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而名,向山而行,貴州與世界相遇
因山而名,向山而行,貴州與(yu) 世界相遇貴州日報報刊社2024-04-07 09:10 熱度:
當地時間3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批準18個(ge) 新的地質公園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長白山世界地質公園、恩施大峽穀-騰龍洞世界地質公園、臨(lin) 夏世界地質公園、龍岩世界地質公園、武功山世界地質公園和興(xing) 義(yi) 世界地質公園成為(wei) 名錄中6位中國“新成員”。
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遺產(chan) 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被譽為(wei)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出的三大世界級品牌。這是貴州繼織金洞之後第二個(ge) 成功獲得世界級“金字招牌”的地質公園。目前,中國擁有的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已增至47處,繼續穩居世界首位。
向北,長白山世界地質公園以第四紀火山地貌遺跡為(wei) 特色;向南,地處三江發源地的龍岩世界地質公園提供了中國東(dong) 南部地區在約3億(yi) 年時間裏構造演化的地質記錄;深入西部內(nei) 陸,臨(lin) 夏世界地質公園地跨黃土高原幹旱區、青藏高原高寒陰濕區兩(liang) 大自然區;恩施大峽穀-騰龍洞世界地質公園擁有舉(ju) 世聞名的侵蝕和溶蝕地貌。
世界級的地質奇觀——對於(yu) 興(xing) 義(yi) 地質公園,教科文組織在新聞公報這樣描述:“興(xing) 義(yi) 世界地質公園涵蓋古生物化石、地貌、地層、岩石、礦產(chan) 、構造、水體(ti) 等七大類地質遺跡,特別是以烏(wu) 沙三疊紀古生物化石出露和埋藏 區域,馬嶺河峽穀、萬(wan) 峰林、泥氹石林、頂效貴州龍化石產(chan) 地和貓貓洞古人類遺址等重要地質遺跡資源為(wei) 核心的三疊紀相變帶地質遺跡,填補了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空白。”
峰成林,穀如隙,丘與(yu) 錐,岩岩異。
興(xing) 義(yi) 世界地質公園,這片1456平方公裏的“寶藏之地”可謂雲(yun) 貴高原喀斯特的完美縮影。豐(feng) 富的地層剖麵遺跡、構造遺跡,保存完好的“興(xing) 義(yi) 動物群”化石展現著地球古老生命的繁衍曆程,為(wei) 科學家提供寶貴研究資源;喀斯特峰林峰叢(cong) 、地縫峽穀、溶洞天坑等罕見地質地貌,讓徐霞客留下“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的讚歎。
“興(xing) 義(yi) 地質公園以其國際重要性地質遺跡、瑰麗(li) 的自然景觀、豐(feng) 富的生物多樣性、多彩的民族文化、獨特的文博資源和數字化智能管理服務手段等,讓人印象深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專(zhuan) 家阿茲(zi) 米勒·穆尼夫·本·穆罕默德·布卡裏對興(xing) 義(yi) 地質公園高度評價(jia) 。
“在我來之前曾經閱讀過關(guan) 於(yu) 萬(wan) 峰林喀斯特的報告,也看過視頻和很多材料,但真正到達萬(wan) 峰林,親(qin) 眼見到的時候,還是不禁感歎,這裏的人簡直住在喀斯特天堂,來到興(xing) 義(yi) ,一定要來萬(wan) 峰林,才算圓滿!”踏上興(xing) 義(yi) 地質公園的土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zhuan) 家Azmil Munif Mohd Bukhari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激動地說。
地質公園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既保護地質遺產(chan) ,也強調地質遺產(chan) 與(yu) 自然遺產(chan) 、文化遺產(chan) 之間的相互關(guan) 聯,這是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理念。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貴州在地質公園建設中將保護與(yu) 開發有機結合,以文化、旅遊和體(ti) 育與(yu) 山地資源精彩碰撞,加快建設國際一流山地旅遊目的地,讓綠水青山釋放更大發展紅利。
近處稻田青青,隨風搖曳,遠觀綠水青山,浪漫迷人。萬(wan) 峰林下山水田園吸引無數遊客流連“詩與(yu) 遠方”。馬拉鬆、滑翔、速降、登山、攀岩、漂流等山地旅遊賽事讓興(xing) 義(yi) 成為(wei) 海內(nei) 外戶外運動愛好者心儀(yi) 的打卡地。
“萬(wan) 峰林是神奇的、美麗(li) 的,馬嶺河峽穀也讓人驚奇,這裏有開展山地運動的世界級資源、在其他地方難以複製。”法國極限運動小輪車冠軍(jun) 弗雷德裏克·摩爾在遊覽興(xing) 義(yi) 後說。10餘(yu) 年來,摩爾在貴州借助山地旅遊資源積極推廣小輪車等山地競技體(ti) 育項目。這些年,他驚喜地看到,貴州圍繞山地特色,舉(ju) 辦了眾(zhong) 多國際知名山地戶外運動賽事,在保護山地自然環境的同時,推動山地旅遊和山地競技體(ti) 育發展。
