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代同行 與人民共情
【會(hui) 場連線·專(zhuan) 家解讀】
作者:饒曙光(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會(hui) 長)
“文變染乎世情,興(xing) 廢係乎時序。”文藝是時代的晴雨表,文藝作品,尤其是影視作品,是時代的對話者、反映者,也是時代的參與(yu) 者、推動者。以中國電影、電視劇為(wei) 代表的影視文藝作品有著深厚的現實主義(yi) 傳(chuan) 統,也有著豐(feng) 富別樣的浪漫主義(yi) 情懷。在不同的曆史發展階段,它們(men) 關(guan) 照現實,與(yu) 時代同行,與(yu) 人民共情。近年來,熱播的電視劇《山海情》《去有風的地方》,票房與(yu) 口碑雙豐(feng) 收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奇跡·笨小孩》等,都以影視文藝作品的方式回應了時代需求、人民關(guan) 切,尤其是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於(yu) 奮進時代的讚美與(yu) 謳歌。
影視文藝創作者要樹立大曆史觀、大時代觀,從(cong) 曆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yun) 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曆史規律;要有大胸懷、大氣魄,為(wei) 時代畫像、為(wei) 時代立傳(chuan) 、為(wei) 時代明德。
當下中國影視文藝創作豐(feng) 富多彩,電影、電視劇市場紅紅火火。無論是現實題材影片還是科幻片,無論是喜劇片還是動畫片,都能抓住社會(hui) 熱點,與(yu) 觀眾(zhong) 形成良好互動。多類型、多品種、多樣化的電視劇、紀錄片、微短劇也佳作迭出,滿足了不同層次、年齡、地域觀眾(zhong) 的差異化需求。
2024年春節檔電影創下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新高,觀影人次也創下新的紀錄。去年的電視劇《繁花》等也引領了火爆的觀劇熱潮。優(you) 異的成績背後,我們(men) 也注意到,影像科技革命正在持續推進,中國電影人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有更大的想象力、創造力,努力在影視創作生產(chan) 的每個(ge) 環節、層次都有新表達。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7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