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產能儲備製度,有序核準建設一批產能儲備煤礦項目
央視網消息: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消息,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guan) 於(yu) 建立煤炭產(chan) 能儲(chu) 備製度的實施意見。
為(wei) 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hui) 精神,認真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初級產(chan) 品供給保障和價(jia) 格穩定的決(jue) 策部署,深化煤炭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創新產(chan) 能管理機製,完善產(chan) 能儲(chu) 備政策,推動煤炭產(chan) 能保持合理裕度和足夠彈性,增強供給保障能力,更好發揮煤炭在能源供應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製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主動適應煤炭供需形勢變化,形成穩定的產(chan) 能儲(chu) 備支持政策預期,積極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ye) 建設煤炭儲(chu) 備產(chan) 能。以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和安全保障程度高的井工煤礦為(wei) 實施重點,在新建和在建煤礦項目中優(you) 選一批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積極穩妥組織實施。保持煤炭產(chan) 能合理充裕,增強煤炭供給彈性和靈活度,有效應對煤炭供應中的周期性和季節性波動等情形。大力提升綠色生產(chan) 素質,促進產(chan) 能儲(chu) 備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提高安全保障投入,在儲(chu) 備產(chan) 能日常維護和釋放過程中確保安全可靠。
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產(chan) 能儲(chu) 備製度,有序核準建設一批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項目,形成一定規模的可調度產(chan) 能儲(chu) 備。到2030年,產(chan) 能儲(chu) 備製度更加健全,產(chan) 能管理體(ti) 係更加完善,力爭(zheng) 形成3億(yi) 噸/年左右的可調度產(chan) 能儲(chu) 備,全國煤炭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供給彈性和韌性持續提升。
二、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建設工作規則
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的設計產(chan) 能由常規產(chan) 能和儲(chu) 備產(chan) 能兩(liang) 部分組成。常規產(chan) 能是指非應急狀態下煤礦正常生產(chan) 的產(chan) 能,由企業(ye) 根據市場情況自主組織生產(chan) ,不納入國家統一調度範圍。儲(chu) 備產(chan) 能是指在常規產(chan) 能基礎之上預留的規模適度、用於(yu) 調峰的產(chan) 能,應急狀態下按國家統一調度與(yu) 常規產(chan) 能同步釋放,實現煤礦“向上彈性生產(chan) ”。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的常規產(chan) 能與(yu) 儲(chu) 備產(chan) 能之和為(wei) 設計產(chan) 能。在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建設過程中,應按照如下要求組織實施:
(一)規劃階段。在煤炭礦區總體(ti) 規劃編製(修編)工作中,省級及以下煤炭礦區總體(ti) 規劃編製部門要組織對礦區內(nei) 的規劃新建和在建煤礦項目進行認真研究,論證項目是否具備建設儲(chu) 備產(chan) 能的條件,科學合理確定單個(ge) 煤礦規劃建設規模。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原則上應按照設計產(chan) 能一次建成投產(chan) 。項目單位要對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建設的可行性進行深入研究,確保經濟合理、安全可控。礦區外運基礎設施要充分考慮儲(chu) 備產(chan) 能釋放的情形。
(二)核準階段。擬建設儲(chu) 備產(chan) 能的新建煤礦項目需按設計產(chan) 能辦理用地預審與(yu) 選址意見書(shu) 、社會(hui) 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等。編製項目申請報告書(shu) 時,應對儲(chu) 備產(chan) 能建設生產(chan) 方案進行深入分析。在建煤礦項目可在現有核準產(chan) 能基礎上建設儲(chu) 備產(chan) 能,也可按相關(guan) 政策要求申請調整建設規模後建設儲(chu) 備產(chan) 能。
(三)建設階段。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應在符合礦區總體(ti) 規劃及規劃環評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設計產(chan) 能依法依規辦理采礦、用地、用林、用草、環評、取水許可、水土保持、安全生產(chan) 等各項手續,為(wei) 儲(chu) 備產(chan) 能依法合規釋放創造條件。煤礦的生產(chan) 、運輸、通風、排水、機電等係統及相關(guan) 設備均需按照設計產(chan) 能建設和配備,確保應急狀態下能夠安全有效釋放儲(chu) 備產(chan) 能。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主要通過增強采掘(剝)能力、提高工作麵推進度的方式形成儲(chu) 備產(chan) 能,不通過增加工作麵的方式實現。要加強建設安全管理,嚴(yan) 格執行安全設施“三同時”製度。
(四)驗收階段。項目進入聯合試運轉後,分別按設計產(chan) 能和常規產(chan) 能組織試生產(chan) ,在規定的聯合試運轉期限內(nei) ,項目單位可根據煤礦實際自主確定按兩(liang) 種產(chan) 能組織試生產(chan) 的時間。項目單位在組織竣工驗收時,需在竣工驗收報告中明確產(chan) 能儲(chu) 備建設情況。省級煤炭行業(ye) 管理部門要加強項目竣工驗收活動監管,儲(chu) 備產(chan) 能建設不符合要求的,責令項目單位進行整改,符合要求後方可竣工投產(chan) 。
(五)生產(chan) 階段。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要完善“平急轉換”機製,研究製定按照常規產(chan) 能和設計產(chan) 能組織生產(chan) 的工作方案,合理安排生產(chan) 組織,保持安全穩定的生產(chan) 秩序,充分發揮產(chan) 能儲(chu) 備的作用。日常要合理配備人員並科學安排采掘(剝)接續,提前做好應急生產(chan) 的準備。在應急狀態下,堅決(jue) 服從(cong) 國家統一調度,快速釋放儲(chu) 備產(chan) 能,確保產(chan) 得出、調得快、用得上。要切實加大安全生產(chan) 投入,強化隱患排查治理,不斷增強安全供應保障能力。
