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製度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突出位置,守住耕地這個(ge) 命根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嚴(yan) 守耕地紅線,完善耕地占補平衡製度”。
“近年來,自然資源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完善法律製度、劃定永久基本農(nong) 田、嚴(yan) 格用途管製、加強督察執法、嚴(yan) 格考核監管,全力推進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落地見效。通過一係列舉(ju) 措,耕地總量實現了‘三連增’。”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監督司副司長楊祝暉說,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對有效抵補非農(nong) 建設占用耕地損失、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介紹,我國人均耕地少,耕地質量總體(ti) 不高,耕地後備資源不足。當前,耕地占用與(yu) 保護的矛盾和壓力依然突出,耕地總量由減轉增的基礎還不牢固,各類非農(nong) 建設和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占用耕地的需求依然很大,一些地方落實補充耕地責任不到位甚至走偏走樣。“對耕地占補平衡以及耕地保護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高度重視,通過係統改革來推進解決(jue) 。”楊祝暉說。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製度”“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製度”作出明確部署要求。自然資源部聚焦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今年將著重完善製度,強化監管,健全占補平衡改革政策體(ti) 係,全麵建立“國家管總量、省級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耕地占補平衡新機製,全力推進改革部署落地見效。
自然資源部將重點落實好各項改革舉(ju) 措:調整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範圍,將非農(nong) 建設、造林種樹、種果種茶等各類占用耕地行為(wei) 統一納入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由“小占補”變為(wei) “大占補”;將鹽堿地等未利用地、低效閑置建設用地以及適宜恢複為(wei) 優(you) 質耕地的園地、林地、草地等其他農(nong) 用地統籌作為(wei) 補充耕地來源。堅持“以補定占”,在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前提下,將省域內(nei) 穩定利用耕地淨增加量作為(wei) 下年度非農(nong) 建設允許占用耕地規模上限;加強補充耕地補償(chang) 激勵,將補充耕地費用主要用於(yu) 耕地保護與(yu) 質量建設,調動相關(guan) 主體(ti) 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健全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製度,配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主管部門加強補充耕地質量管理,完善補充耕地質量驗收辦法,強化質量剛性約束。
楊祝暉表示,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繼續以牢牢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保護紅線為(wei) 目標,突出把握好量質並重、嚴(yan) 格執法、係統推進、永續利用等重大要求,落實“穩住總量、優(you) 化布局、壓實責任”3項任務,緊盯“嚴(yan) 控新增、盤活存量、嚴(yan) 格執法”3個(ge) 環節,持續健全耕地治理體(ti) 係,提升耕地治理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