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藥企在津追加投資約40億元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近日,全球著名生物製藥公司諾和諾德宣布在天津追加投資約40億(yi) 元人民幣,用於(yu) 無菌製劑擴建項目。
新項目奠基儀(yi) 式上,企業(ye) 副總裁兼天津生產(chan) 廠總裁、丹麥人安培生說,天津生產(chan) 廠目前已成為(wei) 諾和諾德全球戰略性生產(chan) 基地之一,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家有著百年曆史的生物製藥企業(ye) ,是全球最大的酶製劑和胰島素生產(chan) 商。30年前,作為(wei) 中國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一,天津開發區用極致周到的服務吸引了這家藥企落地,此舉(ju) 讓當時的中國生物工程和製藥的生產(chan) 水平與(yu) 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縮短了20年。
此後幾十年間,諾和諾德持續在華投資,已成為(wei) 天津市生物醫藥龍頭企業(ye) 。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shu) 記連茂君說:“這是外資企業(ye) 紮根中國、合作共贏的典範。”
這正是長期以來外商對中國投資保持高度熱情的生動注腳。過去一年,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跨國投資低迷、國際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相互交織疊加的情況下,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雖有所下降,但規模仍處曆史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增長6.5%;高技術產(chan) 業(ye) 引資占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比重為(wei) 37.3%,創曆史新高。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2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政策舉(ju) 措。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推動外貿質升量穩;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表示,中國在全球依然對外資具有強大吸引力。一些外國商會(hui) 的調查報告證明了這一點:絕大多數在華投資的企業(ye) 都表示不會(hui) 減少投資,有很高比例的企業(ye) 將繼續把中國作為(wei) 全球首選或前三投資目的地。
作為(wei) 天津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天津濱海新區去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實現了同比增長。2023年第一季度,諾和諾德投資11.8億(yi) 元人民幣用於(yu) 成品車間擴建項目,引進預填充注射筆生產(chan) 線。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去年基礎上,今年繼續投資建設的無菌製劑擴建項目將進一步提升在中國的產(chan) 能,采用全球領先的隔離器技術,為(wei) 製劑生產(chan) 提供更高水平的無菌保障,“用於(yu) 滿足中國患者對創新藥品的用藥需求”。
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you) 勢一直是吸引外企對華投資的“壓艙石”。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主席蔣穎談到,全球客戶對中國的信心很重要的一個(ge) 方麵來自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you) 勢。與(yu) 此同時,我國擁有大量創新應用場景和高素質人才,全球競爭(zheng) 優(you) 勢依然顯著。
過去20多年間,蔣穎一直在觀察中國外商投資領域的發展。在她看來一個(ge) 最顯著的變化是,對外企而言,中國的戰略地位從(cong) 世界工廠變成了重要的銷售市場。特別是過去10多年來,隨著國內(nei) 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ye) 不再僅(jin) 把中國視為(wei) “世界工廠”,而是China for China(在中國為(wei) 中國市場)。外資流入也實現了結構升級,從(cong) 資產(chan) 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2023年高技術製造業(ye) 實際利用外資占總額的比重達到37.3%。“這一轉變與(yu) 中國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趨勢相印證。”她說。
同時,受益於(yu) 國內(nei) 創新研發資源和人才儲(chu) 備日益豐(feng) 富,越來越多的在華外企加強了技術投資。外資研發中心的研究側(ce) 重,也從(cong) 過去的以服務本地市場的應用技術研究,拓展到承擔全球研發核心技術的基礎性研究。
諾和諾德在中國的成長印證了上述觀察。這家企業(ye) 在過去幾十年間持續在華投資,升級全產(chan) 業(ye) 鏈,目前在中國已形成“雙中心,三引擎”的新戰略布局。周霞萍說,目前天津和上海是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在華貿易和創新引擎在上海,生產(chan) 引擎在天津,研發引擎在北京,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互促。
“中國持續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擺在重要位置。”蔣穎說,自2013年設立首個(ge) 自貿試驗區以來,中國在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zheng) 、保護知識產(chan) 權、建設統一大市場等方麵,分批次加快推出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並通過深化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切實增強政策有效性。周霞萍說,企業(ye) 植根中國30年,見證了中國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巨大成就,以及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決(jue) 心和信心。
天津濱海新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新區高度重視吸引外資工作,積極創新有效措施吸引外商,讓外商不僅(jin) “來得了”,還要“過得好”。為(wei) 進一步與(yu) 外資企業(ye) 加強常態化溝通交流,政府開通24小時熱線,聽取外資企業(ye) 的意見建議,為(wei) 其解決(jue) 在投資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充分利用現有政務服務資源,成立“經開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領導小組”,形成“專(zhuan) 家+管家”服務機製,采用“管家吹哨,專(zhuan) 家報到”模式,最大限度減少企業(ye) 跑腿次數。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已經成為(wei) 眾(zhong) 多外資企業(ye) 的共識。”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將聚焦提升外資存量、增量、質量,克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等不利因素,以更大力度“走出去”“請進來”,全力以赴推動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