三、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的管理程序
(一)申報條件。申報建設儲(chu) 備產(chan) 能的煤礦應為(wei)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核準權限的新建、在建煤礦項目,煤礦儲(chu) 備產(chan) 能規模按占煤礦設計產(chan) 能的比重,劃分為(wei) 20%、25%、30%三檔。儲(chu) 備產(chan) 能煤礦所在礦區應具備外運便利、運力充足等條件,煤炭產(chan) 品主要用於(yu) 保障發電供熱及民生用能需求。
(二)申報流程。有關(guan) 產(chan) 煤省區煤炭行業(ye) 管理部門會(hui) 同同級發展改革部門(或省級政府指定的煤炭投資主管部門)根據本實施意見和有關(guan) 通知要求,組織本省區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的申報工作。煤炭企業(ye) (含中央企業(ye) )結合資源條件、開采工藝、外部運輸條件等實際情況編製產(chan) 能儲(chu) 備建設方案並提出申請,有關(guan) 產(chan) 煤省區煤炭行業(ye) 管理部門會(hui) 同同級發展改革部門(或省級政府指定的煤炭投資主管部門)進行初審,將符合申報條件的煤礦項目上報國家能源局。
(三)確認程序。國家能源局委托有關(guan) 評估機構組織專(zhuan) 家對申報建設儲(chu) 備產(chan) 能的煤礦項目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統籌確定煤礦項目名單及產(chan) 能儲(chu) 備建設規模,優(you) 先支持山西、蒙西、蒙東(dong) 、陝北、新疆五大煤炭供應保障基地內(nei) 的大型現代化露天煤礦或安全保障程度高的井工煤礦。
(四)啟用機製。在煤炭供需形勢總體(ti) 平衡時,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投產(chan) 後按照常規產(chan) 能組織生產(chan) 。當供需形勢由總體(ti) 平衡轉向緊張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根據煤炭市場供需以及價(jia) 格是否超出合理區間等情況,對儲(chu) 備產(chan) 能實施統一調度,確定儲(chu) 備產(chan) 能的應急釋放區域、生產(chan) 調度規模、供應保障目標等,指導儲(chu) 備產(chan) 能煤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階段性按設計能力“向上彈性生產(chan) ”。
(五)中長期合同簽訂。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要嚴(yan) 格履行煤炭保供穩價(jia) 責任,按照有關(guan) 要求簽訂電煤中長期合同,執行國家有關(guan) 價(jia) 格政策。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釋放儲(chu) 備產(chan) 能生產(chan) 的商品煤優(you) 先接受國家統一調度,不再承擔地方中長期合同簽訂任務。
四、配套支持政策
(一)給予產(chan) 能置換政策優(you) 惠。對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新建煤礦按設計產(chan) 能20%、25%、30%建設儲(chu) 備產(chan) 能的,其新增產(chan) 能(含常規產(chan) 能和儲(chu) 備產(chan) 能)的60%、80%、100%免予實施產(chan) 能置換。已審核確認產(chan) 能置換方案的(包括在建煤礦),其產(chan) 能置換指標總量的60%、80%、100%可另行使用,指標不再進行折算。
(二)優(you) 化調整煤炭礦區總體(ti) 規劃及規劃環評要求。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要嚴(yan) 格按照已批複煤炭礦區總體(ti) 規劃及規劃環評辦理核準相關(guan) 手續。當資源儲(chu) 量、開采條件發生較大變化時,在符合服務年限要求的前提下,設計產(chan) 能可在煤炭礦區總體(ti) 規劃基礎上浮動1~3個(ge) 設計級差,最大增幅原則上應低於(yu) 規劃建設規模的30%,且不出現《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煤炭資源開發環境影響評價(jia) 管理的通知》(環環評〔2020〕63號)規定的規劃重大調整情形。上述優(you) 化調整屬煤炭礦區總體(ti) 規劃非重大調整情形,可編製局部調整方案報原規劃審批機關(guan) 同意。
(三)實施煤炭新增產(chan) 能指標單列。對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儲(chu) 備產(chan) 能規模不占用國家煤炭發展規劃確定的所在省區新增產(chan) 能指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建立煤炭產(chan) 能儲(chu) 備管理工作機製,強化統籌指導,協調做好全國煤炭產(chan) 能儲(chu) 備管理工作。有關(guan) 產(chan) 煤省區煤炭行業(ye) 管理部門會(hui) 同同級發展改革等部門,可根據實際建立省級工作機製,指導轄區內(nei) 企業(ye) 做好產(chan) 能儲(chu) 備工作。
(二)壓實工作責任。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的項目單位要嚴(yan) 格履行主體(ti) 責任,紮實推進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建設,確保如期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按國家統一調度組織生產(chan) ,有效發揮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作用。省級煤炭行業(ye) 管理部門要履行好監督管理責任,加強對轄區內(nei) 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日常監督,逐礦建立工作台賬,調度掌握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在非應急和應急兩(liang) 種狀態下的生產(chan) 情況,相關(guan) 台賬信息定期報送至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
(三)強化監督管理。國家能源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加強對全國煤炭產(chan) 能儲(chu) 備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督促指導,研究解決(jue) 產(chan) 能儲(chu) 備煤礦建設生產(chan) 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推動產(chan) 能儲(chu) 備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省級煤炭行業(ye) 管理部門適時組織開展檢查,對未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組織建設生產(chan) 的,應當責令限期整改,違反有關(guan) 法律法規的按規定予以處罰,確保產(chan) 能儲(chu) 備各項要求落實落地。
本實施意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