5G向6G的發展不僅是速度!
十年前的今天,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hui) 議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wei) 網絡強國”的目標;十年來,中國互聯網行業(ye)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jin) 深刻改變了人們(men) 的生活方式,也推動了社會(hui) 的進步和發展。我們(men) 通過一組數據來看這十年間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3)》顯示,從(cong) 2012年12月到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從(cong) 5.64億(yi) 增加到10.79億(yi) ,互聯網普及率從(cong) 42.1%提升至76.4%,形成了世界上最為(wei) 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hui) 。
十年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提升,寬帶網絡平均下載速率提高近40倍,移動通信網絡由3G演進到5G,並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5G網絡。截至2023年9月,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18.9萬(wan) 個(ge) ,5G移動電話用戶達7.37億(yi) 戶;千兆光網已具備覆蓋超過5億(yi) 戶家庭的能力;“東(dong) 數西算”工程從(cong) 係統布局進入全麵建設階段,算力總規模達每秒1.97萬(wan) 億(yi) 億(yi) 次浮點運算。
“5G引領” 汽車航空器邁入“無人之境”
十年間,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從(cong) 3G到5G,數據傳(chuan) 輸能力的提高催生哪些新應用?無人駕駛可以說是近些年來最值得一提的成果。基於(yu) 5G通信的強大覆蓋,過去一年,北京、廣州、深圳、合肥等地陸續探索了自動駕駛無人化商業(ye) 實踐,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汽車甚至載人航空器正加速邁入“無人之境”。在安徽省合肥市的駱崗公園,全新打造的全空間無人駕駛體(ti) 係讓許多市民有了不一樣的出行和遊玩體(ti) 驗。
今年的元宵節,12台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組成的編隊,在安徽合肥駱崗公園升空“鬧元宵”。這些航空器有序升空,不斷變換編隊圖案,引起了很多人的興(xing) 趣。
無人航空器的飛行,離不開穩定的傳(chuan) 輸和遠程控製。十年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從(cong) “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領”,不僅(jin) 提高了數據傳(chuan) 輸能力,還擴大了應用場景,催生了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
有天上飛的,就有地上跑的。在合肥市駱崗公園,穩定的通信訊號讓一部手機就能解決(jue) 出行吃飯的問題。逛餓了,玩渴了,遊客隻需掃碼即可取貨。不過不是外賣小哥送來的,而是無人機通過手機操作即可送到你麵前。
無人駕駛巴士,小巧可愛,能帶你在12.7平方公裏的公園裏輕鬆“玩逛”。
駱崗公園是合肥打造的全空間無人體(ti) 係應用示範項目,分布在駱崗中央公園的18處4G基站、18處5G基站,能同時滿足10.5萬(wan) 個(ge) 設備接入。在這裏,無人駕駛飛機、無人駕駛巴士、索降物流無人機等無人應用場景有序運轉。
合肥濱湖科學城管委會(hui) 科技創新部部長 袁程:我們(men) 利用5G通信技術和定位的技術優(you) 勢,在更短的時間和更高的精度,實現了運輸工具的位置和狀況的實時了解。基於(yu) 這樣的情況,我們(men) 能夠在全空間無人體(ti) 係的整體(ti) 的謀劃和建設中間能夠產(chan) 生更好的效果。
從(cong) 3G到5G 鐵塔人的網絡十年
高樓萬(wan) 丈離不開堅實的地基,而現代化的網絡覆蓋也需要硬件的保障。2014年,黨(dang) 中央提出網絡強國戰略以後,為(wei) 助力各大通信運營商低成本快速部署5G網絡,以更大程度共享5G新基建,中國鐵塔公司應運而生,為(wei) 三大運營商的網絡覆蓋提供了重要支撐,而鐵塔的建設卻離不開一名名建設者的辛苦付出,我們(men) 跟隨記者鏡頭走近鐵塔建設者的工作日常。
正在組織工人進行鐵塔裝運的是中國鐵塔上饒市分公司項目經理江濤,元宵節剛過,他就帶著幾名工人來到上饒市郊的靈山景區,開始他們(men) 的安裝作業(ye) 。
江濤他們(men) 正在安裝的這個(ge) 大家夥(huo) 是這幾年鐵塔公司剛配裝的運輸無人機,最大可以載重200斤,能將一些小件快速運往目的地。
