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我國十四億(yi) 多人口整體(ti) 邁進現代化社會(hui) ,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我們(men) 始終從(cong) 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jue) 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曆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末全國人口為(wei) 140967萬(wan) 人。我國14億(yi) 多人口整體(ti) 邁進現代化社會(hui) ,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
回顧一年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代表委員表示,我們(men) 要始終從(cong) 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jue) 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曆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的共同事業(ye) ,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wei) 事業(ye) ,必須堅持全體(ti) 人民共同參與(yu) 、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緊緊依靠全體(ti) 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ye) 。團結凝聚力量,奮鬥開創未來,隻要我們(men) 在黨(dang) 的旗幟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號巨輪必將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始終從(cong) 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jue) 策、辦事情
人口眾(zhong) 多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再大的成就除以14億(yi) 都會(hui) 變得很小,再小的問題乘以14億(yi) 都會(hui) 變得很大。
全麵小康創造奇跡,“中國飯碗”端穩端牢,“太空出差”世界矚目,“國之重器”砥柱中流,“一帶一路”聯通四海……新時代,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國情出發,采取一係列戰略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係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係列標誌性成果。代表委員表示,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始終從(cong) 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jue) 策、辦事情,一步步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wei) 藍圖變成現實。
環境就是民生,綠水青山就是幸福。新時代以來,美麗(li) 中國新畫卷舒展在眼前——
山越來越綠了,全國森林覆蓋率增至24.02%,提升2.39個(ge) 百分點;河流湖泊變了模樣,全國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持續提高,2023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升至89.4%;藍天一年比一年多起來,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超50%,中國成為(wei) 全球改善空氣質量速度最快的國家……
“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證明,必須從(cong) 國情出發,實事求是,在準確把握曆史規律、時代大勢、發展條件基礎上科學謀劃、積極作為(wei) 、順勢而為(wei) ,在一步一個(ge) 腳印的紮實推進中破解難題、實現目標。”青海省西寧市河道治理中心主任蔣誌剛代表說。
過去一年,我們(men) 經曆了風雨洗禮,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獲——
糧食生產(chan) “二十連豐(feng) ”,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新質生產(chan) 力加快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居民收入增長快於(yu) 經濟增長。
“回望曆史,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麽(me) 樣的驚濤駭浪,我們(men) 黨(dang) 始終與(yu) 人民心心相印、與(yu) 人民同甘共苦、與(yu) 人民團結奮鬥,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山東(dong) 省德州市市長朱開國代表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擁護和支持是我們(men) 最大的優(you) 勢。我們(men) 要把最大優(you) 勢發揮出來,把宏偉(wei) 目標轉化為(wei) 廣大人民的奮鬥實踐,奮力跨過一道又一道難關(guan) ,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創造一個(ge) 又一個(ge) 輝煌。
“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大家庭,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各族兒(er) 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團結一心,共同奮鬥,凝聚起一往無前的磅礴力量。”雲(yun) 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教授龍珊代表說,“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進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過程。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更好維護民族地區團結穩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
靠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凝心聚力、團結奮鬥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cong) 現在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代表委員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14億(yi) 多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e) ,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wei) 事業(ye) 。必須依靠團結奮鬥凝聚起億(yi) 萬(wan)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讓團結奮鬥的號角更加響亮、行動更加堅決(jue) 、步調更加一致、意誌更加頑強。
目標的宏偉(wei) 性,要求我們(men) 持續團結奮鬥。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中國紹興(xing) 黃酒集團有限公司質量技術部副部長李智慧代表說,“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藍圖。宏偉(wei) 目標不會(hui) 輕鬆實現,前進道路必然風雨兼程,隻要全體(ti) 人民同舟共濟、眾(zhong) 誌成城,就能不斷取得一個(ge) 個(ge) 新的勝利。”
