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田種糧效益高——重慶種糧大戶數量一年增長四成多的背後
春耕時節,巴渝大地一派農(nong) 忙景象。操作農(nong) 機下田翻耕、和村民們(men) 一道覆膜育秧……重慶不少種糧大戶幹勁十足。
得益於(yu) 近年來重慶大力推動高標準農(nong) 田改造提升、撂荒地盤活利用、發展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等利好政策,群眾(zhong) 種糧積極性越來越高,2023年重慶單戶種植麵積在50畝(mu) 以上的種糧大戶達5427戶,比2022年增長了45.2%。全市大戶種糧麵積已接近114萬(wan) 畝(mu) 。
重慶山地丘陵多,田地細碎影響規模經營。對此,重慶從(cong) 農(nong) 田改造下手,提出實施千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改造提升行動,農(nong) 田“小並大”“彎變直”,不再高低不平、零碎分散。耕作條件大幅改善帶來的節本增效,讓種糧“錢景可期”。
如今,記者在重慶農(nong) 村走訪看到,經過改造提升後的不少農(nong) 田,大夥(huo) 兒(er) 還要競標搶著種,爭(zheng) 當種糧大戶。今年3月初的一天,梁平區文化鎮三寨村村委會(hui) 辦公室裏,十多個(ge) 人圍坐一堂,現場叫價(jia) ,競標村裏剛整治出的近千畝(mu) 農(nong) 田的經營權。
三寨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徐坤先對農(nong) 田推介一番:“通過高標準農(nong) 田改造提升,這些田塊平均麵積達到5畝(mu) 多,最大的一塊有10多畝(mu) 。田塊之間還預留了農(nong) 機出入通道,與(yu) 生產(chan) 配套的作業(ye) 便道、農(nong) 灌渠係也很齊全,保證‘旱能灌、澇能排、能高產(chan) ’。”
通過多輪競價(jia) ,梁平區味源現代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李世飛拿下了300畝(mu) 農(nong) 田經營權。“好田種糧效益高。”李世飛對規模種糧很有信心,他把自己列的一張“水稻生產(chan) 成本效益表”向記者一攤,逐項介紹,“相比過去細碎田塊搞耕作,如今在‘整片田’裏種地,犁地成本能降到100元/畝(mu) ,收割費降到了80元/畝(mu) ,兩(liang) 次植保費降到了30元/畝(mu) ……全部種稻成本投入在1100元/畝(mu) 左右。按照稻穀1.3元/斤的市場價(jia) ,一畝(mu) 收入有1400多元。不算補貼,一畝(mu) 利潤也有300元左右。”
農(nong) 田整治出來了,再把專(zhuan) 業(ye) 的事情交給專(zhuan) 業(ye) 的人來幹。通過合理分工,種糧效益還能進一步提高。在重慶合川區,不少種糧大戶除了日常管水、稻穀烘幹、銷售等環節由自己做之外,機耕、飛防、機收等環節都交給了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來幹。政府財政還為(wei) 大戶購買(mai) 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提供相應補助。
合川區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提供商賴成紅今年準備為(wei) 區裏20多戶種糧大戶提供6000畝(mu) 以上無人機水稻稻種直播服務。“無人機直播雖然省工省力,但對水田灌溉、排水條件要求高,種子播種時田間要保持一定濕度,幫助稻種根係紮入泥土;在田間除雜草後,要能及時灌水,控製草害……”賴成紅說,現在高標準農(nong) 田能排能灌,不少種糧新農(nong) 具、新農(nong) 藝都派上了用場。
為(wei) 進一步提高大戶種糧的吸引力,重慶還在農(nong) 田改造的基礎上,積極推廣稻油輪作、稻魚共生等複合種養(yang) 模式,幫助大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單位麵積產(chan) 值。
在城口縣蓼子鄉(xiang) 梨坪村,大片油菜花是春日裏的主角。
梨坪村集體(ti) 經濟聯合社理事長馬學平說:“
今年村集體(ti) 經濟組織經營的1000多畝(mu) 油菜已是豐(feng) 收在望。油菜籽收獲之後,緊接著就種植玉米,‘一地兩(liang) 收’,產(chan) 油種糧兩(liang) 不耽誤,種地效益明顯提高。”(記者李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