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巨創”到“微創中的微創”——中國醫生首創NOSES術式記

發布時間:2024-04-08 15:2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 題:從(cong) “巨創”到“微創中的微創”——中國醫生首創NOSES術式記

  新華社記者文晶、陳夢婕、俠(xia) 克

  一葉刀,一張台,一群執甲白衣,憑借雙手的“藝術體(ti) 操”,在被譽為(wei) “微創中的微創”——經自然腔道取標本手術(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創新術式實施下,為(wei) 萬(wan) 千結直腸癌患者減少了痛苦。

  結直腸癌是我國及全球高發癌種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結直腸癌新增發病190萬(wan) 例,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前三。同年,我國結直腸癌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占全球的28.73%和30.59%。

  手術是最有效根治結直腸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十餘(yu) 年間,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帶領團隊從(cong) “微”入手,不斷突破創新,從(cong) 長約20—25厘米左右巨型創麵的傳(chuan) 統開腹手術,到數個(ge) 穿刺孔和長約5—10厘米切口的常規腹腔鏡微創手術,再到首創“零”切口的NOSES手術,繼而創立涵蓋胸、腹、盆腔腫瘤等76種創新術式的多學科NOSES術式體(ti) 係,實現腫瘤根治術與(yu) 微創無疤的良好結合。

  無“微”不至的NOSES

  術後第2天就能下地走路,第6天達到出院標準……剛做完NOSES手術的腫瘤患者魏守城說:“真沒想到,這病不用開膛破肚,打幾個(ge) 眼兒(er) 就能完成,少遭罪不說,心裏也沒那麽(me) 害怕了。”

  傳(chuan) 統的開腹手術創傷(shang) 大、出血多、易引並發症、住院時間長、恢複慢、患者就醫體(ti) 驗差;而常規的腹腔鏡微創手術,雖創麵大幅減小,但仍需有輔助切口才可將腫瘤標本取出。更為(wei) 揪心的是,術後殘留的永久性疤痕,無論大小都會(hui) 給患者帶來終身的疾病心理暗示及不良影響。

  外科醫生的每一刀都是創傷(shang) 。有沒有一種術式在確保手術效果和質量的同時,能夠規避患者腹壁的疼痛和疤痕,使其感受更好?秉持這一初心,王錫山帶領團隊開始長達十餘(yu) 年的探索攻堅。

  2007年,法國醫生的一例經陰道膽囊切除手術給王錫山很大啟示:腫瘤外科手術不應隻是單純追求根治,而是既要根治、又要微創、還要保功能。在符合適應證的前提下,讓腫瘤患者既有“裏子”,也有“麵子”。

  經過近3年的醞釀,2010年,王錫山團隊成功實施經陰道直腸癌切除術,創新實現國際首例無切口直腸癌手術。

  主刀醫生通過腹腔鏡等器械,將腫瘤標本從(cong) 自然腔道取出,在腹腔內(nei) 進行消化道重建。手術以腹壁無輔助切口、創傷(shang) 小、疼痛輕、恢複快等突出特點,被業(ye) 界譽為(wei) “微創中的微創”,承載了醫學發展的人文關(guan) 懷。

  2013年,王錫山團隊開展結直腸腫瘤經自然腔道取標本手術,完善係列新術式10種,並在國際上首次提出NOSES概念。此後,逐步建立完善相關(guan) 理論技術體(ti) 係。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在王錫山團隊的持續攻堅下,NOSES技術、理念不斷提升。

  “除結直腸腫瘤外,NOSES還在胃、小腸、肝膽、宮頸、子宮、泌尿係腫瘤等專(zhuan) 科實現臨(lin) 床應用。目前,已建立NOSES結直腸術式21種、胃術式9種、婦科術式6種、泌尿術式3種、肝膽胰脾術式5種、其他疑難複雜NOSES術式32種,基本涵蓋了腹盆腔各個(ge) 髒器疾病。”中國抗癌協會(hui) 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說,“該術式詮釋了整合醫學的重要價(jia) 值,是外科理念與(yu) 技術的創新,高質量實現病人疼痛治愈與(yu) 就醫新體(ti) 驗的完美結合,實屬難得。”

  樊代明介紹,2023年,在中國抗癌協會(hui) 支持下,300餘(yu) 位腫瘤外科、婦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等專(zhuan) 家聯合製定《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NOSES技術》,為(wei) NOSES在多領域應用提供行業(ye) 準則。

