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探訪金庸西湖“書房”雲鬆書舍:耗資千萬遺愛人間

發布時間:2024-03-12 11:0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3月10日電 題:探訪金庸西湖“書(shu) 房”雲(yun) 鬆書(shu) 舍:耗資千萬(wan) 遺愛人間

  作者 張斌 王題題

  沿著杭州西湖十景之一“雙峰插雲(yun) ”刻碑側(ce) 的小徑西行,曲徑通幽處,雲(yun) 鬆書(shu) 舍坐落於(yu) 此。再過幾天,書(shu) 舍的櫻花又要盛放——盛放在這座文學泰鬥金庸先生的西湖“書(shu) 房”。

  今年3月10日是金庸(查良鏞)先生百年誕辰之日。近日,中新網探訪這座金庸先生在西湖邊的“書(shu) 房”。

  行至書(shu) 舍門前,抬頭便看到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shu) 神俠(xia) 倚碧鴛”這副囊括了金庸14部武俠(xia) 小說書(shu) 名的著名對聯。

  穿門而入,便是記載著書(shu) 舍誕生史的碑記:書(shu) 舍於(yu) 1994年10月奠基並開始興(xing) 建。整個(ge) 書(shu) 舍占地3200平方米,建築麵積1100平方米,耗資千萬(wan) 餘(yu) 元(人民幣,下同),均由金庸一人承擔。

  金庸先生修建雲(yun) 鬆書(shu) 舍的初衷,為(wei) “以供藏書(shu) 寫(xie) 作和文人雅集之用”。

  書(shu) 舍共三進,包含會(hui) 客廳“耕耘軒”、書(shu) 齋“賞心齋”和主樓“鬆風明月樓”三處建築,其間以回廊相連,回廊又綴以不同花式的窗框。從(cong) 每一窗框下走過,呈現著蕭蕭竹林、蒼勁鬆樹、絢爛櫻花等不同景觀。

  雲(yun) 鬆書(shu) 舍工作人員洪鴻對中新網介紹說,雲(yun) 鬆書(shu) 舍是杭州市政府出地、金庸出資而建,包括了內(nei) 部裝修,也都是他出資的。但在書(shu) 舍建成後,金庸隻住了兩(liang) 天一晚。

  原來,書(shu) 舍1996年6月竣工,同年11月,金庸將書(shu) 舍連同藏書(shu) 一起捐贈給杭州市政府。

  如此既費財力又花心思的集大雅之地,為(wei) 何建成不久金庸就將其捐出去呢?

  據金庸好友、浙江大學黨(dang) 委原書(shu) 記張浚生生前接受中新網采訪時透露,雲(yun) 鬆書(shu) 舍建成後,金庸覺得書(shu) 舍建得太美滿了,又在西子湖畔,不應由他一人獨享,應公諸於(yu) 世,讓普通人都能分享美景,於(yu) 是決(jue) 定將雲(yun) 鬆書(shu) 舍捐贈給杭州市。杭州市政府也曾對金庸先生此舉(ju) 予以表彰。

  今天,雲(yun) 鬆書(shu) 舍如金庸所希望的那樣,從(cong) 一人之書(shu) 舍成為(wei) 眾(zhong) 人的尋雅之地。

  和其他博物館一樣,書(shu) 舍免費對外開放。而書(shu) 舍的兩(liang) 個(ge) 茶空間——“賞心齋”茶空間和“鬆風明月樓”一樓茶空間則麵向社會(hui) 開放預約使用,比如舉(ju) 辦雅集、插花交流會(hui) 、團建活動、會(hui) 務接待等。

  行至書(shu) 舍“賞心齋”,房內(nei) 書(shu) 櫃滿是金庸所藏的武俠(xia) 小說及文史類書(shu) 籍。書(shu) 桌左前側(ce) ,一把搖椅格外引人注目。洪鴻介紹說,這把搖椅和書(shu) 舍的一些家具,都是金庸先生請人手作,他也親(qin) 自坐過。

  聯通書(shu) 舍三進的書(shu) 舍回廊,牆麵展示了金庸十多部小說片段的壁畫,由他親(qin) 自選定。從(cong) 靖哥哥、俏黃蓉到喬(qiao) 幫主、令狐衝(chong) 、韋小寶、陳家洛,一應俱全,栩栩如生。

  來自天津的六旬遊客馬文傑正俯身貼近壁畫,回顧自己年輕時讀過的武俠(xia) 小說。

  “這些情節我在書(shu) 中都看過。尤其是《鹿鼎記》,我最愛看了,毫不誇張地說,看了至少有20遍了。”他說,作為(wei) 一名“金庸小說迷”,金庸對他們(men) 這一輩人而言,作品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懷念一個(ge) 作家,根本上還是在於(yu) 他的作品好。金庸的作品別說是如今,再往後傳(chuan) 幾輩,人們(men) 依舊愛看。”馬文傑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