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瞄準社會需求培養複合型醫學人才

發布時間:2024-03-13 14:46:00來源: 科技日報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服務健康事業(ye) 和健康產(ch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引導性專(zhuan) 業(ye) 指南》(以下簡稱《專(zhuan) 業(ye) 指南》),提出新增5個(ge) 新醫科人才培養(yang) 引導性專(zhuan) 業(ye) ,分別為(wei) 醫療器械與(yu) 裝備工程、老年醫學與(yu) 健康、健康與(yu) 醫療保障、藥物經濟與(yu) 管理、生物醫藥數據科學。

  為(wei) 什麽(me) 要引導開設這些專(zhuan) 業(ye) ?這些專(zhuan) 業(ye) 的培養(yang) 目標是什麽(me) ?為(wei) 此,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

  醫學人才缺口問題突出

  隨著社會(hui) 經濟高速發展,我國醫藥健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迫切需要更多的醫學人才,使相關(guan) 人才缺乏問題日益突顯。這是國家設置5個(ge) 新醫科人才培養(yang) 引導性專(zhuan) 業(ye) 最直接的動因。

  南方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院長王冬表示,醫藥市場的不斷擴大和醫藥產(chan) 業(ye) 的持續升級,使醫療器械與(yu) 裝備工程、老年醫學與(yu) 健康等領域的人才需求上升。僅(jin) 依靠高校畢業(ye) 生,已經難以滿足需求。

  “目前相關(guan) 行業(ye) 的從(cong) 業(ye) 人員,除了對口專(zhuan) 業(ye) 的本科高校畢業(ye) 生外,主要為(wei) 來自於(yu) 高等職業(ye) 院校、高等專(zhuan) 科學校的畢業(ye) 生,或由企業(ye) 自行培養(yang) 的人才。”王冬表示,盡管培養(yang) 渠道多元,行業(ye) 企業(ye) “各顯神通”,但相關(guan) 領域仍然缺乏高端人才。

  中國藥科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孫敏捷持有相同觀點。他表示,人口老齡化持續加快、大健康產(chan) 業(ye) 規模不斷擴大、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等因素催生了新的、細化的職業(ye) 需求。

  “尤其是在跨學科交叉融合領域,比如人工智能藥學、藥物經濟學、醫療保障、老年健康服務等領域,高層次醫學人才的缺口巨大。這直接推動了新專(zhuan) 業(ye) 的產(chan) 生。”孫敏捷說。

  交叉融合是共同特征

  王冬表示,雖然新專(zhuan) 業(ye) 是麵向醫學人才數量缺口現狀開設的,但培養(yang) 目標並不僅(jin) 是增加人才數量,而是使人才結構與(yu) 醫療健康事業(ye) 的發展需求相匹配。

  5個(ge) 新專(zhuan) 業(ye) 可滿足諸多領域的人才需求。僅(jin) 以生物醫藥數據科學為(wei) 例,該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未來可從(cong) 事生物信息學家、數據分析師和生物統計學人員等多種職業(ye) 。

  此外,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新專(zhuan) 業(ye) 也應更重視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的內(nei) 在聯係,而不是以“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方式培養(yang) 醫師或者藥師。

  “新專(zhuan) 業(ye) 將助力醫療、醫保、醫藥三方麵共同發展,為(wei) 中國醫療健康事業(ye) 提供多層次支持,推動整個(ge) 行業(ye) 的創新與(yu) 進步。未來,大家將看到我國醫療健康事業(ye) 在醫療器械技術創新、老年醫療服務優(you) 化、健康管理與(yu) 預防水平提升等方麵的一係列變化。”王冬說。

  “過去的思路是‘以治病為(wei) 中心’,現在的思路是‘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生命健康更有保障,是醫藥領域發展的新趨勢。”孫敏捷表示。

  “此次增設的5個(ge) 新專(zhuan) 業(ye) ,它們(men) 的共同特征在於(yu) ,都強調培養(yang) 交叉複合型人才。除了強調學科交叉外,這些新專(zhuan) 業(ye) 還具有聚焦技術創新、順應社會(hui) 需求的特點。”孫敏捷說。從(cong) 學科門類上看,此次新增的新醫科(含藥學)專(zhuan) 業(ye) 是將“醫學”“工學”“理學”“文學”等多個(ge) 傳(chuan) 統學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相比傳(chuan) 統醫學更加強調專(zhuan) 業(ye) 的交叉融合特性。

  “新專(zhuan) 業(ye) 拓寬了傳(chuan) 統醫學專(zhuan) 業(ye) 的邊界,也將促進相關(guan) 學科的發展,催生出更多科技創新成果,從(cong) 而更好的服務社會(hui) 、服務人類健康。”孫敏捷說。

  建立專(zhuan) 業(ye) 動態調整機製

  此次增設的5個(ge) 新專(zhuan) 業(ye) 並非新鮮事物。

  事實上,在此之前,我國一些高校已經開設了其中的部分專(zhuan) 業(ye) ,或是與(yu) 這5個(ge) 專(zhuan) 業(ye) 相近的其他專(zhuan) 業(ye) 。例如,2023年,中國藥科大學開設了生物醫藥數據科學專(zhuan) 業(ye) 。

  孫敏捷介紹,該校生物醫藥數據科學專(zhuan) 業(ye) 於(yu) 2022年獲批,2023年已招生64人,畢業(ye) 生可在生物、製藥、醫療與(yu) 公共衛生管理等領域從(cong) 事人工智能建模、大數據挖掘與(yu) 分析、大數據係統開發等方麵的工作,還可以在智能醫學、藥學、生物信息學、數據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進一步深造。

  “中國藥科大學正在穩步推進新醫科專(zhuan) 業(ye) 的申報籌備工作,預計2024年新增藥物經濟與(yu) 管理、醫療器械與(yu) 裝備工程等專(zhuan) 業(ye) ,2025年新增老年醫學與(yu) 健康、健康與(yu) 醫療保障等專(zhuan) 業(ye) ,實現新醫科專(zhuan) 業(ye) 全覆蓋。”孫敏捷表示。

  談及如何做好新專(zhuan) 業(ye) 的建設,孫敏捷說,高校應瞄準健康中國建設、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國家戰略,建立一套專(zhuan) 業(ye) 動態調整機製,及時響應健康事業(ye) 和健康產(chan) 業(ye) 發展對人才的新需求,適時調整專(zhuan) 業(ye) 。

  《專(zhuan) 業(ye) 指南》也提及,新專(zhuan) 業(ye) 的設置原則包括建立引導性專(zhuan) 業(ye) 目錄動態調整機製。開設新專(zhuan) 業(ye) ,並不是“一勞永逸”“一步到位”,而是要根據社會(hui) 需求,不斷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結構,調整人才培養(yang) 方向。

  “除了建設麵向交叉學科和前沿技術的新專(zhuan) 業(ye) ,中國藥科大學也在推進化學藥、中藥、生物藥等傳(chuan) 統醫藥領域人才培養(yang) 方案升級、課程體(ti) 係改革,促進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人才、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為(wei) 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孫敏捷說。(孫明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