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樊芸:建立容錯機製 讓民營中小企業減負前行
3月10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上海代表團全體(ti) 會(hui) 議審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評估谘詢集團董事長樊芸語速很快,一開口就直指問題的關(guan) 鍵——為(wei) 什麽(me) 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係列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其中有一些始終不能落地。她建議,摘掉懸掛在非公企業(ye) 頭頂上的“寶劍”,同時要建立金融機構扶持民營企業(ye) 融資的容錯和包容機製。
樊芸的15分鍾發言信息量很大,她拿出一線調研得來的案例和聽到的呼聲,直陳民營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的種種困難,呼籲為(wei) 他們(men) 減負前行。聽了她的發言,不少與(yu) 會(hui) 者頻頻點頭。
因為(wei) 向來敢於(yu) 直言、發言直擊要害,樊芸被網友稱為(wei) “犀利姐”。過去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發現預算報告草案有的數據不明時,她“三問轉移支付”,當場攔住財政部相關(guan) 負責人追問財政預算。見到證監會(hui) 主席列席小組審議,她“四問證監會(hui) ”,為(wei) 中小股民說話。
“中小民營企業(ye) 融資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難?”樊芸接著又拋出一個(ge) 長期困擾民營中小企業(ye) 發展的問題,這也是世界性難題。
她說,早些年在融資創新方麵,銀行曾經作出了有益探索,成立了普惠金融部,采用不動產(chan) 抵押、無形資產(chan) 質押、股權質押、固定資產(chan) 抵押等方式貸款。也就是說,如果企業(ye) 沒有任何資產(chan) 時,可以采用信用貸的方式,通過查詢企業(ye) 負責人的個(ge) 人征信,給中小企業(ye) 、科創企業(ye) 發放貸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由於(yu) 監管部門防範風險的要求和相關(guan) 監督部門的審計檢查,銀行又沿用了傳(chuan) 統標準,融資創新無疾而終。樊芸在調研中發現,有的銀行行長非常同情民營企業(ye) ,“沒有吃企業(ye) 一頓飯、拿過一分錢,願意支持民營企業(ye) ,貸款給民營企業(ye) ”,然而個(ge) 別支行行長卻因此受到影響,有的人失去升遷機會(hui) ,有的人檢查寫(xie) 了一大堆。樊芸說:“民營企業(ye) 融資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難,是因為(wei) 根本上沒有解決(jue) 體(ti) 製機製的問題——容錯機製。”
樊芸認為(wei) ,對於(yu) 金融機構支持民營企業(ye) 貸款,應設立不同的獎懲措施。探索、創新成功的銀行和個(ge) 人,要予以激勵、實施重獎;對創新探索沒有成功的,不但不能進行處罰,還要加以安撫和鼓勵,要給予他們(men) 試錯的勇氣和寬容的製度環境;相反,對於(yu) 應做工作沒有做好的、不思進取的,則要予以處罰。
去年,樊芸通過一年的調研提出了6個(ge) 建議,“有3個(ge) 已經在地方解決(jue) 了,還有3個(ge) 我帶到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上”。
近幾年,新冠疫情衝(chong) 擊疊加外部環境變化,國內(nei) 外需求增長緩慢,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也遭遇一些困境,外部需求下降、債(zhai) 務償(chang) 付困難等。樊芸說,上海的民營中小企業(ye) 數量龐大,可以從(cong) 金融手段切入,切實幫助減輕企業(ye) 負擔,使民營中小企業(ye) 能夠輕裝上陣,減負前行。
擺在民營企業(ye) 麵前的一個(ge) 現實難題是,在當前企業(ye) 征信係統規則下,企業(ye) 貸款通過風險補償(chang) 金核銷後,係統仍會(hui) 顯示該筆貸款逾期,企業(ye) 相關(guan) 人員依然會(hui) 被認為(wei) 是“老賴”。征信係統中出現這種“賬銷案存”的情況,其他銀行就不敢給予這家企業(ye) 貸款或貸款額度大打折扣,企業(ye) 再融資會(hui) 非常困難。
有的企業(ye) 嚐試通過“改頭換麵”尋找出路,即保留核心人員、技術並成立新的公司,但這也意味著他們(men) 需要拋棄以往的成績從(cong) 零出發,這讓企業(ye) 在招投標時失去優(you) 勢,難以拓展業(ye) 務,同時也影響企業(ye) 將來上市融資。
樊芸建議央行等相關(guan) 部門能夠著手優(you) 化企業(ye) 征信係統,對那些非惡意拖欠賴賬、通過政府牽頭進行壞賬核銷的企業(ye) 可以做出特別標識,已經核銷過的、被標識的企業(ye) 仍然可以進行正常的融資活動。而且對這些企業(ye) 的特別標識,甚至向前延伸,在企業(ye) 出現逾期記錄時,就應該做特別標識,從(cong) 而徹底解決(jue) 企業(ye) 風險補償(chang) 金核銷問題,既不留後遺症,又有前瞻性的考慮,好事辦好,讓企業(ye) 無後顧之憂。
還有一些民營企業(ye) 反映,企業(ye) 經營負債(zhai) 壓力大,因為(wei) 單筆貸款額度限製使得借款筆數多,每月不得不準備大量資金用於(yu) 償(chang) 付多筆不同貸款本金,疲於(yu) 應付多家銀行還貸、轉貸。樊芸在調研中了解到,一家上海的全國民營500強企業(ye) 在原材料、工程等方麵對資金的需求很大,而企業(ye) 抵押物又相對較少,導致企業(ye) 貸款分散在多家銀行及金融小貸公司,“幾乎每半個(ge) 月都有到期貸款需要集中償(chang) 還本金及利息,因此需保持3億(yi) -5億(yi) 元放在企業(ye) 賬上不能動用,隻能用於(yu) 還貸、轉貸,企業(ye) 的資金壓力非常大”。
樊芸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在於(yu) ,民營企業(ye) 的貸款周期短、額度低,“基本都是半年、一年內(nei) ,而且需要從(cong) 不同銀行多次借貸,使得有的企業(ye) 每個(ge) 月都要忙著還款,企業(ye) 老總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應付貸款的借新還舊”。
樊芸建議,緩解企業(ye) 融資壓力應適當延長企業(ye) 貸款期數;增加質押等相關(guan) 貸款手段,如知識產(chan) 權、商譽等;增加企業(ye) 抵押貸的貸款成數;減少貸款的繁瑣手續,以及將無還本續貸方式覆蓋所有的民營企業(ye) 。此外,她還建議進一步加大對“銀團”貸款的支持,破除逃廢債(zhai) 觀念,及時出台相關(guan) 政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