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城市文化新“綠洲” 北京實體書店數量達2042家
中新網北京2月10日電 (徐婧 杜燕)實體(ti) 書(shu) 店正在成為(wei) 北京的又一張文化名片。遍布全城、風格各異的2000餘(yu) 家書(shu) 店描摹著北京這座城市的精神風貌,也讓街巷和建築表達的意涵更加豐(feng) 富完整。
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2月10日舉(ju) 辦的“雙奧之城·看典”之“書(shu) 香暖城”活動上,多家北京特色書(shu) 店的負責人和領讀人分享了各自的經營亮點和領讀心得,帶觀眾(zhong) 領略實體(ti) 書(shu) 店——這道城市中獨特的風景線。
書(shu) 店將老城的胡同肌理延續到現代都市。PAGEONE北京坊店坐落於(yu) 天安門廣場旁的正陽門西南角,緊鄰北京中軸線。借助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承載的商業(ye) 發展痕跡和空間記憶,書(shu) 店將城市“街巷”的概念延伸進3000餘(yu) 平方米的三層空間內(nei) 部,在原有的商業(ye) 建築空間外殼內(nei) 創造一係列獨立空間:18米高、貫穿書(shu) 店三層的垂直書(shu) 塔,碗型劇場式的兒(er) 童區,麵向正陽門的“洞穴”……為(wei) 使讀者獲得自然、舒適的閱讀體(ti) 驗,PAGEONE北京坊店用精心打造的特色空間傳(chuan) 遞著開放、獨立的態度,也將其獨有的藝術風格貫穿進建築內(nei) 部。
“高顏值”,也能暖人心。秉持著讓讀者放慢節奏、感悟生活的理念,PAGEONE的圖書(shu) 選品以藝術設計為(wei) 特色。對於(yu) 藝術設計類圖書(shu) ,選擇內(nei) 容相對專(zhuan) 業(ye) 並具有一定設計感的書(shu) ;對於(yu) 文學、社科等品類圖書(shu) ,精選各大國外出版社的頭部產(chan) 品和經典暢銷品,將書(shu) 籍中具有的人文關(guan) 懷傳(chuan) 遞給讀者。同時,書(shu) 店還不定期組織新書(shu) 分享會(hui) 、音樂(le) 會(hui) 、藝術工坊等活動,使之真正成為(wei) 多元、包容的文化綜合體(ti) 。
書(shu) 店將淡忘的時代記憶重組進公共生活。北京紅樓公共藏書(shu) 樓位於(yu) 西城區西四南大街,由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建成的北京市紅樓電影院改造而成。北京紅樓公共藏書(shu) 樓執行董事李丁介紹,紅樓電影院是北京第一個(ge) 寬銀幕立體(ti) 影院。當年,許多電影在此首發,儲(chu) 存了不少“老北京”的成長記憶;2014年,為(wei) 使紅樓電影院的區位優(you) 勢更好利用,這裏被重新升級成為(wei) 公共文化空間,在保留紅樓電影院主體(ti) 結構的同時,引入社會(hui) 各界捐贈的圖書(shu) 資源,使之以“文化會(hui) 客廳”的功能再次走進人們(men) 的生活。
拾舊情,又萌發新生。李丁稱,北京紅樓公共藏書(shu) 樓將“新生於(yu) 舊”的理念融入經營過程中,以展覽和獨具特色的裝修風格,成為(wei) 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打卡地”;借助新建的圖書(shu) 捐贈係統和自媒體(ti) 平台,讀者可將心得體(ti) 會(hui) 分享至小程序,讓人們(men) 關(guan) 於(yu) 圖書(shu) 的記憶在網絡空間相遇、共融。
書(shu) 店將哲思和智慧呈現給讀者。書(shu) 店承載的文化功能愈加豐(feng) 富,作為(wei) 主角的書(shu) 籍如何強化“存在感”?北京的主題書(shu) 店給出了答案。坐落在朝陽區吉祥裏的幽默書(shu) 店是全國第一家以幽默為(wei) 主題的書(shu) 店,在百餘(yu) 平米的店內(nei) ,裝著超千種和幽默有關(guan) 的書(shu) 籍。書(shu) 店主理人豈航介紹,幽默書(shu) 店開辦的初衷,是因為(wei) 他注意到幽默作為(wei) 一種文化素養(yang) 在中國有所缺失。希望由書(shu) 開始,慢慢將幽默文化給讀者“補齊”。
勤推廣,種閱讀種子。不僅(jin) 是幽默書(shu) 店的主理人,豈航還是北京市“領讀者計劃”的領讀者。“領讀者計劃麵向全體(ti) 市民,引導大家接觸閱讀、愛上閱讀,養(yang) 成閱讀習(xi) 慣”,豈航表示,領讀活動的意義(yi) 不僅(jin) 在於(yu) 活動本身,更重要的是紮根人群培植出閱讀種子,讓越來越多的人能讀好書(shu) 、好讀書(shu) 、善讀書(shu) 。
書(shu) 店投射出城市的文化底蘊,也構築起人們(men) 的精神家園。截至2021年11月底,北京市實體(ti) 書(shu) 店數量達2042家,比2020年增加48家,增幅2.4%,萬(wan) 人擁有實體(ti) 書(shu) 店數量動態達到0.93個(ge) 。未來,北京將充分發掘書(shu) 店作為(wei) 城市公共閱讀設施的文化稟賦與(yu) 空間稟賦,推動首都實體(ti) 書(shu) 店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