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肌肉驅動機器人有了柔軟靈活的“骨骼”

發布時間:2024-04-10 14:26:00來源: 科技日報

  肌肉驅動機器人有了柔軟靈活的“骨骼”

  可最大限度發揮肌纖維作用

  科技日報北京4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開發了一種類似彈簧的設備,可用作幾乎所有肌肉型機器人的基本骨架模塊。這種“彎曲彈簧”旨在充分利用任何附著的肌肉組織,可最大限度提高肌肉自然產(chan) 生的運動量。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智能係統》上。

  肌肉是大自然完美的執行器,可將能量轉化為(wei) 運動。就比例而言,肌纖維比大多數合成執行器更強大、更精確。因此,工程師一直在探索利用天然肌肉為(wei) 機器人提供動力的方法。現有的一些“生物混合”機器人,使用肌肉執行器為(wei) 人造骨骼提供動力,也可實現行走、遊泳、泵動和抓握。但迄今並沒有高效且通用的相關(guan) 裝置。

  此次,團隊設計了一種專(zhuan) 門定製的彎曲件,其配置和剛度使肌肉組織能夠自然收縮並最大限度地拉伸彈簧。團隊將肌肉的自然力、彎曲剛度和運動程度聯係起來,通過大量計算來設計設備的配置和尺寸。

  該設備類似於(yu) 一個(ge) 微型手風琴狀結構,團隊計算後設計的彎曲度是肌肉組織本身剛度的1/100。研究人員用小鼠細胞中生長的活肌肉纖維製作成肌肉帶,將肌肉帶纏繞在設備的兩(liang) 個(ge) 角柱上,測量了當肌肉帶收縮時柱子拉在一起的距離。

  研究發現,彎曲部分的配置使肌帶能可靠且反複地收縮。與(yu) 之前的肌肉執行器設計相比,他們(men) 的設計集中收縮拉伸程度是前者的5倍。

  該裝置可作為(wei) 未來肌肉動力機器人的“骨架”。團隊正在調整和組合彎曲部分,以構建由自然肌肉驅動的更精確可靠的機器人。

  【總編輯圈點】

  人類製造類人機器已有半個(ge) 多世紀的曆史。人們(men) 早就發現,與(yu) 機械相比,人的身體(ti) 更靈活,運動更精細,能量轉化效率也高得多。這是因為(wei) 人體(ti) 共有約640塊肌肉,肌肉比任何同尺寸的運動轉化裝置都更強大。未來想要製造出更敏捷的機器人,最自然的思路,是讓機器模擬人的肌肉組織和關(guan) 節,還要控製機器人的總重,這很難。不過,新裝置通過引入彈簧,降低了機器模擬肌肉的難度。不久後,機器人的運動將不再是人們(men) 印象中的“霹靂舞”。

  (科技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