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充分征求意見多方同向發力 助推老舊小區改造
近年來,中央持續加大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支持力度,在資金、政策等方麵給予更多傾(qing) 斜。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結合實際情況,穩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改善居住生活條件
幹淨整潔的路麵、錯落有致的樹木……在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建華南路社區街裏小區,處處洋溢著溫馨的生活氣息。
“之前小區環境亂(luan) ,無物業(ye) 管理,房前屋後違建多,下點小雨路麵都積水。”建華南路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薑向國回憶說。該小區建於(yu) 1970年,2022年列入蓮池區老舊小區改造清單。保定市多次召開群眾(zhong) 座談會(hui) ,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基礎上重點在修繕小區道路、增加停車位和綠化帶、改造上下水等方麵下功夫。
北京市昌平區城南街道昌盛園社區占地26公頃,40棟樓曾被分成36個(ge) 獨立小院,圍牆林立。由於(yu) 管理失序、私搭亂(luan) 建等問題,小區曾長期成為(wei) 基層治理的難點。小區居民肖春鳳回憶說:“過去,我到最近的菜市場買(mai) 菜需要步行20分鍾。小區內(nei) 別說停車位,連個(ge) 坐的地方都沒有。”
如今,老人們(men) 在樹下打牌聊天,孩子們(men) 在遊樂(le) 空間快樂(le) 奔跑,滑梯長椅、雨水花園、健身步道等一應俱全。在2023年9月舉(ju) 行的第二屆北京城市更新論壇上,昌盛園社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榮獲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項目。昌平區將這一短時間、低成本、可持續的老舊小區改造模式提煉為(wei) “昌盛模式”。
銀川市金鳳區長城中路街道紫園二區建於(yu) 1997年,供水、排水、供暖管線老化,住宅樓存在冬季不保溫、夏季不隔熱、雨天不隔水等問題。
“過去一到雨天我們(men) 就發愁,院子裏水坑多,家裏屋頂還漏水,實在是鬧心。”小區居民馬富安的煩心事已經得到解決(jue) 。經過前期調研摸底,去年2月份,一場從(cong) 裏到外的翻新改造正式開始。從(cong) 燃氣、供水等管線管道,到住宅外牆、屋頂的保溫防水設施,再到小區內(nei) 綠化、照明、充電樁、健身器材等基礎設施,金鳳區“一樓一策”研究改造方案,令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群眾(zhong) 滿意作為(wei) 標準
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麽(me) 改、改得好不好”由群眾(zhong) 說了算。為(wei) 方便群眾(zhong) 參與(yu) ,推動改造工作高質量開展,河北省統一製發《老舊小區改造征求意願表》,將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等三方麵40餘(yu) 項改造內(nei) 容細化成“菜單”,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為(wei) 居民提供“點菜式”征求改造內(nei) 容意願服務。
對收集的居民意見建議,由“河北老舊小區改造”微信公眾(zhong) 號反映到屬地相關(guan) 部門及時核實處理,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近年來,每個(ge) 納入改造範圍的小區居民改造意願征求率均超過85%。
“我們(men) 邀請居民代表參與(yu) 改造方案製定、施工過程管理、工程質量監督、聯合竣工驗收等關(guan) 鍵環節,充分聽取居民意見,全程監督改造過程,建立政府統籌組織、部門協調指導、街道具體(ti) 實施、社區協同推進、居民全程參與(yu) 的老舊小區改造良性運行機製。”河北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房地產(chan) 市場監管處處長徐華忠說。
昌平區城南街道社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昌盛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張琪告訴記者,社區建立居民議事廳,引導居民參與(yu) 社區建設,引入統一管理,解決(jue) 了物業(ye) 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
“我們(men) 堅持全齡友好、幸福共享原則,將專(zhuan) 業(ye) 設計與(yu) 居民點單相結合,把座談會(hui) 、共商共治牆、入戶征集到的居民意見融入設計方案,確保改造真正改到居民“心坎上”。”張琪表示,隨著物業(ye) 服務品質持續提升,居民逐步養(yang) 成付費享受服務的消費習(xi) 慣。過去兩(liang) 年,物業(ye) 收費率從(cong) 10%增長至70%,實現社區治理良性循環。
昌平區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委老舊小區改造專(zhuan) 班負責人龐繼業(ye) 介紹說,2024年,昌平區將全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已立項的90個(ge)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將於(yu) 年內(nei) 全部實現開工。
齊心協力共治共享
環境美了,管理也得跟上。金鳳區堅持在一線問計於(yu) 民,將“社區代管”轉變為(wei) “居民自管”“多方共管”,以連片打包“紅色物業(ye) ”管理模式解決(jue) 老舊小區“小散亂(luan) ”等問題。
“社區建立了食堂和活動室,我們(men) 的幸福感越來越強!”金鳳區中強巷社區居民秦有福說,社區聚焦為(wei) 民、便民、安民,構建起黨(dang) 支部、社區居委會(hui) 、物業(ye) 企業(ye) 、業(ye) 主委員會(hui) 同向發力的治理新格局。
據統計,金鳳區2023年共實施16個(ge)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74棟住宅樓33.32萬(wan) 平方米,惠及居民3535戶。金鳳區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和交通局負責人表示,將通過精準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消除安全隱患,實現老舊小區“裏子”“麵子”齊提升。
以繡花功夫實現社區善治。2023年,昌平區將“昌盛模式”延伸拓展,推動街區整體(ti) 環境聯動更新,居民、商戶、小區、商業(ye) 實現融合共生,逐步形成社會(hui) 、社區、居民共創共建的新路徑。
城南街道工委書(shu) 記李建忠介紹,城南街道創造性將“昌盛模式”推廣至介山路改造中,通過成立“商居同盟”,組織商戶、居民、產(chan) 權方、設計公司、行政管理部門等多個(ge) 主體(ti) 在同一平台對話,群策群力、統一思想,將專(zhuan) 業(ye) 設計理念與(yu) 商戶、居民需求相呼應,實現街區立麵統一風格、商戶店個(ge) 性化設計、居民生活需求有效滿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