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崗巴縣崗巴鎮雪村:過上喜氣“羊羊”的好日子
太陽翻過雪山,灑滿西藏日喀則市崗巴縣崗巴鎮雪村的大地時,穿著羊皮袍子、皮膚黝黑的紮西多傑準時打開了圈門。隨著此起彼伏的“咩咩咩”聲,羊群就像開閘的洪水般傾(qing) 瀉而出,踏出滾滾塵煙。
套上一塊石頭,紮西多傑將手中的“吾爾朵”(牧人控製羊群方向的工具)一甩,羊群追逐著朝陽,盡情撒歡兒(er) 。
49歲的紮西多傑是雪村水草豐(feng) 美養(yang) 羊合作社的羊倌兒(er) 。“去年,合作社工資加分紅,我收入了7萬(wan) 多元,是全村最高的呢!我們(men) 家差不多一半的收入來源於(yu) 合作社。”說起合作社的好處,紮西多傑露出了靦腆的笑容。
以前紮西多傑主要放牧自家的200多隻羊。雖然羊不多,但接羔育幼、銷售等階段,一個(ge) 人根本忙不過來。現在他要放牧合作社的600多隻羊,卻感覺輕鬆不少。合作社科學規模的養(yang) 殖方式,不僅(jin) 提高了效率效益,也解放了村裏的富餘(yu) 勞動力。
“大家把羊交給合作社後,就有時間在周邊項目打工了。這又是一筆收入。”紮西多傑說,以前牧業(ye) 生產(chan) 忙的時候,他弟弟也要幫忙。現在加入合作社,弟弟就可以安心出去打工了。
平均海拔4600米的雪村共有107戶,世代均以放牧為(wei) 生。他們(men) 放牧的羊名為(wei) “崗巴羊”,是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長期以來,崗巴羊以肉質優(you) 、營養(yang) 價(jia) 值高、口感純正、無膻味等特點享譽西藏自治區內(nei) 外。
“羊是好羊。但以前各家各戶分散的傳(chuan) 統牧業(ye) 經營模式,效益並不高。”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普布索朗說,2019年,在黨(dang) 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雪村轉變牧業(ye) 生產(chan) 經營思路,成立了養(yang) 羊合作社,立足資源優(you) 勢,大力發展崗巴羊產(chan) 業(ye) 。
最開始,並不是全村都加入了合作社。但隨著效益顯現,2022年全村107戶都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注冊(ce) 資金達380萬(wan) 元。
合作社理事長旺堆翻起了賬本:2020年,合作社收入35萬(wan) 元,分紅25萬(wan) 元;2021年收入50萬(wan) 元,分紅44萬(wan) 元;2022年,收入146.25萬(wan) 元,分紅111.8萬(wan) 元。隨著數字增加,旺堆的眉眼間都是笑意。
“猜猜看,2023年,收入和分紅多少?”旺堆說。
還不等報數,旺堆就迫不及待地報出了數字:“收入是200多萬(wan) 元,進行了四次分紅,分紅總金額達120多萬(wan) 元。”
雪村崗巴羊產(chan) 業(ye) 蒸蒸日上的背後,凝聚著村兩(liang) 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心血和汗水。合作社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通過科學養(yang) 殖,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但銷路卻成為(wei) 了發展產(chan) 業(ye) 、提升效益最大的困難。
如何拓寬銷售渠道、提升效益?雪村兩(liang) 委班子、駐村工作隊一直在努力。
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多次研究、分析、論證,利用第十二批強基惠民資金,雪村在縣城開辦了一間崗巴羊銷售服務中心。這是崗巴縣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
崗巴縣委副書(shu) 記、駐雪村工作隊隊長達瓦桑布介紹,銷售服務中心不僅(jin) 有門店,還有冷庫,配備了切割、絞肉、真空包裝等相關(guan) 設備。
“通過包裝,羊肉寄到西藏以外的省市區都不成問題了。”達瓦桑布說。
目前,崗巴羊不僅(jin) 在崗巴縣城銷售,也通過快遞物流銷往了日喀則、拉薩,乃至成都、廣州等地。作為(wei) 村裏的帶頭人,普布索朗抓住每一次機會(hui) ,全力以赴推介崗巴羊。
“下一步,我們(men) 還要利用電商、互聯網+、網紅直播、網絡帶貨等新興(xing) 手段、新興(xing) 方式,拓寬產(chan) 品銷售渠道,使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普布索朗說,去年,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wan) 元,依托崗巴羊,大家都過上了喜氣洋洋的好日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