“第一次看到了那麽(me) 完整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群山,讓我感到非常震撼。”貴州民族大學旅遊與(yu) 人類學博士、老撾籍留學生鄧利對興(xing) 義(yi) 萬(wan) 峰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認為(wei) ,貴州因地製宜地將自然山地環境變為(wei) 旅遊載體(ti) ,不僅(jin) 給當地居民增加了經濟收入和提供了就業(ye) 崗位,同時也以參與(yu) 體(ti) 驗為(wei) 主要形式,促進了遊客身心健康。“貴州山地旅遊發揮自然旅遊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培育了多元化、多層次的山地旅遊。”
“這幾年來村裏玩的人絡繹不絕,生意越來越紅火了。”依托萬(wan) 峰林,當地群眾(zhong) 吃上“旅遊飯”,興(xing) 義(yi) 市萬(wan) 峰林街道辦萬(wan) 福村村主任朱玉美笑容滿麵。在黔西南州,依托山地旅遊實現村美人富、逐步走上振興(xing) 之路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已有300餘(yu) 個(ge) 。
造化神奇,不止興(xing) 義(yi) 。山脈縱橫的貴州92.5%的國土麵積為(wei) 山地和丘陵,是中國擁有世界自然遺產(chan) 最多的省份:因獨特的生態係統和豐(feng) 富的生物多樣性而享譽的梵淨山;中國南方最大的原始森林荔波喀斯特;橫亙(gen) 1300多平方公裏的水墨畫卷赤水丹霞;保存最完整的白雲(yun) 岩喀斯特地貌施秉雲(yun) 台山……立體(ti) 、多彩的貴州風景裏刻著山地基因,演繹山地傳(chuan) 奇。
中國的生態文明實踐與(yu)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建設高度契合。教科文組織地球科學和地質公園部門負責人克裏斯托夫·範登貝格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說,中國積極接受和促進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理念,不僅(jin) 擁有眾(zhong) 多地質景觀,還將其與(yu) 當地發展聯係起來。
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理念,全力推動“山地旅遊+”發展,“山地公園省”貴州正走向愈加開闊的國際舞台。
“貴州有各種類型的洞穴,你永遠都無法預測你能走多深多遠,這就是貴州深深吸引我的地方。”30多年來,法國洞穴聯盟成員、國際洞穴探險家讓·波塔西把自己的熱情和精力大部分投入到“亞(ya) 洲第一長洞”綏陽雙河洞等貴州洞穴科考活動中。現在,他已將貴州視為(wei) “第二故鄉(xiang) ”,幫助當地開發洞穴旅遊資源,將“地質王國”貴州推介給全世界。
2023年9月,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hui) 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興(xing) 義(yi) 市召開。作為(wei) 目前中國唯一一個(ge) 以山地旅遊為(wei) 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峰會(hui)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指出,一條世界級的旅遊弧線正在形成。在這條弧線上,要高度關(guan) 注以貴州為(wei) 代表的中國西南山地將發揮的重要扭變性作用。
因山而名,貴州以開放自信的姿態,將山地保護與(yu) 綠色發展的中國經驗貢獻給世界。
“我相信,隨著貴州山地旅遊多元業(ye) 態的挖掘和發展,將會(hui) 建成獨具特色的國際山地旅遊目的地。”在法國前總理、國際山地旅遊聯盟主席德維爾潘看來,貴州將山地資源稟賦與(yu) 各類生態資源相結合,形成“山地旅遊+”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示範效應。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榮譽秘書(shu) 長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深受萬(wan) 峰林鄉(xiang) 愁集市的人間煙火所感染:“我和很多人一樣,是乘坐飛機來興(xing) 義(yi) 的。如今,國內(nei) 外遊客借助便捷交通可以抵達任何地方,這為(wei) 偏遠的山區帶來了財富和就業(ye) 機會(hui) 。無論是城市還是鄉(xiang) 村,旅遊帶來的經濟收益都可以用於(yu) 建設和提高公共基礎設施。”
向山而行,貴州與(yu) 世界相遇。
作為(wei) 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貴州將以實際行動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擦亮世界地質公園“金色招牌”,保護和利用好這一自然界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奮力繪就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畫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