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天水遇上麻辣燙:美食這樣帶火一座城

發布時間:2024-04-10 14:28:00來源: 光明日報

  【那些網紅城市背後的文化密碼】

  甘肅天水因麻辣燙而火,火得讓人猝不及防。天水的美食雖然有爆火的實力和條件,但什麽(me) 時候火、以什麽(me) 形式火,卻是一個(ge) 未知數。在今年3月之前,沒有人能想到,天水麻辣燙會(hui) 成為(wei) 網紅,因為(wei) 在天水眾(zhong) 多美食中,麻辣燙的知名度遠遠不如遍布天水街頭巷尾的呱呱、漿水麵等,但偏偏是麻辣燙火了,而且火到了全國。

  麻辣燙給人帶來難忘的味蕾記憶

  麻辣燙是一種常見的小吃,有著獨特的味道。麻辣燙的製作程序並不複雜,就地取材,將蔬菜、肉類、豆製品等放入味道濃鬱的麻辣湯中煮熟即可食用。吃時可帶湯,也可不帶湯,但一定得加入濃香的油潑辣子。一碗優(you) 質麻辣燙必定兼具麻、辣、鮮、香四味,其中尤以麻、辣二味最為(wei) 突出,再加上從(cong) 熱湯中帶出的滾燙溫度,麻辣燙總是能給人帶來一種難忘的味蕾記憶。

  麻辣燙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一種說法認為(wei) ,麻辣燙起源於(yu) 長江之濱,纖夫和船工在勞動之餘(yu) ,架起火罐或湯盆,用最簡單的調料和就地取來的食材煮製而成。這種簡便易行的吃法很快就在江邊流傳(chuan) 開來,並逐漸傳(chuan) 到全國各地。也有種說法認為(wei) ,麻辣燙起源於(yu) 川渝地區,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到了飯點就將食材放入鍋中煮熟,然後圍坐一起共同享用。這種烹飪方法不僅(jin) 簡便易行,還能保持食材的新鮮口感。不管是何種起源,麻辣燙的做法都十分簡單快捷,而且從(cong) 一開始就是一種重口味的食物。

  作為(wei) 一種生活態度和文化象征的“麻辣燙”

  因為(wei) 麻辣燙帶來的那種味覺的刺激感和興(xing) 奮感讓人難以忘懷,所以很多人一旦嚐試就停不下來,並且漸漸地為(wei) “麻辣燙”賦予了食物之外的更多含義(yi) ,喜歡用“麻辣燙”指代能給人帶來痛快且刺激感覺的事物。

  1997年,電影《愛情麻辣燙》上映並迅速走紅。影片由5個(ge) 當代都市生活中的故事串聯而成,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讓觀眾(zhong) 著實體(ti) 驗了一番豐(feng) 富複雜的愛情滋味。隨後,“麻辣燙”成為(wei) 大眾(zhong) 文化領域的熱詞,頻頻被媒體(ti) 拿來命名其節(欄)目。比如,1999年,遼寧人民廣播電台信息頻道開辦了輿論監督類節目《清晨麻辣燙》;2001年,四川在線網站開辦了帶有麻辣味的新聞評論《麻辣燙評論》;2002年,重慶電視台開播了方言欄目劇《生活麻辣燙》,收視率、知名度、觀眾(zhong) 好評度很高;2003年,東(dong) 方電視台戲劇頻道推出全新表演型談話節目《三人麻辣燙》,讓觀眾(zhong) 在娛樂(le) 中品味生活的滋味。其他媒體(ti) 上還有關(guan) 注熱點經濟問題的《經濟麻辣燙》、犀利點評娛樂(le) 事件的《娛樂(le) 麻辣燙》、新聞評論類節目《新聞麻辣燙》、娛樂(le) 脫口秀節目《海仙麻辣燙》、真人秀節目《綜藝麻辣燙》、科普對話節目《科學麻辣燙》等。

  媒體(ti) 的不斷加持,讓“麻辣燙”一詞有了更廣泛的含義(yi) 。“麻辣燙”開始成為(wei) 一種生活態度和文化的象征。在一些年輕人看來,生活應該多些像麻辣燙那樣充滿新鮮刺激的感覺,應該不斷去發現、去嚐試、去經曆。所以,當天水麻辣燙火了,很多年輕人紛紛湧向天水這座西北小城——既是為(wei) 品嚐麻辣燙這一美食,更是為(wei) 尋找一種期待中的生活。

