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三分鍾丨“拚”出來的“開門紅”
灣區三分鍾,道理講透透。日前,亞(ya) 洲最大的會(hui) 展中心——琶洲展館正在舉(ju) 行一場以家具為(wei) 主題的大型展會(hui) 。我們(men) 都說展會(hui) 經濟是外貿的晴雨表。今年第一個(ge) 季度,光是這樣的展會(hui) 廣州就密集舉(ju) 辦超過48場。而今年前2個(ge) 月,廣東(dong) 外貿也實現來之不易的“開門紅”。
展會(hui) 爭(zheng) 展位,海外搶訂單。海外市場那麽(me) “卷”,大灣區的外貿行業(ye) 當然得夠“拚”才行。想要在這麽(me) 多展會(hui) 裏脫穎而出,為(wei) 產(chan) 品走向海外拚出一片天地可不容易。怎麽(me) 拚?先得學會(hui) “拚箱子”。
記者:我眼前這樣一個(ge) 軟床,一般包裹都很大,他們(men) 把這個(ge) 床設計切割成小塊,用一個(ge) 扁的紙箱就能裝完。組裝之後,對精度也不影響。今年,這樣專(zhuan) 門瞄準跨境電商出口、及時優(you) 化升級的“外貿尖貨”還不少。
從(cong) 細節著手,看似拚的是箱子,節省的是空間,背後卻是追求極致、從(cong) 供給側(ce) 拚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思維。
有人擅長拚小箱子,也有人擅長拚大箱子。在大灣區,最會(hui) 拚大箱子的“收納大師”是誰呢?
在深圳,今年以來外貿“拚箱出口”這項業(ye) 務火了。所謂“拚箱出口”,通過充分利用集裝箱空間,將相近航線的貨物巧妙拚裝,能夠大幅降低外貿企業(ye) 的運輸成本,提高物流企業(ye) 的運輸效率。作為(wei) 華南地區最大的國際拚箱中心,中國外運深圳平湖物流中心今年前2個(ge) 月外貿“拚箱出口”貨量同比增長14%。
不過,在海外市場分秒必爭(zheng) ,光會(hui) “拚箱子”還不夠,還得會(hui) “拚速度”才行。
就在最近,粵港澳海關(guan) “三地一鎖計劃”正式啟動,粵港澳海關(guan) 通過應用電子鎖及全球定位係統,就可以對三地的過境貨物進行實時監控,企業(ye) 不用再重複接受海關(guan) 的檢查,實現“一鎖”便利通行粵港澳。
現在,“三地一鎖”已覆蓋深圳灣、皇崗、港珠澳大橋和橫琴等7個(ge) 過境口岸,直接聯通大灣區10個(ge) 城市、廣東(dong) 14個(ge) 城市、湖南2個(ge) 城市。海關(guan) 總署廣東(dong) 分署統計分析工作處處長吳思海告訴記者,當下正積極推動新一輪署省合作,從(cong) 促進物流暢通、貿易便利、助企減負增效、支持創新發展等方麵為(wei) 企業(ye) 賦能,提振民營企業(ye) 發展信心,支持廣東(dong)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從(cong) 拚箱子,到拚速度。“開門紅”的背後,大灣區外貿真正拚的是技術的自我革命,是效率不斷提升,是服務的不斷優(you) 化。在熱火朝天的外貿一線,我們(men) 更期待,越來越多“灣區好物”拚出新天地、拚出加速度!
(總台記者 郭翔宇 周羽 趙菁 鄧裕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