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影視業AI應用如何超乎想象?未來或縮減從業人員

發布時間:2024-04-01 15:07: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可“神速”評估作品的編劇助手 能夠實時渲染與(yu) 剪輯的虛擬拍攝技術

  影視業(ye) AI應用如何超乎想象?

  在本周落幕的2024年首都電視節目春推會(hui) 上,主題創作、經典拓新、科技進步共同組成了業(ye) 內(nei) 關(guan) 注度最高的“新質生產(chan) 力”。包括春推會(hui) 和香港國際影視展等具有風向標地位的會(hui) 議中,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挑戰和機遇、促進新階段影視產(chan) 業(ye) 高質量創作發展,第一次上升為(wei) 行業(ye) 密切關(guan) 注和重點討論的熱門話題。論壇中公開透露的信息顯示,人工智能在影視行業(ye) 中的迭代和深入,已大大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用於(yu) 劇本評估

  耗時從(cong) 一周降為(wei) 半小時

  人工智能時代,探索科技賦能影視創作和傳(chuan) 播的新路徑、新方法,事實上業(ye) 內(nei) 已經做了很多前瞻性的實踐。在剛剛結束的香港國際影視展上,華策影視方麵透露,去年6月,華策集團成立了AIGC應用研究院。目前,AIGC應用研究院自主研發的編劇助手、劇本評估、視頻檢索、AI劇照等功能已在內(nei) 部應用或內(nei) 測。“一部120萬(wan) 字的小說,使用我們(men) 的AI編劇助手,15到30分鍾就能完成評估報告,而過去靠人工評估需要耗費一周。”

  用於(yu) 作品翻譯

  同步輸出多語種劇情介紹

  為(wei) 了助力戰略地位顯著提高的“出海”業(ye) 務,華策創立了全球影視版權交易一站式雲(yun) 平台C-dramaRights。雲(yun) 平台集保護、確權、分發和交易於(yu) 一體(ti) ,上線兩(liang) 年,已經吸引了全球102個(ge) 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家影視用戶入駐,包括美國、日本、韓國、中東(dong) 等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媒體(ti) 機構,上線1.4萬(wan) 小時優(you) 質內(nei) 容。

  華策影視方麵介紹,AIGC應用研究院為(wei) 雲(yun) 平台量身定製了AIGC多語種智能翻譯項目,將雲(yun) 平台上的中英文劇情簡介輸入係統,隻需1分鍾,就可以生成並輸出包括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等多個(ge) 語種的翻譯內(nei) 容。除了驚人的多語種翻譯速度,該係統目前已能實現同步輸出多語種的劇情介紹流暢音頻。下一步,還將在雲(yun) 平台配圖、適配動畫等方麵進一步賦能,有聲書(shu) 的AIGC功能也正在加速開發中。“AIGC人工智能助益影視傳(chuan) 播提速提效的時代,正在迎麵向我們(men) 走來”。

  用於(yu) 綠幕摳像

  《狐妖小紅娘》等已采用

  2024首都電視節目春推會(hui) 的劇集發展論壇上,業(ye) 內(nei) 大咖再次就此議題展開前沿思考。隨著人工智能科技的強勢推進,AI技術正在進入影視製作領域,對現有電視劇市場是機遇還是挑戰?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編劇張巍表示年輕編劇會(hui) 更關(guan) 注“文生視頻”領域,“我是個(ge) 大學老師,首先我要提防學生們(men) 拿AI寫(xie) 劇本交作業(ye) 。”康洪雷則從(cong) 導演視角出發,期待AI技術可以解決(jue) 背景拍攝的難題。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戴瑩隨之向康洪雷發出邀請,表示愛奇藝接下來要製作的項目就在橫店用到了迭代後的綠幕摳像、LED屏幕模擬的最新虛擬拍攝技術,“這項技術已經應用在《狐妖小紅娘》《大夢歸離》等項目中,能夠實現實時渲染與(yu) 實時剪輯,期待和康洪雷導演一起直接在現場合成出來的作品狀態。”

  用於(yu) 角色扮演

  導演+AI就能完成作品

  優(you) 酷優(you) 象工作室總經理周照中回顧了去年在漫改劇《異人之下》中第一次嚐試數字人與(yu) 真人共同參演的製作經驗。他介紹,目前已經可以做到畫麵的實時回傳(chuan) 與(yu) 導演的實時剪輯、風雨雷電的實時同步與(yu) 渲染。周照中認為(wei) ,在未來兩(liang) 三年,AI技術在影視製作中就會(hui) 有一個(ge) 大的顛覆。

  著名製片人楊曉培分享早在2017年做《全職高手》就初步運用到虛擬拍攝技術的經驗。在她看來,AI技術的進步其實已經離我們(men) 非常近了,但歸根到底操作技術的還是人,創作者的想象力將在技術新階段得到更廣泛應用。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曾映雪認可AI技術的進步對傳(chuan) 統影視製作會(hui) 是一個(ge) 很大的推動,並透露完美世界影視有專(zhuan) 門的AI研究組,也會(hui) 應用到遊戲技術在內(nei) 容創作裏,“未來也許導演一個(ge) 人+AI就能做成一部作品”。

  用於(yu) 行業(ye) 發展

  未來將縮減從(cong) 業(ye) 人員

  就AI賦能影視行業(ye) 的發展前景,天圖萬(wan) 境創始人圖拉古更是斷言:所有LED虛拍都是中間產(chan) 物,將在三到五年之內(nei) 消退成非主流;所有的AI感知虛擬製片將會(hui) 成為(wei) 兼並空間計算的脫形態;隨著去中心化創作,電影生產(chan) 和劇集生產(chan) 開啟去中心化創作的新生態。

  除了賦能之外,AI的發展和運用也給了從(cong) 業(ye) 者一些危機感。AI技術的運營大大縮減了影視行業(ye) 的人力、物力,雖然目前還沒有大規模運用,但已初現端倪。AIGC的技術手段正在幫影視行業(ye) 提高效能。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戴瑩在論壇中舉(ju) 例說,以前影視劇項目在提案階段是沒有海報的,但如今,輸入劇本內(nei) 容和人物形象的文字後,就可以輸出一些概念海報;甚至到了後期還可以輸出一些宣傳(chuan) 物料作為(wei) 參考。這也就注定,未來行業(ye) 中一些腦力勞動者和體(ti) 力勞動者都可能被取代。

  文/本報記者 楊文傑

  統籌/劉江華

  (北京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