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觀察:國產電影"叫好又叫座" 彰顯文化自信

發布時間:2024-03-04 11:02:00來源: 人民日報

  國產(chan) 電影的市場占比連續多年高達80%以上;2023年全國電影票房排名前十名均為(wei) 國產(chan) 影片……近年來,“叫好又叫座”的國產(chan) 電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表現亮眼。中國觀眾(zhong) 越來越青睞國產(chan) 影片,這不僅(jin) 是國產(chan) 電影高質量發展的實證,更是顯著增強的文化自信的生動詮釋。

  創作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優(you) 秀影片

  2024年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以突破80億(yi) 元的成績刷新了同檔期曆史紀錄。《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第二十條》《熊出沒·逆轉時空》等多部影片以豐(feng) 富多樣的題材類型滿足了觀眾(zhong) 多樣化的觀影需求。截至2024年2月23日,全國總票房為(wei) 127.14億(yi) 元,總觀影人次為(wei) 2.77億(yi) ,國產(chan) 影片票房為(wei) 123.52億(yi) 元,國產(chan) 影片所占市場份額達97.15%。

  自2020年以來,國產(chan) 影片票房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比每年都超過80%。2023年,全國電影票房近550億(yi) 元,其中83.77%為(wei) 國產(chan) 影片。同年,盡管有《奪寶奇兵5》《碟中諜7》《速度與(yu) 激情10》等好萊塢影片上映,全年電影票房排名前十仍然全部為(wei) 國產(chan) 影片。國產(chan) 影片在中國電影市場上的表現越來越好,中國觀眾(zhong) 對國產(chan) 影片的接受度和喜愛度越來越高。

  實際上,就在不到10年前,國產(chan) 電影與(yu)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上的較量還處於(yu) 膠著狀態。彼時在世界範圍內(nei) ,絕大多數國家的本土電影市場上,好萊塢電影占據了壓倒性優(you) 勢。然而短短幾年間,中國電影市場的情況就發生了很大變化。

  分析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wei)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國產(chan) 電影質量日益提升,中國觀眾(zhong) 越來越青睞能與(yu) 自身生活產(chan) 生連接的電影作品,國產(chan) 電影也越來越能夠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豐(feng) 富多樣的觀影體(ti) 驗。以2023年為(wei) 例,現實題材影片尤其受到觀眾(zhong) 歡迎,《孤注一擲》以反電信詐騙為(wei) 主題,《八角籠中》關(guan) 注社會(hui) 弱勢群體(ti) ,《堅如磐石》反映掃黑除惡鬥爭(zheng) ……這批具有強烈現實關(guan) 懷的影片對觀眾(zhong) 產(chan) 生強大吸引力,上映期間,相關(guan) 話題成為(wei) 社會(hui) 熱點。尹鴻說:“這些影片中的人物和事件都與(yu) 普通觀眾(zhong) 的生活息息相關(guan) ,容易引發觀眾(zhong) 共情,讓觀眾(zhong) 走出影院時收獲感滿滿。”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近年來,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氛圍不斷加強,博物館熱日益升溫,“國潮”成為(wei) 年輕人追逐的時尚,傳(chuan) 統文化類電視節目受到觀眾(zhong) 歡迎,傳(chuan) 統文化題材的電影也在積極開拓市場。喜劇懸疑片《滿江紅》、動畫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神話史詩影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yun) 》等,在斬獲票房的同時,贏得了口碑。在影片放映結束時,觀眾(zhong) 齊誦唐詩宋詞成為(wei) 令人難忘的場景。

  影片《長安三萬(wan) 裏》出品方追光動畫總裁於(yu) 洲說:“近年來,傳(chuan) 統文化題材影片越來越受歡迎,影片質量提高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在於(yu)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日益堅定。我們(men) 在創作中必須考慮當下觀眾(zhong) 審美變化的趨勢,適當加入具有當代性的創作元素,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打造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優(you) 秀影片的寶貴資源。”