任務的艱巨性,要求我們(men) 持續團結奮鬥。國家稅務總局銀川市金鳳區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馬麗(li) 代表說,“14億(yi) 多人口要整體(ti) 邁入現代化社會(hui) ,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前進過程中,仍有改革難題、發展課題、矛盾問題需要破解,比如,在就業(ye) 、教育、醫療、托育、養(yang) 老、住房等方麵需要付出更多艱辛和努力。”
過去一年,各地各部門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強化民生保障、優(you) 化民生服務——
第九批國家組織集采41種藥品,中選藥品平均降價(jia) 58%;全國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完成約150萬(wan) 套(間);各級政府直接支持就業(ye) 創業(ye) 的資金超2000億(yi) 元……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形勢的複雜性,要求我們(men) 持續團結奮鬥。“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事業(ye) ,從(cong) 來都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從(cong) 國際看,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從(cong) 國內(nei) 看,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商文江委員認為(wei) ,新征程上,我們(men) 就要靠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凝心聚力、團結奮鬥,用實際行動築起防範化解各種風險挑戰的銅牆鐵壁。
緊緊依靠全體(ti) 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ye)
宏偉(wei) 藍圖鼓舞人心,時代號角催人奮進。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代表委員表示,我們(men) 靠團結奮鬥創造了輝煌曆史,更要靠團結奮鬥開辟美好未來。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ge) 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奮鬥、敢作善為(wei) ,為(wei) 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更大貢獻。
思想就是力量,旗幟引領方向。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一場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新的學習(xi) 競賽”——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在全黨(dang) 深入展開。廣大黨(dang) 員、幹部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方麵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
“理論學習(xi) 越自覺,實踐行動越主動。擁有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指導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鮮明品格和獨特優(you) 勢,也是把握曆史主動的根本所在,為(wei) 團結奮鬥指引了正確方向。”中華全國律師協會(hui) 副會(hui) 長萬(wan) 立代表說,“新征程上,要堅決(jue) 維護和不斷鞏固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激發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切實把學習(xi) 成果轉化為(wei) 團結奮鬥的工作舉(ju) 措和實際成效。”
齊眾(zhong) 心、匯眾(zhong) 力、聚眾(zhong) 智,堅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畫出團結奮鬥的最大同心圓。“我深刻體(ti) 會(hui) 到,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增進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是政協委員的重要職責。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履職的思路更加清晰、行動更加堅定。”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中心主任醫師敖虎山委員表示,“履職工作要胸懷‘國之大者’、情係‘民之關(guan) 切’,圍繞中心工作和百姓關(guan) 切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凝聚人心、匯聚力量,與(yu) 各族人民一起想、一起幹,朝著團結奮鬥的目標不斷前進。”
“我們(men) 要繼承和發揚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偉(wei) 大目標鼓舞人、激勵人、感召人,以強大的政治凝聚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滿腔熱忱地投入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來。”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社會(hui) 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代表說,“要眾(zhong) 誌成城,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首要任務,激發經濟社會(hui) 活力,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鬥爭(zheng) 強骨氣,發展增底氣,團結奮鬥精神在披荊斬棘中凝聚——
過去一年,我國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捷報頻傳(chuan) ,一係列突破性進展、標誌性成果令人振奮;麵對洪澇、地震等災害,基層黨(dang) 員幹部衝(chong) 鋒在前、勇於(yu) 擔當……同困難作鬥爭(zheng) ,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
“我們(men) 充分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進行偉(wei) 大鬥爭(zheng) 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不斷發揚鬥爭(zheng) 精神,以頑強鬥爭(zheng) 精神和實際行動捍衛了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chan) 權學院教授馬一德代表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的共同事業(ye) ,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的宏偉(wei) 事業(ye) ,必須加強鬥爭(zheng) 精神和鬥爭(zheng) 本領養(yang) 成,分析研判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形勢,保持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和抵禦風險能力。”
(本報記者 吳 丹 張天培 亓玉昆 葉傳(chuan) 增 本報記者劉軍(jun) 國、秦瑞傑、肖家鑫、賈豐(feng) 豐(feng) 參與(yu) 采寫(xi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