  天水麻辣燙的走紅有一定的偶然性

  年輕人是社會(hui) 中激情澎湃、活力四射的群體(ti) ,他們(men) 引領著潮流風尚,他們(men) 的生活態度、飲食喜好,往往成為(wei) 社會(hui) 的風向標。

  麻辣燙雖然是一種普通的食物,但當它和年輕人的飲食喜好、審美追求相吻合,“吃麻辣燙”就成為(wei) 一種時尚,麻辣燙就具有了引爆流量的潛力。

  2月13日,一名女大學生在天水吃麻辣燙時,因吃得滿意,便在社交平台上發了一條時長僅(jin) 7秒的短視頻,自豪地說“應將天水麻辣燙在全國推廣”。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那條短視頻被愛吃麻辣燙的網友轉發。隨後,各種關(guan) 於(yu) 天水麻辣燙的視頻以幾何倍數增長,在全國形成潮湧之勢。

  一條短視頻一夜之間將天水送上熱搜,“天水麻辣燙”迅速成為(wei) 網絡熱詞。全國各地的網紅、博主紛紛湧向天水“打卡”,再加上傳(chuan) 統媒體(ti) 的助力,“天水麻辣燙”成為(wei) 繼“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之後又一個(ge) “流量之王”,天水也順理成章地成為(wei) “新晉網紅城市”。

  坦率地講,天水及天水麻辣燙的走紅有很大的偶然性,甚至可以說,天水是被從(cong) 天而降的流量“砸中”的。但若沒有年輕人對麻辣燙這種美食的喜愛,若沒有年輕人對“麻辣文化”及“麻辣生活”的追求,一條關(guan) 於(yu) 麻辣燙的7秒鍾短視頻能否點燃流量之火,真的很難說。

  年輕人為(wei) 天水麻辣燙注入超越食物本身的想象

  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紛紛湧向天水。天水麻辣燙適合他們(men) 的胃口,更適合他們(men) 對新鮮、刺激、熱情、快捷生活的追求。還未下箸,火焰般熱烈且濃香四溢的辣椒就已讓他們(men) 饞涎難忍,欲罷不能,“大快朵頤,君子頓失謙讓;狼吞虎咽,淑女早喪(sang) 矜持”。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men) 渴望尋找一種屬於(yu) 自己的放鬆情境。一碗麻辣燙,不僅(jin) 僅(jin) 是食物,更是一種心靈的慰藉,它讓人們(men) 暫時忘卻煩惱,享受當下的美好。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句話:“美食是一種藝術,它能夠觸動人們(men) 的味蕾和情感,讓人們(men) 享受到生活的美好。”人們(men) 對美食的渴望,就如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自然而然,真情流露,不可抑製。

  天水麻辣燙滿足了年輕人對美食的喜好,年輕人為(wei) 天水麻辣燙注入了超越食物本身的想象。比如,有人創作出《不如來一“燙”》。“隔著屏幕我都能感覺到它的香……這醉人的味道(是)想了(還)又想……隴山隴水好地方……秦風在茲(zi) 禮儀(yi) 之邦,蒹葭蒼蒼吟誦著秦時月亮……”年輕的食客們(men) 沒有止步於(yu) 味蕾的滿足,他們(men) 以麻辣燙為(wei) “入口”,進入到天水曆史與(yu) 文化的廣闊天地。同時,他們(men) 起身從(cong) 餐館移步到麥積山、伏羲廟、大地灣、大像山等景區以及城市的各個(ge) 角落。據甘肅省文旅廳發布的數據,3月以來,天水市已累計接待遊客超613萬(wan) 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35億(yi) 元。

  文學創作上有一句話叫“小切口,大主題”。天水麻辣燙是典型的小切口,人們(men) 通過這個(ge) 小切口,看到了天水的曆史文化、社會(hui) 經濟、城市麵貌、風土人情。