  建立與(yu) 當下觀眾(zhong) 的情感連接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會(hui) 長饒曙光指出,國產(chan) 電影越來越受到觀眾(zhong) 青睞,本土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除了從(cong) 電影本體(ti) 上進行分析,還應重視電影與(yu) 觀眾(zhong) 的關(guan) 係這一議題。“電影美學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電影與(yu) 觀眾(zhong) 的關(guan) 係。電影的創作和表達不管用什麽(me) 手段,最終就是要引發觀眾(zhong) 走進影院的興(xing) 趣和熱情,並最終與(yu) 觀眾(zhong) 達成共識。當下的國產(chan) 影片逐漸找到了與(yu) 觀眾(zhong) 溝通的正確方式,無論是現實題材影片還是科幻片,無論是喜劇片還是動畫片,都抓住了社會(hui) 熱點,與(yu) 觀眾(zhong) 達成了良好的互動。”

  這一觀點與(yu) 青年導演董潤年的看法類似。2023年底,由董潤年編劇並執導的現實題材職場喜劇《年會(hui) 不能停!》成為(wei) 賀歲檔“黑馬”,獲得票房和口碑的雙豐(feng) 收。“國產(chan) 電影與(yu) 本土觀眾(zhong) 有天然的親(qin) 密關(guan) 係,好萊塢的超級英雄也好,視聽奇觀也罷,都跟中國觀眾(zhong) 的日常生活缺乏直接聯係,在經曆了最初的新奇感之後,觀眾(zhong) 就容易陷入審美疲勞。”

  董潤年舉(ju) 例,同樣作為(wei) 科幻片,好萊塢超級英雄在中國市場表現欠佳的同時,《流浪地球2》卻獲得觀眾(zhong) 認可。“究其原因,還是在於(yu) 它體(ti) 現了中國人傳(chuan) 統的價(jia) 值觀。當影片中老宇航員喊出‘50歲以上的宇航員出列’時,喚起了中國人情感上的共鳴,這種願意為(wei) 別人、為(wei) 集體(ti) 做出犧牲的精神,是一種來自中國人傳(chuan) 統價(jia) 值觀深處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也是我們(men) 的科幻片和好萊塢科幻片在精神內(nei) 核上本質的不同。”

  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也看到電影市場下沉給國產(chan) 電影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

  2018年12月,國家電影局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電影院建設 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對加快電影院建設發展、深化電影院線製改革、加快特色院線發展提出了具體(ti) 要求。近年來,我國銀幕數始終位於(yu) 全球榜首,為(wei) 支撐起龐大的電影市場提供了基礎設施保障。截至2024年1月底,全國共有營業(ye) 影院14500家、銀幕87082塊。其中,縣級影院2829家、銀幕13083塊,分別占比19.51%、15.02%;鄉(xiang) 鎮影院2629家、銀幕12751塊,分別占比18.13%、14.64%。

  “電影院在縣鄉(xiang) 區域的發展,為(wei) 當地老百姓看電影提供了便利。事實上,隨著電影市場的下沉,國產(chan) 影片的市場占比越來越高。今年春節假期,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們(men) 返鄉(xiang) 帶動親(qin) 朋好友一起走進影院,這樣的觀影需求將國產(chan) 電影市場占比推高至99.96%,就是一個(ge) 很有說服力的例證。”貓眼研究院院長劉鵬說。

  用藝術的方式展現中國人真實的生活和精神

  董潤年認為(wei) ,當前中國電影正進入“建立一種精神價(jia) 值”的新階段。“我認為(wei) 近幾年優(you) 秀的國產(chan) 影片都在為(wei) 觀眾(zhong) 注入一種精神,從(cong) 而建立一種價(jia) 值。這種精神和價(jia) 值指向的是更加團結的中國、充滿希望的中國,每個(ge) 人都富有奮鬥精神,要努力把我們(men) 的國家建設得更好。”