將第一批組件成功運往目的地後,無人機很快又飛回來,準備再次運輸。往返幾次下來,大部分設備都成功運往高山上的目的地。然而有些大家夥(huo) 還是需要人工作業(ye) 。雖然是正午時分,但高山上的氣溫仍然逼近零攝氏度,麵對近60度傾(qing) 角的山坡,江濤他們(men) 不得不停下腳步。
從(cong) 十年前入職到今天,江濤和工人們(men) 一起安裝了各類通信鐵塔數百座,親(qin) 眼見證了國家網絡通信從(cong) 3G到5G的更新換代。在沒有無人機運輸的年代,他們(men) 靠人抗騾子馱,開出了無數條山路。
經過兩(liang) 個(ge) 多小時跋涉,江濤他們(men) 終於(yu) 把重達300多斤的機櫃安全運到山頂的目的地。
中國鐵塔上饒市分公司項目經理 江濤:這個(ge) 重量跟以前比已經輕了很多了,以前我們(men) 的設備更重,現在這個(ge) 設備也小型化了,國產(chan) 率也都上來了,現在基本上都是國產(chan) 的,性能比原來提高了很多,而且故障率也很低。
這十年來,僅(jin) 上饒鐵塔就新建了各類通信鐵塔5000多座,使上饒市的自然村網絡覆蓋率達到了98%以上;通過鐵塔統籌建設,共享率也從(cong) 7%提高到了85%以上。
突入6G無人區:很酷又很苦
過去十年,我國移動通信技術完成了從(cong) “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領”的跨越式發展。如今,在移動通信每十年一代的演進中,“6G”通信技術又成了各國搶占的新高地。我國的6G技術進展到什麽(me) 程度?它離我們(men) 普通人還有多遠?前不久我們(men) 走進了江蘇南京紫金山實驗室。這座科研平台,聚集了超過1000名行業(ye) 內(nei) 的專(zhuan) 家和高校師生,共同向6G網絡通信技術研發的高峰發起挑戰。
記者走進紫金山實驗室,各棟實驗大樓裏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前不久,這裏完成了貝葉斯學習(xi) 基帶芯片的自主研發,眼下,他們(men) 正在研發第二代芯片。
紫金山實驗室課題聯合負責人 東(dong) 南大學教授 張川:我們(men) 通過大概10年的長期的努力,然後有目前的這樣一個(ge) 階段性的成果,以前我們(men) 去設計基站的時候,我可能從(cong) 5G演進到6G、7G的時候,基站可能就要進行一個(ge) 整體(ti) 的更新換代,但我們(men) 現在的話,我可能就用以前的芯片來進行可配置性的增減。
這項自主芯片研發成功,大大降低了6G基站的設備成本。完成這項技術革新的正是張川帶領的課題小組,70後、80後、90後組成的這個(ge) 科研小組,全職人員不到10位,但依靠實驗室平台,這裏聯合了東(dong) 南大學20多位在校學生共同完成開發。像這樣的研發小組,紫金山實驗室組建了數十個(ge) ,相互獨立,又彼此配合,聚焦單個(ge) 問題,又形成合力。
在一次次跌倒、試錯之後,紫金山實驗室未來網絡通信的研發才不斷積累階段性成果。眼下,紫金山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基帶電路自動生成軟件係統已經完成第一版,圍繞5G到6G網絡通信迭代的軟硬件技術研發正在穩步推進。
紫金山實驗室研發人員 張藝偉(wei) :它就非常有創造性,然後你做出來一點,然後就可能立馬放在平台上,它就能跑得通。然後每次克服困難,跑通的那一塊就很酷。
團隊的科研人員告訴記者,6G相關(guan) 技術的研發很酷,而“很酷”的同音詞就是“很苦”。
紫金山實驗室課題聯合負責人 東(dong) 南大學教授 張川:我們(men) 所從(cong) 事的相關(guan) 技術領域,實際上是服務於(yu) 咱們(men) 國家的重大現實急需的當前問題,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也是有堅定的信念,就算我們(men) 遇到困難,就算目前我們(men) 還在解決(jue) 困難的摸索過程中,我們(men) 有這麽(me) 一個(ge) 信念一定可以長期堅持下去,最終把它克服解決(jue) 掉。
中國贏得了哪些機遇?未來挑戰是什麽(me) ?
目前,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6G通信能力將達到5G的10倍以上,5G向6G的發展不僅(jin) 是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它是從(cong) “萬(wan) 物互聯”向“萬(wan) 物智聯,數字孿生”的過程。6G將推動沉浸感更強的全息視頻,實現物理世界、虛擬世界、人的世界三個(ge) 世界的聯動。
從(cong) 3G到6G,從(cong) “萬(wan) 物互聯”向“萬(wan) 物智聯,數字孿生”,中國互聯網十年的發展,讓中國的工業(ye) 產(chan) 業(ye) 和高科技領域在世界頂尖水平的競爭(zheng) 中贏得了哪些機遇?獲得了哪些成就?未來更大的挑戰是什麽(me) ?中國互聯網協會(hui) 副理事長李曉東(dong) 進行解讀↓
(總台央視記者 李可婧 趙學鋒 劉昀彤 王利 周婧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