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岸關係指明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激勵兩岸同胞同心共創光明前景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題:為(wei) 兩(liang) 岸關(guan) 係指明正確方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激勵兩(liang) 岸同胞同心共創光明前景
新華社記者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習(xi) 近平10日在京會(hui) 見馬英九一行並發表重要講話,受到海內(nei) 外高度關(guan) 注,在兩(liang) 岸引發熱烈反響。兩(liang) 岸各界人士、專(zhuan) 家學者紛紛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著眼中華民族整體(ti) 利益和長遠發展,彰顯了深厚的民族家國情懷,飽含著對台灣同胞的深情厚意,為(wei) 當前複雜嚴(yan) 峻的台海形勢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為(wei) 發展兩(liang) 岸關(guan) 係指明了前進方向,是做好新時代對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必將激勵兩(liang) 岸同胞同心共創祖國統一、民族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
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兩(liang) 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wei) 大的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輝煌燦爛、舉(ju) 世無雙的中華文明,每一個(ge) 中華兒(er) 女都為(wei) 之感到驕傲和榮光。”會(hui) 見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站在中華民族的曆史高度,麵向廣大台灣同胞,一席重要講話娓娓道來,富有哲理,充滿溫情,引發兩(liang) 岸同胞內(nei) 心強烈共鳴。
“見證這一曆史性會(hui) 麵,我深感榮幸。”作為(wei) 馬英九此行所率青年的一員,台灣陽明交通大學學生李亮頤現場聆聽重要講話,內(nei) 心久久不能平靜。
11天大陸之行,包括李亮頤在內(nei) 的20位台青到訪廣東(dong) 、陝西、北京,深度聯結起兩(liang) 岸曆史、現實與(yu) 未來。“我們(men) 更加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奮鬥史,感受到民族之偉(wei) 大,這段經曆注定今生難忘。”她說。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之後首次會(hui) 見台灣同胞並發表重要講話,受到台灣島內(nei) 各界高度關(guan) 注。
“充滿了深情、誠意,飽含對台灣同胞的善意。”台灣勞動黨(dang) 主席吳榮元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麵向兩(liang) 岸同胞提出“四個(ge) 堅定”,指引兩(liang) 岸同胞共同朝著實現和平統一、家國團圓的方向奮進。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四個(ge) 堅定”,均圍繞中華民族曆史文化展開,這是非常重要的,對緩和當前台海緊張形勢具有重要作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以無可辯駁的曆史事實,揭示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曆史是中國曆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的一部分。大量古籍記載的曆史提供了充分有力的證明。”中國國家版本館館長劉成勇說。
馬英九一行此次參訪了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劉成勇專(zhuan) 程前往現場講解。他說,馬英九一行“對典籍版本產(chan) 生強烈共鳴,說明兩(liang) 岸同胞身上都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脈,骨子裏都透著中華文化的氣息”。
“兩(liang) 岸同胞都說中國話、寫(xie) 中國字,有共同的血脈、文化和曆史。”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鬆嶺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極為(wei) 有力駁斥荒謬錯亂(luan) 的“台獨”史觀,也為(wei) 台灣同胞補了一堂正本清源的“中國曆史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宣示了大陸推進反“獨”促統的堅定意誌和決(jue) 心。
台灣曆史學者、統一聯盟黨(dang) 主席戚嘉林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中華民族曆史的重要論述讓他尤為(wei) 感動。他表示,鐵血鑄成的事實書(shu) 寫(xie) 了兩(liang) 岸不可分割的曆史,證明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把我們(men) 分開,也改變不了兩(liang) 岸同屬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客觀事實,阻擋不了我們(men) 終將家國團圓的曆史大勢。
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為(wei) 兩(liang) 岸同胞謀福祉是我們(men) 發展兩(liang) 岸關(guan) 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出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的宏偉(wei) 目標,展現大陸方麵團結台灣同胞、爭(zheng) 取台灣民心的善意誠意。”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yi) 虎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讓台灣青年更加堅定逐夢大陸的信心。“大陸市場規模巨大,對台胞關(guan) 懷備至,在這裏可以見識更廣闊世界,實現更高理想追求。”廣東(dong) 中山大學台灣學生許閔善此次作為(wei) “主人”,參加了馬英九一行到訪學校的交流活動,與(yu) 島內(nei) 青年分享經曆、感受。已在大陸學習(xi) 3年的他正計劃考研深造,繼續留下追求夢想。
此行中,馬英九一行參觀大疆、騰訊、比亞(ya) 迪等全球重量級企業(ye) ,探訪“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近距離感受大陸經濟社會(hui) 發展脈動。
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給台北大學學生林新越留下深刻印象。“耳聽為(wei) 虛,眼見為(wei) 實。我親(qin) 眼看到、親(qin) 身感受到大陸科技的飛躍,與(yu) 過去的認知大為(wei) 不同。”他表示,返台後將與(yu) 同學分享所見所思,希望更多島內(nei) 年輕人跨過海峽,看見真實的大陸。
