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啟動城市更新條例執法檢查 城市更新北京模式逐漸形成
本報北京4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今天啟動對《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執法檢查。此次檢查重點包括,規範性文件的製定和備案情況、主要製度的宣貫和落實情況、城市更新工作推進情況。執法檢查分3個(ge) 專(zhuan) 題小組開展,每組有專(zhuan) 門的召集人,分別聚焦居住和設施類更新項目,產(chan) 業(ye) 類更新項目和公共空間和區域綜合類更新項目。4月中旬至5月上旬,3個(ge) 專(zhuan) 題小組開展實地調研、座談聽取相關(guan) 意見建議。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北京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張閩介紹,執法檢查組成員不僅(jin) 包括部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還包括參與(yu) 《條例》立法工作的代表、提出議案建議的領銜代表和通過議題“菜單式”選擇參加此項監督工作的代表等。
《條例》實施一年多來,“城市更新北京模式逐漸形成。”在今天召開的《條例》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上,北京市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委城市更新處處長董良介紹,2023年,北京加快推進居住類項目實施,持續開展產(chan) 業(ye) 類項目提質增效,推動公共設施類項目實施,打造綠色高品質公共空間,推進區域綜合性更新。央產(chan) 老舊小區改造啟動實施,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99部、完工822部,完工量創曆史新高。水電氣熱等老舊管線改造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目標。城市更新製度體(ti) 係基本成型。
此外,《條例》實施以來,北京以係統思維構建城市更新規劃土地政策體(ti) 係,連通規劃土地政策“全鏈條”。去年12月,《北京市建設用地功能混合使用指導意見(試行)》印發實施,支持一種建設用地上不同功能的混合搭配。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副主任楊浚說,文件出台後反響熱烈,受到社會(hui) 各界的廣泛關(guan) 注,為(wei) 北京更新盤活閑置低效空間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3月,《北京市工業(ye) 用地先租後讓指導意見(試行)》印發實施,有效提升工業(ye) 用地配置市場化程度,降低了土地使用權初始獲得成本,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同月,旨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北京市責任規劃師製度實施辦法》印發實施,實現城市更新中的“多方協商”與(yu) “共建共治”,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聚焦178個(ge) 重點更新街區,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對資源與(yu) 任務進行“肥瘦搭配”,實現城市發展綜合效益的最大化。例如豐(feng) 台長辛店老鎮控規作為(wei) 《條例》實施後的首個(ge) 區域綜合性城市更新片區率先批複,按照文物考古優(you) 先、市政交通設施先行、公服配套同步配置、產(chan) 業(ye) 集聚分期引入的實施原則,形成了“城市更新+土地開發上市+政府財政建設”的區域綜合性更新模式,為(wei) 北京促進曆史保護傳(chuan) 承與(yu) 有機更新高質量協同發展提供了可參考借鑒的樣板。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