  天水利用麻辣燙搭建的平台展示出自己的獨特魅力

  一碗麻辣燙,帶火一座城。天水似乎在不經意間回答了年輕人一個(ge) 時髦的提問:給我一個(ge) 去的理由。

  要讓一座城從(cong) 裏到外真正火起來,光靠一碗麻辣燙顯然是不夠的。麻辣燙是消費品,它消費的是天水的城市品位和文旅精神。

  自己的麻辣燙走紅後,作為(wei) 曆史文化名城和資源稟賦良好的旅遊城市,天水在文旅方麵沒有停留在僅(jin) 數家珍、亮家底、抖包袱的狀態,而是從(cong) 接待、服務、保障等多方麵入手,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塑造城市形象。

  3月14日,天水市發了一條英文短視頻。視頻三分之二的時間說天水麻辣燙,三分之一的時間介紹天水曆史文化和旅遊資源。天水人認為(wei) ,先把客人迎進來,讓他們(men) 吃好住好,留下好的印象,客人才會(hui) 對你作深入了解。

  遊客對一個(ge) 城市的認可並非緣自主人大聲的吆喝,而是緣自對這座城市的觀察體(ti) 驗和主觀感受。天水非常注重細節的完美,遊客們(men) 正是從(cong) 一個(ge) 個(ge) 完美的細節中看到了天水的文化品位。

  天水麻辣燙爆火後,網友們(men) 紛紛建言天水“抄”淄博和哈爾濱的“作業(ye) ”。可是,天水沒有簡單地照搬照抄,而是不急不躁,紮紮實實地做具體(ti) 工作。

  “天生麗(li) 質難自棄”,卻又“養(yang) 在深閨人未識”的天水,沿著麻辣燙鋪就的小徑,展示出自己獨特的魅力。人們(men) 幾乎是在不經意間看到了一座完全顛覆他們(men) 認知的全新的天水。

  從(cong) 人們(men) 把目光投向天水麻辣燙,到類似於(yu) “二次過年”的全民行動,再到曆史文化的逐步彰顯,天水麻辣燙的爆火,不僅(jin) 僅(jin) 是美食的走紅,更是以文脈為(wei) 引領的城市複興(xing) 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天水麻辣燙不僅(jin) 帶火了天水,也帶動整個(ge) 西部一起享受流量的紅利。甘肅省各市州都拿出自己最好的節目、最好的產(chan) 品來天水引流助興(xing) ;寧夏、青海、陝西、新疆、內(nei) 蒙古等周邊省區組團奔赴天水,爭(zheng) 相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展現給全國人民。天水與(yu) 兄弟城市一起搭台、一起努力,共同呈現了欠發達地區文旅奮力追趕先進的生動場景。

  一碗麻辣燙的載荷是有限的,但麻辣燙引爆的城市熱情和發展潛力卻是無限的

  有人開玩笑說,天水的第一次爆火,是諸葛亮北伐來到天水的時候,第二次爆火就是這次麻辣燙帶來的整個(ge) 城市的出圈。從(cong) “第一次”到“第二次”,時間相隔1796年。個(ge) 中原因,值得天水及跟天水有著同樣經曆的城市深思。

  在流量經濟時代,因麻辣燙而走紅的天水讓人羨慕。如何成為(wei) 網紅城市?天水給我們(men) 留下了很多啟示。但天水不想成為(wei) 一個(ge) 曇花一現的網紅城市,她渴望將“流量”變為(wei) “留量”,由“網紅”成為(wei) “長紅”。這就需要認真思考:如何發揮文旅IP的作用?如何找到流量入口?如何引導、利用網絡流量?如何經營城市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激發城市的發展活力?

  麻辣燙帶動的農(nong) 商文旅產(chan) 品的火爆銷售以及對天水這座城市知名度、美譽度的大幅度提升,讓人明顯感覺到有一雙能量巨大的手在操控著這一切,這雙手不是別的,正是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魅力和精神。

  一碗麻辣燙的載荷是有限的,但麻辣燙引爆的城市活力和發展潛力卻是無限的。已經火了一個(ge) 多月的天水至今依然風頭不減。這告訴我們(men) ,如果一座城市的文化積澱足夠豐(feng) 厚,如果一座城市有足以打動人心的魅力,如果一座城市能找到自己最佳的爆發點和流量入口,在這個(ge) 信息發達的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牛勃,係甘肅省天水市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

  光明日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