  調查數據顯示,當前國內(nei) 觀影的主力觀眾(zhong) 集中在20至30歲。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支菲娜分析,這一批觀眾(zhong) 普遍為(wei) 95後,伴隨他們(men) 的成長,國產(chan) 電影的藝術內(nei) 涵和製作水平都較此前有了提升,對他們(men) 的吸引力也就大幅增加。

  “這就像是一次流行文化風潮的流轉,在改革開放初期,西方流行文化湧入,此後‘日流’‘韓流’也曾流行過一段時間,但是到了95後成長起來的時候,年輕一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更強了,中國文化成為(wei) 國內(nei) 流行文化的主體(ti) ,看國產(chan) 電影成為(wei) 流行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暑期檔,在與(yu) 好萊塢電影的激烈競爭(zheng) 中,國產(chan) 電影《消失的她》能夠脫穎而出,就是一個(ge) 例證。”支菲娜說。

  一大批青年電影創作者也成長起來。隨著扶持青年優(you) 秀電影劇作計劃、青蔥計劃、金雞電影創投大會(hui) 、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訓練營、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項目創投單元等青年電影人才扶持項目的誕生和延續,以陳思誠、郭帆、文牧野、董潤年、韓延、申奧、大鵬等為(wei) 代表的一大批青年電影創作者逐漸成為(wei) 行業(ye) 中堅力量。他們(men) 對中西方電影潮流了解得更加深入,對國內(nei) 觀眾(zhong) 的觀影心理研究得更加透徹,對當下社會(hui) 現實的洞察更加敏銳,對當代電影敘事和工業(ye) 水平的認知都走在時代前列。他們(men) 創作出《唐人街探案》係列、《流浪地球》係列、《奇跡·笨小孩》、《年會(hui) 不能停!》、《送你一朵小紅花》、《孤注一擲》、《保你平安》等優(you) 秀電影作品,對提升國產(chan) 電影的吸引力產(chan) 生了很大推動作用。

  “我們(men) 這代創作者是和國產(chan) 電影的主力觀影人群一起成長起來的,我們(men) 比其他國家的電影創作者更加了解在這樣的時代土壤裏觀眾(zhong) 需要什麽(me) 樣的故事,這是我們(men) 的先天優(you) 勢,也是國產(chan) 電影在今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先天優(you) 勢。同時我們(men) 也積極在深入體(ti) 察社會(hui) 現實和觀眾(zhong) 需求的過程中,不斷求新求變。”《唐人街探案》係列電影導演陳思誠說。

  《孤注一擲》的導演申奧表示:“中國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為(wei) 青年創作者提供了豐(feng) 富的創作題材,作為(wei) 創作者的我們(men) 恰好成長在這樣的環境裏,在這裏,每天發生的故事是和每一位中國人息息相關(guan) 的,這在客觀上拉近了電影與(yu) 生活、電影與(yu) 觀眾(zhong) 的距離,我們(men) 要做的就是用藝術的方式把中國人真實的生活和精神展現出來,讓觀眾(zhong) 在走進電影院的同時,也讓電影更好地走近觀眾(zhong) 。”

  《長安三萬(wan) 裏》的導演謝君偉(wei) 、鄒靖也是兩(liang) 位青年導演。謝君偉(wei) 談到,在創作《長安三萬(wan) 裏》的過程中,上小學的孩子一直陪伴在身邊,與(yu) 孩子的交流讓他感受到創作這部作品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中華文明博大精深,通過創作《長安三萬(wan) 裏》,我們(men) 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這讓我們(men) 擁有了更強的創作動力。”

  在積極投身創作的同時,這批中堅力量也在持續幫助和扶持比他們(men) 更加年輕的電影創作者,如《三大隊》的導演戴墨,《消失的她》的導演崔睿和劉翔,《人生大事》的導演劉江江等,中國電影人才隊伍成長呈現出良好勢頭,為(wei) 國產(chan) 電影高質量發展儲(chu) 備了人才資源。

  版式設計:張丹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