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綠色冬奧彰顯低碳理念和減排承諾 中國交出亮眼成績單

發布時間:2022-02-14 14:3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綠色冬奧彰顯低碳理念和減排承諾

  中國交出亮眼“綠色成績單”(國際論道)

  本報記者 嚴(yan) 瑜

  宛如“綠海白玉”的國家電網張北柔直工程延慶換流站源源不斷地將綠電送往北京。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兩(liang) 名火炬手將最後一棒火炬放入“大雪花”中心,一團“微火”緩緩升上夜空……近日,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別出心裁的點火儀(yi) 式吸引全球無數目光。有外國網友稱,中國此舉(ju) 證明了自身是使用清潔能源的主要踐行者,也是環保意識的世界倡導者。

  在北京冬奧會(hui) “四大辦奧理念”中,“綠色”位列首位。冬奧場館內(nei) 外的綠色元素與(yu) 低碳理念,讓世界看到中國兌(dui) 現減排承諾的誠意與(yu) 努力。

  綠色辦奧,彰顯決(jue) 心

  首次使用氫能作為(wei) 火炬燃料,所有場館實現100%綠色供電,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成為(wei) 全球首座采用二氧化碳跨臨(lin) 界直冷係統製冰的大道速滑館……在報道北京冬奧會(hui) 時,“綠色”成為(wei) 外媒使用最多的形容詞之一。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本屆冬奧會(hui) 主打“綠色辦奧”。2020年正式投運的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是實現冬奧綠色電源供給的重點項目,也成為(wei) 中國向世界展示的一份“綠色成績單”。

  法新社認為(wei) ,中國通過北京冬奧會(hui) ,展現出其綠色特質。中國承諾僅(jin) 利用風能、水力和太陽能為(wei) 冬奧會(hui) 提供電力。作為(wei) 冬奧會(hui) 3個(ge) 中心之一的張家口市安裝了占地數百英畝(mu) 的風力發電場,裝機容量達1400萬(wan) 千瓦,可提供相當於(yu) 整個(ge) 新加坡的發電量。中國政府還在山區安裝了太陽能電板。據稱,這些太陽能電板可帶來700萬(wan) 千瓦的電力。此外,中國修建了一座專(zhuan) 門的發電廠,利用可再生能源產(chan) 生電力,將其儲(chu) 存並傳(chuan) 輸到所有場館,以此確保電力供應不會(hui) 間斷。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發文,專(zhuan) 題介紹了北京冬奧會(hui) 是如何實現碳中和的,並稱讚了北京為(wei) 大幅減少碳排放所做的努力。該雜誌引述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ya) 哥分校能源係統研究員邁克爾·戴維森的觀點稱,北京冬奧會(hui) 將減少碳排放約130萬(wan) 噸,數字雖然不大,但這一成就的價(jia) 值在於(yu) “證明了在更全麵的活動中實現碳中和是可能的”。

  外媒普遍認為(wei) ,通過北京冬奧會(hui) 這扇窗戶,世界看到了中國綠色發展的堅定決(jue) 心。

  路透社報道稱,中國利用冬奧會(hui) 來推動改善環境,並為(wei) 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河北承諾推進其工業(ye) 經濟轉型升級。同時,北京及周邊的河北省植樹數十萬(wan) 公頃,並修建了諸多風力發電廠和太陽能發電廠。

  “中國正在以比任何其他國家更快的速度變得更加綠色。”BBC稱。

  政策密集,行動迅速

  2020年,中國向世界鄭重承諾,力爭(zheng) 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wei) 實現這一“雙碳”目標,中國密集出台一係列政策舉(ju) 措。2021年10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引起外媒關(guan) 注。

  法新社報道稱,《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包括,到2025年,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到2030年,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yi) 千瓦以上。

  英國《衛報》和美國彭博社注意到,《意見》提出的一大目標是,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

  法國《快報》周刊網站認為(wei) ,中國宣布“雙碳”目標以及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無可爭(zheng) 議地走在了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前列。

  美國治理與(yu) 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主席特伍德·策爾克在接受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國際頻道采訪時表示,在2021年11月舉(ju) 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hui) 之前,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shu) 處正式提交《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成效和新目標新舉(ju) 措》和《中國本世紀中葉長期溫室氣體(ti) 低排放發展戰略》,中國行動十分迅速。

  路透社報道稱,2021年12月3日,中國工信部發布通知,正式印發《“十四五”工業(ye) 綠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主要目標是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汙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能源效率穩步提升、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以及綠色製造體(ti) 係日趨完善。《規劃》還提出,到2025年,中國工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生產(chan) 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製造水平全麵提升,為(wei) 2030年工業(ye) 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自主創新,領先世界

  為(wei) 更好推進節能減排,中國不斷加快相關(guan) 領域技術研發和推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注意到,清華大學於(yu) 2021年底成立碳中和研究院。該研究院將圍繞碳中和,打造技術創新中心、高端智庫戰略中心、高層次人才培育基地及合作交流傳(chuan) 播平台。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透露,該院將集中優(you) 勢資源加快攻關(guan) 、突破碳中和領域“卡脖子”關(guan) 鍵核心技術。該報指出,截至2021年9月,西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多所中國高校也已相繼成立與(yu) 碳中和相關(guan) 的研究機構。

  BBC特別關(guan) 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崛起。報道稱,根據中國政府和汽車行業(ye) 代表的研究預測,到2035年前,在中國銷售的幾乎所有新車都將是純電動或混動新能源汽車。BBC指出,交通運輸造成燃料燃燒,產(chan) 生大約1/4的碳排放,而道路車輛是最大的排放者。在此背景下,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會(hui) 極大地減少溫室氣體(ti) 的排放。

  英國《晨星報》認為(wei) ,目前中國發展“零碳技術”的速度很快,在相關(guan) 技術領域,中國也處於(yu) 領先地位。

  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麵的進展成效給其他國家推動綠色發展提供有益啟示,中國貢獻得到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認可。

  巴基斯坦全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持續引領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中國的多項舉(ju) 措值得其他國家學習(xi) 借鑒。

  日本《日經亞(ya) 洲評論》刊文稱,近年來,中國接連宣布的各項舉(ju) 措,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雄心和決(jue) 心,極大提振了全球氣候治理的信心。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