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深耕鄉村“土特產” 打好振興“創意牌”
【光明時評】
作者:陳慧女(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
近年來,上海市崇明區三星鎮依托崇明苦草這一本地特色草本植物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興(xing) 業(ye) 態、樹品牌,以全新姿態演繹都市現代農(nong) 業(ye) 的新時尚,帶動上海曾經的遠郊“窮村”蝶變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樣板村”。“土特產(chan) ”看似普通,卻是時下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各地推動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要把“土特產(chan) ”這3個(ge) 字琢磨透。
在“特”上尋突破,立足鄉(xiang) 村稟賦,依托特色資源,就能選準鄉(xiang) 村振興(xing) 突破口。首先,應當突出地域特點,在傳(chuan) 承並守護好已有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特色資源的同時,對標對表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的相關(guan) 要求,因地製宜以地方稀缺資源打造當地名片。除了立足鄉(xiang) 村特色稟賦,還需在自身“質”上有特色,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ou) ”“人優(you) 我特”,形成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特色。需深入分析所麵臨(lin) 的國內(nei) 外市場環境,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條件和營銷手段,注重開發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新功能和新價(jia) 值。以苦草為(wei) 例,舊時民間在炎夏以苦草的青枝嫩葉泡茶消暑解渴,但隨著工業(ye) 化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變遷,苦草漸漸成了菜地邊畦、河塘溝渠旁的野草。上海崇明就乘著美妝市場“國潮風”勢頭,充分利用苦草抗菌消炎功效,利用現代科技以崇明苦草提取物為(wei) 原料推出護膚品,通過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的新路,打造苦草新品牌。
在“產(chan) ”上見功夫,開發鄉(xiang) 土資源,推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產(chan) ”講的是真正建成產(chan) 業(ye) 、形成集群,這首先需要確定專(zhuan) 業(ye) 化發展方向,特別是選擇和培植地區最具有優(you) 勢的主導產(chan) 品和支柱產(chan) 業(ye) 。聚焦主導產(chan) 品的品質改善推動科技創新,重點發展產(chan) 品加工、保鮮儲(chu) 藏、運輸銷售等以延長產(chan) 業(ye) 鏈條、增加產(chan) 業(ye) 附加值。改變過去單一追求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量增加的做法,在產(chan) 加銷、貿工農(nong) 一體(ti) 化經營方麵形成一定規模,把農(nong) 產(chan) 品增值收益真正留在農(nong) 村、留給農(nong) 民。近年來,寧夏銀川市就立足傳(chuan) 統枸杞產(chan) 業(ye) ,大力推進枸杞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建設,已經開發出10大類60餘(yu) 種產(chan) 品,甚至包括枸杞拉麵、枸杞糕點、枸杞麵膜、枸杞口紅等。隨著枸杞產(chan) 業(ye) 的不斷壯大,寧夏建立起了自主品牌30餘(yu) 個(ge) ,綜合產(chan) 值突破百億(yi) 元大關(guan) ,創造了大量固定工作崗位,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出積極貢獻。小小的枸杞,已經成為(wei) 寧夏人的致富果,爆發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能量。
在“土”上做文章,融入鄉(xiang) 土文化,文化加持品牌賦能形成發展新優(you) 勢。以前一提起土特產(chan) ,很多人印象中會(hui) 覺得土氣,然而這份“土氣”恰恰源自家鄉(xiang) 味道和集體(ti) 記憶,“土”就土在深植農(nong) 耕文明和鄉(xiang) 土文化。因此,在“土”上做文章,首先需要基於(yu) 一方水土,深挖傳(chuan) 統文化、地方習(xi) 俗、非遺文化,豐(feng) 富其內(nei) 涵,實現由“賣產(chan) 品”向“賣風景”“賣文化”的轉變。文化加持、品牌賦能開發鄉(xiang) 土資源,打好“特色創意牌”,在更大範圍的消費者心中建立起更高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在生產(chan) 技術和工藝、設備不斷精進和升級,市場上同類產(chan) 品比比皆是的當下,如果產(chan) 品看上去太“土”太“沒有檔次”,即使質量再好,也無法引起消費者的購買(mai) 欲。“土特產(chan) ”如果能夠巧妙融入當地的風土人情,找到與(yu) 之相契合的文化元素,通過文化加持、品牌賦能喚起與(yu) 消費者之間的情感共鳴,讓產(chan) 品因更加精致、時尚、有趣而“出圈”,方能真正打響品牌、打開市場,在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之路上越走越穩。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新時代新征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把“土特產(chan) ”做成時尚單品,是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創新之路。其中的關(guan) 鍵是“找對路子”“邁準步子”,把“土特產(chan) ”這三個(ge) 字琢磨透,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以更多特色鮮明、業(ye) 態多樣的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引擎。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9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