“很幸運通過此行感受到大陸的飛速發展。”立誌成為(wei) 電影導演的台灣世新大學學生蘇偉(wei) 恩說,“大陸電影業(ye) 正蓬勃發展,未來我想過來發展,相信這個(ge) 時代是中國夢的時代。”
李義(yi) 虎說,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大陸製度優(you) 勢顯著、市場空間廣闊、新質生產(chan) 力持續提升,這都將為(wei) 台胞台企特別是台青在大陸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大陸持續深化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台胞在大陸熱土上大有可為(wei) 、大有作為(wei) 。
台青劉天庭在深圳創業(ye) 多年,其麵包雕塑作品曾在世界大賽上獲獎,如今事業(ye) 蒸蒸日上。此次馬英九一行參訪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時,他擔任起講解員,介紹自己的作品,分享創業(ye) 心得。
“我們(men) 在大陸工作創業(ye) ,得到許多照顧和扶持。”他說,在交流中感受到來訪台青有意來大陸發展的熱情,歡迎更多島內(nei) 年輕人加入“兩(liang) 岸夢想家”的行列。
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體(ti) 現了對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追求,提出‘推動兩(liang) 岸交流交往交融’‘兩(liang) 岸同胞要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彰顯了增強兩(liang) 岸同胞互信互助和文化認同的重要性,具有積極深遠意義(yi) 。”朱鬆嶺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兩(liang) 岸同胞從(cong) 來都是一家人,應該常來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親(qin) 。乒乓球奧運冠軍(jun) 、北京大學體(ti) 育教研部講師丁寧對此深有感觸。
丁寧去年作為(wei) 大陸高校師生團的一員赴台交流參訪,此次在北大見到熟悉的台灣同學,滿心歡喜。“兩(liang) 岸青年互相了解、增進情誼、擴大合作、共訴心聲,這種交流彌足珍貴,我們(men) 是分不開的一家人。”她說。
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參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八達嶺長城、故宮博物院……此次大陸行對到訪台青而言,是一次深度的中華文化之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入淺出、語重心長的話語,讓他們(men) 對一路所見有了更深理解。
“親(qin) 眼看到大陸的地理、人文、風情、曆史,這趟中華文化之旅給我們(men) 帶來震撼和感動。”來自台灣成功大學的劉秉叡表示,作為(wei) 炎黃子孫,要傳(chuan) 承好中華文化,這是一種使命。
“兩(liang) 岸青年要通過行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去年也參加赴台交流的北京大學博士生楊晨說,希望與(yu) 台灣同學們(men) 一起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增強曆史文化共鳴,係緊兩(liang) 岸情感聯結。
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liang) 岸青年好,兩(liang) 岸未來才會(hui) 好。兩(liang) 岸青年要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續寫(xie) 中華民族曆史新輝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和殷切期望,令兩(liang) 岸青年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同學們(men) 分享此行心得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頻頻點頭並微笑致意,我覺得格外親(qin) 切,感受到了溫暖。”台灣政治大學學生蕭斯元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激勵兩(liang) 岸青年多互助、多合作。”李亮頤說,今天,中華民族取得舉(ju) 世矚目成就,兩(liang) 岸青年站在前人基礎上,要一同努力為(wei) 中華民族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貢獻更多力量。
來自台灣新竹的黃羽滋正在北京大學攻讀碩士,參加了馬英九一行到訪北大的交流活動。“兩(liang) 岸青年‘攜手努力’要比‘各自努力’更能激發中華民族強大發展潛力。”他說。
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青年強則國家強。展望未來,兩(liang) 岸青年紛紛表達期許。
“希望兩(liang) 岸青年深化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為(wei) 兩(liang) 岸關(guan) 係發展注入新活力。”丁寧說。
“兩(liang) 岸青年交流交往不可阻擋,希望我們(men) 融冰築橋,共同迎來合作之花的芬芳。”劉秉叡說。
“兩(liang) 岸青年應積極響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號召,勇擔使命,攜手前行,為(wei) 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複興(xing) 接續奮鬥。”楊晨說。
此次馬英九一行赴中山市參訪了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參加接待的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金鑫說,孫中山先生始終心係台灣同胞,一生致力於(yu) 國家統一、振興(xing) 中華,兩(liang) 岸同胞要同心同德、團結奮鬥,匯聚起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複興(xing) 的磅礴偉(wei) 力。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表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詮釋了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程中如何思考解決(jue) 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使兩(liang) 岸中國人更加堅定了信念信心,民族複興(xing) 已進入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兩(liang) 岸同胞同心奮鬥,一起想、一起幹,就定能實現偉(wei) 大夢想、共享偉(wei) 大榮光。(記者陳鍵興(xing) 、趙博、石龍洪、王承昊、尚昊、魏夢佳、洪澤華、王佳琳、齊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