  “目前,NOSES可運用於(yu) 日間手術,部分患者當日手術,當日即可出院。”王錫山說,“新技術就是要給患者帶來切實的福祉,病人的要求就是我們(men) 的追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主任翟曉輝說:“NOSES是外科領域術式創新的典型代表,突破性地將腔鏡手術從(cong) 有切口時代帶入無切口時代。患者術後疼痛更輕,康複更快,有益於(yu) 患者盡早回歸家庭和社會(hui) ,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醫療資源在得以更有效利用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衛生健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積“微”成著的NOSES

  強醫生、利病人、助基層。

  為(wei) 與(yu) 更多基層醫療機構共享NOSES先進技術,造福更廣大基層患者,2017年,王錫山團隊推動成立以NOSES手術為(wei) 中心的學術組織——中國NOSES聯盟,以實際行動為(wei)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從(cong) 雪域高原到東(dong) 海之濱,從(cong) 白山黑水到嶺南大地……十餘(yu) 年間,伴隨中國NOSES聯盟一地地醫學健康科普、一站站公益學術講座、一台台臨(lin) 床手術直播、一輪輪醫生實操培訓、一場場專(zhuan) 家基層義(yi) 診……越來越多的基層醫護人員熟知NOSES,實施NOSES;數以萬(wan) 計的腫瘤患者在一批批“NOSES人”持之以恒的推廣和實踐中,開啟新生。

  NOSES全國大型臨(lin) 床數據庫統計顯示,該術式開展至今,已覆蓋559家醫院,833位醫生成功實施NOSES手術41841例。僅(jin) 山西一省,能夠熟練開展NOSES術式的醫生已達80多位,累計臨(lin) 床手術量超1200例,手術方式包括10餘(yu) 種。

  山西省衛健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張波告訴記者:“NOSES對山西微創外科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也更好地造福了廣大山西患者,更是響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一個(ge) 重要標誌性成果。”

  NOSES每一次攻堅的碩果,也伴隨著理論的飛躍。

  從(cong) 2013年起,王錫山團隊領銜國內(nei) 百餘(yu) 位外科領域專(zhuan) 家共同編寫(xie) 《經自然腔道取標本手術——結直腸腫瘤》等多部手術專(zhuan) 著,並發表NOSES學術論文140餘(yu) 篇,行業(ye) 指南3部、專(zhuan) 家共識8部、國家專(zhuan) 利7項……極大促進了NOSES技術的規範發展和全麵普及。

  2017年,NOSES理論體(ti) 係被正式寫(xie) 入國家“十四五”規劃教材《外科學》,納入我國醫學教育體(ti) 係。

  識“微”見遠的NOSES

  NOSES不僅(jin) 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近年來,該術式在國內(nei) 應用日漸廣泛的同時,不斷向全球癌症診療輸出寶貴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2023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以中文為(wei) 主體(ti) ,英、韓、日、俄、法相配套的五大語種NOSES手術係列專(zhuan) 著《經自然腔道取標本手術學》亮相第75屆法蘭(lan) 克福國際書(shu) 展,獲多個(ge) 參展國高度評價(jia) 。

  人民衛生出版社總編輯杜賢說:“這是中國科學家以自強之力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探索,是中國外科原創技術向世界邁進的堅實一步。”

  “魚”“漁”並授天地闊。

  為(wei) 助力推動全球範圍的癌症防治工作,在中國醫師協會(hui) 、中國國家癌症中心等單位指導下,王錫山團隊牽頭組織成立國際NOSES聯盟,迄今已連續6年舉(ju) 辦NOSES全球學術會(hui) 議,來自美國、英國、葡萄牙、西班牙等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百餘(yu) 名參會(hui) 醫學專(zhuan) 家,共同製定首部國際《NOSES專(zhuan) 家共識》,為(wei) NOSES在國際領域規範開展提供重要依據。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謝切諾夫第一醫科大學醫學教授謝爾蓋·康斯坦丁諾維奇·葉菲托夫說,自2019年王錫山教授在莫斯科舉(ju) 辦的國際學術會(hui) 議上分享NOSES以來,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外科專(zhuan) 家應用這一新術式,特別是結合血管保留的NOSES手術在左側(ce) 結腸癌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chan) 科名譽主任郎景和說:“癌症無國界。近年來,以NOSES為(wei) 代表的中國微創外科技術得到長足發展,中國醫生團隊活躍於(yu) 國際醫學舞台,發出中國醫學創新之聲。NOSES唯有與(yu) 各國緊密攜手,才能為(wei)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