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超萬項非遺資源如何傳承利用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4月9日啟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法》和《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條例》(以下簡稱“一法一條例”)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摸底首都非遺文化保護傳(chuan) 承情況。根據普查數據,到2022年,北京市共有非遺資源1.2萬(wan) 餘(yu) 項。截至目前,北京地區有13個(ge) 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4個(ge) 。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法》實施第13年,《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條例》實施第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林亮表示,“一法一條例”實施至今,首都非遺傳(chuan) 承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
北京市統計局2023年發布的《北京非遺保護與(yu) 傳(chuan) 承情況快速調研分析報告》顯示,北京非遺保護傳(chuan) 承管理製度總體(ti) 完備,非遺活動傳(chuan) 播與(yu) 設施建設規範有序,非遺進校園受到歡迎,超七成居民關(guan) 注非遺項目。《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也將“構建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北京樣本’”寫(xie) 入其中。非遺保護被納入北京全市工作統籌謀劃。
北京市首個(ge) 市級非遺文獻館將於(yu) 2024年開館,一係列非遺記錄工程正在推進中。
林亮在4月9日召開的執法檢查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議上介紹,針對1.2萬(wan) 餘(yu) 項非遺資源,北京市文旅局根據代表性和影響力、瀕危程度逐步予以記錄、建檔,已開展8批共對76位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進行了記錄,留存視頻成果1000餘(yu) 小時,形成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記錄工作指南,完成45位市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口述史記錄,整理口述文字稿400餘(yu) 萬(wan) 字。
北京建立國家級、市級、區級三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ti) 係,對不同種類的非遺項目精準施策。
針對瀕危非遺項目,北京製定《北京市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認定和保護辦法》,激發學徒學藝及各方麵傳(chuan) 承保護的積極性。對具有生產(chan) 性質和廣泛社會(hui) 需求的項目實行生產(chan) 性保護,北京工美集團、一得閣、紅星、龍順成被認定為(wei)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生產(chan) 性保護基地;評定《北京市傳(chuan) 統工藝振興(xing) 目錄》,景泰藍、漢白玉雕等37項工藝被收錄其中。
“一法一條例”實施以來,北京市級非遺保護經費被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林亮介紹,近3年,北京市財政共撥付北京市文旅局非遺工作資金5600餘(yu) 萬(wan) 元,同時,北京市文旅局爭(zheng) 取中央財政支持,共利用國家級非遺保護資金近5000萬(wan) 元。北京市文旅局與(yu) 財政局共同製定《北京市非遺保護資金管理辦法》,提高了資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益。
目前,北京各區共有非遺保護傳(chuan) 承相關(guan) 設施和場所120個(ge) ,非營利性場所占比86.83%。
在林亮看來,傳(chuan) 承人是非遺項目的承載者和傳(chuan) 遞者,是非遺保護的核心。《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認定與(yu) 管理辦法》製定,進一步明確傳(chuan) 承人的權利和義(yi) 務,建立了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和項目保護單位考核評估製度,每年向市級以上代表性傳(chuan) 承人發放兩(liang) 萬(wan) 元傳(chuan) 習(xi) 補助。
在人才方麵,北京市文旅局實施非遺傳(chuan) 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委托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戲曲學院等9所院校舉(ju) 辦研修培訓班59期,培訓來自京津冀等省市傳(chuan) 承人1430人次,並組織開展對北京市非遺保護工作隊伍的輪訓,提升基層非遺保護工作人員業(ye) 務能力。
非遺與(yu) 現代生活的連接越來越緊密,不斷激發著非遺傳(chuan) 承的內(nei) 生動力。林亮舉(ju) 例說,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通過“非遺+互聯網”,與(yu) 互聯網平台合作舉(ju) 辦“北京非遺購物節”;通過“非遺+旅遊”,推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文化和旅遊體(ti) 驗基地。在《北京市促進“鄉(xiang) 村民宿+”產(chan) 業(ye) 提升的若幹措施》《鄉(xiang) 村民宿服務要求及評定》中,鼓勵發展“民宿+非遺”業(ye) 態。
北京市還大力推動“非遺+文創”,製定了《北京市擴大文化和旅遊新消費獎勵辦法》,鼓勵挖掘北京曆史文化資源,設計推出旅遊商品和文創產(chan) 品,全聚德、張一元等24家非遺單位108個(ge) 係列213件商品認證為(wei) “北京禮物”。
執法檢查組介紹,此次執法檢查的重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相關(guan) 機製建設運行、調查與(yu) 保存、代表性項目管理及分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利用、傳(chuan) 播普及、相關(guan) 保障措施落實等情況。7月下旬,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會(hui) 議將聽取和審議非遺“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報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